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247 字 2021-01-14

這樣一來,河東郡守王邑肩頭的擔子就更大了。

「河東如今可以說是一片白地,王文都在河東既要修養生民,又要布施新政,實在是任重而道遠。」皇帝說道:「我等既有定計,以後但有所新政,皆先施與河東,以觀成效,而後再推行四方。是故河東必是朝廷首重之地,依我看,不如給河東郡守增秩中二千石,以向世人表示河東與弘農等他郡之與眾不同,以及朝廷之重視。」

除了京兆尹與河南尹情況特殊以外,其他郡守基本上都是兩千石的品秩,按照皇帝從後世角度的理解,給予河東郡守跟京兆尹、河南尹同樣的比同九卿的中二千石待遇,不僅是對王邑的嘉賞,更是提高了河東的政治待遇,將其拔高到直轄郡的地位。

「王文都治下不嚴,本是戴罪之身,受如此嘉賞,若還不能為陛下辦好事,那就真要嚴懲治罪了。」賈詡淡淡說道。

「我這不是給他一個人的,今後所有的河東太守,皆為中二千石,他若惶恐,那就愈該勤勉為政。」皇帝輕笑一聲,說道:「不要讓我失望。」

賈詡默然不語,好像這話不是說給他聽的。

三人就王邑的封事商議完了之後,皇帝打算再說說劃清、設置地方職能部門的事情,卻被賈詡一時攔下:「曹掾屬吏乃地方制度,沿襲數百載,一旦更易,是不是要先詔司徒等諸公,一並議事」

「不用,馬公等人雖然德高,但太過墨守成規,不會變通。到時候各執一詞,爭執起來愈發難斷,還不如由我等先議定,再發給中台商榷擬詔就是了。」皇帝輕描淡寫的說著,想了想,又補充道:「我等以往不也是如此商議要事的么像是河東新政、或是對關東的籌劃,哪樣不是我等商議好了,再另行頒詔的不必多慮了。」

賈詡若是真有異議,早在開始的時候就提出來了,何必等到這時候聽了皇帝的話,他很快便不再糾結於這么做合不合乎流程,也不再擔心自己身為一個六百石的平准令、以微末之官參與國策的越權行為。

荀攸在一旁安靜的看著這一切,什么話也沒有說。他知道皇帝一直以來都有分尚書台權勢的意圖,有意重新設立決策機構,將尚書台當做純粹的執行機構,分權與集權,是每個合格的皇帝都會做的事情,這是帝王制衡的手段。不管以後是尚書台獨攬大權、還是變成侍中決策、尚書實行的模式,只要荀攸保證自己的權力不被分走就是了,哪里還會顧忌到別的。

由平尚書事、侍中荀攸與平准令賈詡議定的事很快就通過口諭的形式傳到尚書台。

除了三互法、策試三署郎、太學生入河東等政策以外,更有皇帝對河東郡縣改制的內容;從今往後的定制,郡府官署稱為曹,縣府官署稱為掾,按照職能各分為主司法刑罰的決曹掾、負責基層官員策試選派的五官曹掾、負責各級學校的文學曹掾,以及負責掌管驛站道路以及巡視諸縣的督郵等等。

與他郡不同的是,這些曹掾部門與中央九卿等官對接,就如決曹掾歸屬廷尉,五官曹掾歸屬五官中郎將,文學曹掾歸屬太常等等,幾乎中央各官每一個都在地方上有相應的職能掾屬,變相加強了中央的權力。

這些政策本來是件好事,但對於司徒、錄尚書事馬日磾來說,讓他不能接受,卻不是這個新政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