第一百三十二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2 / 2)

如果說他對自己的安危還能暫時不予考慮的話,那對他家人的切實威脅,就是他所不能忽視。且必須正視的嚴重問題。

「大人」衛隊長見李准臉色變幻,久久不語,不由得開口喚了一聲,等李准抬頭看他,便試探著說道:「亂黨躬行荊聶之事。且悍不畏死,大人不可不慮。」

李准嘆了口氣,緩緩說道:「可慮歸可慮,然吾等為朝廷命官,剿匪平亂乃份內之事,又如何不與亂黨結怨倘縱容姑息,朝廷亦要降罪。這左右為難,如之奈何」

衛隊長想了想,委婉地建議道:「大人可還記得崖州之行,那陳大人既能花錢買平安。保住產業不受損失,您是否也」

李准陷入了沉思,半晌無力地擺了擺手,說道:「此事萬不可行,陳大人亦官亦商,商人倒是占了多半;本官卻是責任所在,與亂黨豈能勾連嗯,你且退下,容本官細思,細思。」

其實。不是李准沒這個想法,而是他還不想輕率地在衛隊長面前承認。畢竟人心隔肚皮,這通匪的罪名非同小可,他要慎重。要想出一個既穩妥又保密的辦法。

同樣是刺殺,卻又有不同之處。

復興會的行動有其深意,恐嚇廣東官員,打亂其剿亂計劃,從側面支援瓊州革命軍。同時,也在官員中造成心理陰影。為以後的工作提供方便條件。

而吳樾之謀刺出洋五大臣,雖然轟動,雖然勇烈,但當時的主流報刊輿對這次暗殺事件的評價卻不高。相反,他們大都認為五大臣出洋考察是為立憲作預備,事關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凡稍具愛國心者應鄭重其事以祝其行,因而對吳樾的暗殺恐怖活動一般都持譴責態度。

不僅如此,輿論還深恐這次炸彈事件會影響到大臣出洋考察,進而影響到憲政的實施。於是,他們紛紛在報紙上撰文敦促清廷要不畏艱難,奮勇前行。民間對於出洋考察大臣挨炸一事也大都表示同情,他們紛紛發來慰問電,如上海復旦、南洋等三十二所學校就聯合發了慰問電。

這就是體制內外的差別,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也自然不同。在當時那個大轉型的時代,自然也事屬平常。

朝廷希望維持君權至上之現狀;民意准確而言,是士意大多數則已傾向於立憲,要求限制君權,造就責任政府;而迫使朝廷接受民意的「砍價」手段,則是革命與暗殺古語所說「矯枉必須過正」,今人所謂「改革是倒逼出來的」,正是這個意思。

而革命黨人熱衷於刺殺體制內改革派官吏,其目的,正在於要摧毀一切有可能延長滿清統治的補救措施;他們希望用這種方式,讓革命早日到來,讓革命「早產」。說白了,他們認為不管清廷推出的新政是好是壞,不管清廷的改良是否有益於民、有益於國,甚至越好的政策就越要加以阻撓,加以反對,以免清廷爭得人心,使革命更加艱難。

章太炎曾激烈地說過:「但願滿人多桀紂,不願見堯舜。滿洲果有聖人,革命難矣。」可謂是一語道破了當時革命者的心態。於是,越是提倡新政、改良的清廷官吏,就越會成為他們暗殺的目標。

顯然,如果從後世的思維來看,這些革命黨人把革命定義得過於狹隘了,還停留在排滿殺滿的階段。如果從長遠看,清廷的改革派官吏所做的種種改革興學、練兵、巡警、實業,對國家、民族是有益的。

甚至於,象選派大批學生出洋留學,放寬言論拑制,成立各省咨議局,各省編練新軍,都是在培養腐朽體制的推翻者、反對者,而清廷並不自知,那些革命黨也沒有意識到。

這就是大多革命黨人的認識誤區:革命盛,則改良衰,反之亦然;但實情是:革命每高漲一次,則改良亦高漲一次,反之亦然。因為革命黨的每一次舉事,都是體制內改革派推進改革的動力,是立憲派聲勢高漲的根據。

而復興會的暗殺行動是由陳文強一手操控的,也就相對冷靜、理智,目標指向也多是頑固、、凶惡的滿酋惡吏,以及對復興會的行動有阻礙的家伙。其實,這對陳文強來說,並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論,只要知道滿清必亡,也就足夠了。

因為,在改良、新政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必然有著新思想,在陳舊體制下必然會不適應,也就會心生不滿,成為潛在的破壞者。一旦時機到來,他們倒向革命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同時,陳文強早已經意識到潛伏在體制內搞革命是多么得心應手,多么方便自如。有寬松的話語權,這是朝廷給立憲派人士的,目的是為了從道義上否定革命黨;優禮相待立憲派,也就是體制內的改革派,也是朝廷的一貫方針,從經濟、政治,再到軍事商團、民團,立憲派正在合法地壯大勢力。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從立憲派的政治主張來看,與革命黨的差不了多少,都是要求愛新覺羅皇氏無條件出讓股權,強大國家。但立憲派人士是體制內的,革命黨人是體制外的,雖然大家的政治主張沒什么本質的區別,可立憲派人士干了革命黨人的活兒,屬於國家立憲范疇,是朝廷允許的;而革命黨人干了立憲派人士的活兒,卻屬於亂黨,是要殺頭的。

兩相比較之下,陳文強自然願意以立憲派的身份去干革命的工作,干得光明正大,干得沒有阻礙,干得風生水起。

「只須速行立憲,風潮自然平息。出洋學生其中多可用之材,總宜破格錄用。至於孫文在海外,並無魄力,平日虛張聲勢,全是臣工自相驚擾,務請明降恩旨,大赦黨人,不准任意株連。以後地方鬧事,須認明民變與匪亂,不得概以革命黨奏報。」

「派五大臣出洋,不知考察何事,試問言語不通,匆匆一過,能考察何內容不過將來抄許多憲法書回來塞責,徒靡多金,有何用處現在日日言立憲,然遙遙無期,恐革命黨為患更烈。現在日法協約,日俄協約,大局甚是可危。各國均視中國之能否實行立憲,以定政策。愚以為,萬萬不能不速立憲者此也。」

身為立憲派新秀的陳文強開始在報紙上大鳴大放,把君憲「嘴臉」暴露無遺,接下來又有江蘇省立憲派頭子張謇、湖北省立憲派頭子湯化龍、湖南的立憲派頭子譚延闓等搖旗呼應,吶喊助威,由此逐漸形成了第一次立憲請願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