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丨高廟罪已(1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566 字 2021-01-14

「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輪台罪己詔

初平三年六月初六。

詔修長安諸帝陵。

車駕幸長陵,祠高廟,詔諸王公、牧守及以下。

曰:

「本朝定鼎四百載,列祖列宗,深仁厚澤,奚能縷述意者漢室之德未有失也,而朝廷之政有所過歟朕繼位三載,雖未能仰紹愛民之政,亦無害民之事,更無殷紂之暴也。何以海內鼎沸,百姓播越遭遇此變,實不可解,惟自責耳諸公若願為忠良,則當赤心為國,匡朕之咎;若自甘卑鄙,則勿屍祿保位,益增朕罪。」

有漢一代,歷代皇帝只有在出現重大自然災害後才下詔罪己,內容都是自謙自省,並不是真的悔過。真正下過異常誠懇、有認罪性質的罪己詔的,唯有孝武皇帝。

如今皇帝這道高廟罪己詔一出,一夜之間傳遍三輔,按這個速度,再加上皇帝的暗中推動,不消數月,便可天下皆知。

這道詔書信息量極為豐富,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皇帝是要借此讓民間知道朝廷革故鼎新、矢志中興的決心,並重新建立士族百姓對朝廷的信心。所以沒有讓別人捉刀代筆,而是由皇帝自己親筆寫就。

罪己詔共分為三個內容。

「其一,是明言,本朝建基四百載,雖德運有改,但仍是天命在漢,不容有疑。」太尉馬日磾坐於堂中,向底下府掾、親信分析著皇帝所頒的罪己詔:「如此可駁代漢者當塗高之讖語。」

尚書令士孫瑞著即補充道:「各地皆以為朝廷微弱,譬如秦末逐鹿之時,便自生齊桓晉文之心,意圖爭霸,何其謬也朝廷雖有小人為禍,卻無苛政之烈。如今明天子在上,大漢中興有望,豈能再容宵小生事」

堂下眾人盡皆點頭稱是。

馬日磾略有深意的看了士孫瑞一眼,點頭說道:「其二,陛下登基不過三年,受制於權臣之手,哪里有機會匡扶天下若是全天下皆以此罪於陛下,豈不荒謬但陛下將朝廷之失,皆攬於己身,這是以退為進的法子,為的就是讓天下人看到陛下的坦誠與胸懷。」

「那其三呢」侍中馬宇問道:「我看罪己詔的最後,似乎對我等有告誡之意是在警示我等公卿,不得務自鑽營,要以國事為重」

馬宇與馬日磾同出扶風馬氏,是馬日磾的子侄輩,為人志大才疏,好出妄言。

勸農令第五巡聞言反駁道:「豈是如此這分明就是指那些關東方伯、州郡牧守,讓他們勿相侵害,並以生民為重。若有違此意者,是為加罪於陛下,自絕於世人,陛下便可以堂堂之師,征討不臣。」

馬宇仍不服氣,強詞道:「我適才所言又有何錯朝廷現今雖俱列名臣,其中也不乏渾噩之輩。詔曰朝廷之政有所過,這過既不在君,便在臣屬之中。怎么能說陛下此詔無有警醒我等大臣之意」

見兩人逐漸變為口舌之爭,馬日磾不得不出言制止道:「好了無論這罪己詔中是否有此意,我等都要加勉勤勵,切不可興意氣。」

「我等自勉,那別人呢」馬宇說道:「桓、靈以來,朝政失措,天下紛亂,是我等士人之罪歟還不是閹宦、外戚蒙蔽於上,擅權無道所致陛下前日在宣室召見近臣,曾言興亡三事,其中流民、羌胡二事皆有定策,而朝政失措卻未給天下士人一個交代,也未說如何杜絕,這如何讓我等自勉」

馬日磾一時語塞,誠然,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么多年朝政之所以荒怠無道,全都是由宦官、外戚擅權所引起的。無數黨人、士子費盡千辛萬苦、舍生忘死才有了如今宦官與外戚勢力一蹶不振的局面。

這個時候,正是要一鼓作氣,讓皇帝重新訂立規矩,從制度上明文約束、甚至是斷絕宦官與外戚參與朝政的權力以及躋身朝堂的途徑,實現真正的君主臣佐,共治天下。

因為朝廷處政的權力就那么多,出於自己的利益,自然不樂意讓外戚與宦官來分一杯羹。更何況這兩者禍亂朝綱,實在不是什么好貨,更不能讓他們出現在朝堂之上。所以很多士族大臣都對皇帝翹首以盼,希望小皇帝能親士人、遠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