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604 字 2021-01-14

經過這么一輪的清洗裁撤,共有六萬多人退出軍隊,這六萬多人要在這些天內由指派的典農中郎將、以及典農校尉們帶到關中各地開展軍屯,為朝廷提供糧草軍需。

自此之後,除了尚未來朝的馬騰、韓遂等涼州叛軍以外,三輔之地再無可以顛覆朝廷的隱患。皇帝手綰大權,名義上聽從他的軍隊共有九萬人,他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放心去實行以前他想做卻又做不得的事情了。

草草搭建的校台之上,皇帝與司徒趙謙、車騎將軍皇甫嵩、新晉衛將軍董承等人分次站定,共同檢閱大漢朝廷的北軍與羽林、虎賁。

只見一隊隊衣甲鮮明,精神抖擻的軍隊在北軍各營校尉的帶領下,呈方隊列陣,緩緩進入臨時清理組建的校場。

這是皇帝近兩個月以來,從募兵到練兵,從糧餉到軍械,幾乎是一手創建的北軍五營。他們有的是來自關中各郡善弓馬射箭的良家子弟,有的是扶風、馮翊等郡應募而來的羌胡、匈奴義從,也有的則是從雒陽隨朝廷遷來的移民青壯。

他們有的久習弓馬,只需稍加訓練便可成軍;有的身強體壯,來自底層,因為飯食之恩而效忠於皇帝。

論單兵作戰,北軍或許還不如董承等人手下身經百戰的隊伍,但若是論及軍心士氣,卻猶有過之。

在北軍之後,則是數千騎策馬而來的羽林騎兵,他們本就是徐榮手下曾統帶的雒陽西園軍精銳,無論是精銳程度還是士氣都遠在各軍之上。

有皇甫嵩這等威望巨大的宿將在,又有一支精神抖擻、甲堅劍利的強軍,再加上賈詡等人的全力支持,整整十萬新附的叛軍之中,饒是還有心存僥幸、不屑之人,此時也都暫時息了反復之心。

年輕的皇帝站在高台之上,身穿華貴合體的武弁服,腰間懸佩寶劍。雖然樣貌年輕稚嫩,但他巍然站立在前,在十幾萬人的矚目下面不改色,在身後眾將與儀仗郎衛的烘托下,無形之間,有一股上位者的氣勢蔓延開去。

這便是皇帝,大漢的皇帝

「詔曰」皇甫酈與其余常侍謁者在高台上扯著嗓子叫喊道。

皇帝的口諭通過這些人傳到底下的將校耳中,又分批次逐個通傳了下去,曉諭三軍。

「逆賊已誅,念朝廷有好生之德,不予株連,余者一概赦免,既往不咎。爾等皆我大漢將士,本該一視同仁,今後無分涼並,無分內外,望眾位竭盡忠能,開疆擴土,捍衛朝廷」

許多士兵當日在城下尚未窺見完全,如今雖仍是遠遠的看見一個身影,但無疑比當日離他們近了許多。

更何況台下眾多士兵心中都以為自己有反叛之罪,僥幸得赦倒還罷了,偏偏皇帝還絲毫不嫌他們曾是戴罪之身,親自前來看望,這讓更是許多人激奮莫名,感動不已,雖不至於死心塌地,但對國家的忠誠度無疑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他們既有蒙獲赦免的慶幸,又有對皇帝不嫌他們曾犯下罪行的感激,當此之時,無不奮臂呼喊。

「萬歲」

「萬歲」

眾人的歡呼直沖雲霄,本來當兵吃飯,在他們看來,董卓也好,李傕也罷,只要誰能帶他們安然無憂的活下去,他們便不介意以誰為主。

既然董卓、李傕這些人都死了,自家性命又能得以保全,那么奉誰的命不都可以么

如今這支軍隊在董卓專權之後,再度回到朝廷的手中,而朝廷也成了這支軍隊新的主心骨,有皇帝一視同仁的言語在前,又有皇帝親臨赦免,表示既往不咎的行為在後。哪怕是李傕復生,看到這個場面也會明白,這支軍隊幾乎是再也不會有何反叛之心了。

炫耀了一番朝廷武力以後,在眾將的支持下,裁軍的詔令有條不紊的實施了下去。裁撤之後既有田地可分,又有一筆撫恤可拿,朝廷待他們可謂是仁至義盡,是故輪到被裁的時候都毫無怨言,皆心甘情願的接受。

這件事情由皇甫嵩與董承、賈詡等人負責,一直從六月初忙到六月中旬,在城外屯駐的十幾萬軍隊才逐漸被調走、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