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京城紛爭(1 / 2)

寒門禍害 余人 2160 字 2021-01-14

時間悄然來到三月,春雨仍然持續不斷,廣州城的青磚街道時常都是濕轆轆的。偶爾間,天空亦會突然響起一記響亮的春雷。

經過一個相安無事的寒冬,倭寇再次卷土重來。有史為證,二月二十三日倭寇六千余人流劫廣東潮州等處,守臣告急。

六千余人的倭寇團體來犯,讓到潮州乃至整個廣東都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雖然朝廷加強江浙的抗倭力量後,近些年不斷有倭寇逃竄到廣東沿海作案,但如此大股倭寇前來犯境卻是不曾有過之事。

特別廣州城坐落在珠江畔上,一旦倭寇通過潮州、惠州的海防要塞,便能夠順著珠江入海口殺至城下,坐擁上百萬人口的廣州城都可能淪陷。

一時之間,整個廣州城都就得人心惶惶,紛紛關心起潮州方面的戰事。

這個消息自然不可能隱瞞,第一時間便經由大明驛路,僅是幾日功夫便已經傳到了京城,送到了內閣乃皇上那里。

身穿著素白色道袍的嘉靖閱覽著由內閣兩位重臣送過來的奏章,當即將這一份急奏狠狠地砸在地上,那張削瘦臉龐顯得是怒不可遏。

卻不僅僅是因為這件事情,而是今年以來,已經有太多的事務令他是大動肝火了。

在北邊的最新戰事中,韃靼俺答從大同入山西,掠五台、崞縣等地,而俺答的部族還攻陝西米脂等縣,簡直將大明視為他韃靼的糧倉了。

現在一茬茬不好的事情紛擾於他,這分明就是在干擾他的修道大業,故而才讓他遲遲得不到突破,這簡直是罪大惡極。

「聖上請息怒」

老嚴嵩和徐階就候在外面,嚴嵩是坐在綉墩上,而徐階是站立著。當在看到嘉靖的舉動後,二人當即顫顫抖抖地行跪拜之禮道。

嘉靖的火氣已經放出,作為大明億萬子民的君王,卻沒有過於壓抑怒火的意思,直接對著嚴嵩征求意見道:「嚴閣老,這事該當如何決斷」

「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應當責令廣東盡力剿倭。凡不盡力責,將其撤職」嚴嵩聳著耳朵仔細傾聽,沉思後便是提議道。

實質上,他已經將意見票擬在奏章上面。

若是以往的話,他恐怕會進行隨機應變,但現在他終究是老了。他的腦子已經無法完成這么大的轉變,不能即刻制定出符合帝意的方案,便還是照著先前的票擬意見說出來。

嘉靖的眉頭微蹙,目光落在那張票擬紙張上,臉色顯得有些猶豫的模樣。

倒不是這個方案有問題,而是這個的後果太輕了。若是事事地輕處,每個官員都能夠安安穩穩的,他的修道大業必然會屢屢受到這種事情的干擾。

而如今,他希望能夠大動干戈,對相關人等進行嚴懲,讓到這種煩心事少點發生。

「皇上,微臣認為這事非同小可倭國位於大明之西,廣東位於大明之南,今發生如此嚴重的倭患,並非沒有前因,微臣建議當追根溯源」

在嘉靖還沒有拿定主意的時候,徐階的眼睛突然一亮,當即進行諫言道。

老嚴嵩默默地扭頭望了一眼這個經他推薦入閣的後輩,自從這個後輩去年閣臣九年任滿,被皇上加授了吏部尚書,卻是屢屢露出了鋒芒。

一位兼任著天官的內閣次輔,若不是他還深受隆恩,真的說不准是誰壓誰了。哪怕如今,亦是更多的官員往著徐華亭家里跑,而他的地位無疑受到了挑戰。

嘉靖的眉毛挑起,來了些許興趣地詢問道:「徐閣老,應當如何追根溯源」

「微臣以為不辯不明,建議舉行延議」徐階抬起那張顯得剛直的臉蛋,望著嘉靖認真地提議道。

嘉靖有些意動,但沒有當即做出這個決定,而是期許地望向年邁的嚴嵩詢問道:「嚴閣老,你以為呢」

老嚴嵩並不明白徐階葫蘆里賣什么葯,但還是從嘉靖的口氣中感受到他的意志,便是認真地施禮道:「老臣附議」

廷推和廷議是大明最富有特色的政治會議,前者是決定重要的人事任命,後者則是討論重要的朝廷大事,而有資格參加會議的官員僅是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

消息一經傳出,卻是引發了官場的廣泛討論。

雖然這次是徐階主動提議進行廷議,但誰都不以為徐階是要壯士斷腕。這潮州動盪的主要負責人無疑是兩廣總督王鈁,但任何事情都不能以常理度之。

不然昔日的浙直總督張經明明殺敵近二千人,立下抗倭以來第一大戰功,但卻被撤職治罪,並被斬首於西市,這朝廷及聖上的意志才是關鍵。

特別徐階現在的官聲要強於嚴嵩,而嚴嵩的權勢更多還是來源於聖上的恩龐,而他最近屢番力推延議,無疑更能贏得重臣的好感。

次日下午,廷議便在西苑的紫光閣舉行。

二十余名大明最重要的官員魚貫而入,如同朝會般分立兩排,接著齊齊對著坐在龍椅上的嘉靖行了跪拜之禮,一並高呼萬歲之聲。

嘉靖坐在龍椅之上,很平淡地望著這幫朝著他跪拜的重臣,顯得已經是習以為常,朝著站在旁邊的黃錦遞了一個眼色。

「平身」

黃錦操著太監特有的聲線,對著下面的官員道。

眾官員紛紛起立,但嚴嵩年事已高,早已經得到了恩賜,在馮保送過來的錦墩上坐下。只是他的精神明顯欠佳,那雙眼睛是微微地眯起著。

他跟聖上一般,並不喜歡如此吵吵鬧鬧的場面,但今日卻不得不打起幾分精神。畢竟事情一旦經過廷議,便會當即執行,不會有過多的挽回余地。

這次廷議剛開始,便是彌漫出一股火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