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秉彼蟊賊(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48 字 2021-01-14

雖然皇帝改了規矩,以後凡遇到災異都不會推卸給臣下,而是一力承受,但這並不代表他樂意會為了這些瑣事頻繁下罪己詔。

趙溫熟知皇帝心意,又明白皇帝眼下的難處都是由自己而起,於是趕緊接口附和道「唯!光武皇帝在時,中興之世,仍時有蝗起,可見此非妖異,而是天道自然。故光武皇帝有詔書討除,其言懇切,保民農桑。今不妨出謁者為捕蝗使者,一如各地督派糧草之侍御史,督促郡府、百姓殺滅蝗蟲。」

「古有討除螟蜮而不盡者,是人不用命而已。」皇帝點頭說道,其實也無怪他心急,督勸地方官員組織滅蝗的詔書他下了不知多少次,遲遲不見有大的成效。雖然滅蝗事務的確艱難,但皇帝已然無法徹底相信地方官員的辦事能力與效率了「謁者台多清正之士,此番由此擇選能員,分赴各郡。」

如今謁者台長官謁者仆射之位空懸已久,遲遲未有任命,其下只有給事謁者趙咨、楊修諸人,相信這一次捕蝗使者的臨時職事,會讓彼等愈加用命,也會使某個人從中脫穎而出。

「黎庶多蒙昧無知,我聽說時下有不少偏遠鄉村,事蝗如鬼神,輕易不敢殺傷。每遇蝗,皆跪伏祈禱,任由蝗蟲啃食庄稼。」皇帝漸漸地與趙溫一人一句、極有默契的將話題帶了回來「此論實在荒謬至極,此番選派捕蝗使分赴下鄉,不但要督勸滅蝗,更要曉諭事理,讓地方百姓禁絕此等淫祠。害蟲斷絕生計,人人得而誅之,豈有供奉起來的道理?」

「陛下睿鑒。」趙溫拱手答道。

捕蝗使者的人選雖然落在謁者台的頭上,但皇帝總有往新事物里打上個人烙印的想法,他說「捕蝗使者要總領一郡全局,其下捕蝗使則不同,他要親赴鄉里,與黎庶一同滅蝗。謁者台人手不足,姑且只安排到各郡,至於屬下縣鄉,則詔告太學,初平三年入學的太學生若有敢於任事、願意為國效力者,可自薦於闕下。」

如今距離皇帝重建太學已有快三年的時間了,由於皇帝將學制更改為五年,所以在初平三年第一批入學的學子仍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參與選官的策試。此時皇帝是見彼等在太學待久了,心里難免會有些浮躁、或是遠離民間疾苦,所以特意給了這么一個鍛煉的機會。

當然,這種苦差事不是所有人都樂意去的,皇帝也只希望能通過這次篩選找出幾個好苗子來,故此有意不提任何的待遇以及福利,在旁人眼中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只有真正憂心黎庶、或者有遠見卓識的人才會選擇正確的道路。

趙溫等人知道捕蝗使都只是臨時指派,事無則撤的職務,只要不給品秩,請這些太學生做『臨時工』也未嘗不可,還能從中彌補巨大的人員缺口,提高統籌調度的效率,於是都沒什么好說的,一一應了下來。

厘清職權的滅蝗『專項小組』成立之後,接下來君臣之間要討論的則是如何滅蝗了。

興漢室

興漢室</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