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准備就緒(2 / 2)

最多也就是有些商人跟隨在出征的士兵之後,兜售一些貨物,或者暗中經營妓院,從而獲利。

這件事在市賈豚看來最大的意義,其實也算是一種「因糧於敵」,只不過可以往那種掠奪鄉眾的方式不一樣。

適提出的這種辦法,是出於此時物質基礎的條件考慮的。

本來出征就要花錢,這筆錢怎么也省不下。

但是將出征用的糧食運送出去,也需要人,這樣一來糧食的消耗量就要提高極多。

以百里為距,一個民夫以獨輪墨車運送糧食,運送百斤,來來回回就需要消耗二十斤,而且距離越遠這個數量越大,這也是一項巨大的開銷。

然而適的這個辦法,可以省卻了動員運量民夫的力量,即便現在有貨船可以沿河運送,但自己運輸消耗量也不會少。

這等於是花錢動用了宋、衛、齊、魏等國的一部分戰爭潛力。

商人們想要建起糧倉,這需要人手,而且肯定是雇佣當地的人,不需要泗上征發軍役。

商人們想要囤積糧食,這就需要就近購買,並不會動用泗上本地民間的糧食。

而且這些商人們投機的錢,很大一部分要流入泗上的手工業市場,這又可以刺激泗上經濟的發展。

真正的一舉多得,只不過也只能適用於泗上附近商品經濟比別處發達、農業變革逐漸完成的地方,用在別處就很難有這樣的效果。

原本龐大的後勤壓力,就這樣用這種辦法轉嫁了許多,尤其是在齊國靠近魯國方向的一些城邑要建立義倉,等同於是動用齊國的糧食、齊國的勞動力來做後勤,讓墨家和齊國交戰。

而墨家只需要拿出錢,然後派幾個人去各處的義倉進行檢查和監督即可。

這其中的門道,市賈豚也有過琢磨,仔細一算,只怕這一次泗上整合、費國之變,墨家其實等同於沒怎么花錢就可以解決。

或者說,墨家這一次出征的軍費,等同於是中山國的民眾支付的,因為復國需要的武器從墨家這邊購買,而這些花銷算一算也可以支撐一場幾個月的墨家與各國干涉軍的決戰。

市賈豚心想,這一次,適真的可謂是調動了天下人的力量,而且這種調動並不是強制的,反而可以讓人趨之若鶩為求利益。

中山國君臣遺老和民眾,只怕根本不關心費國這邊的事,但是他們卻為此出錢。

趙公子章只怕也根本不關心費國民眾求利制法是對是錯,但是趙公子章卻為此出力。

魏侯和公子摯肯定也不會支持費國的那些事,但是魏國的商人卻為了逐利通過幫助中山國復國之事,作為媒介將中山國今後許多年的錢提前送到了泗上。

這些手段的運用,市賈豚只覺確實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一點他是極為服氣的。

五日後,人聲鼎沸之中,以「未雨綢繆」名義建立的義倉,全部都招標出去。

按照契約,這些義倉每一處都要儲存大約五十萬斤糧食、以及足夠數量的木柴或是煤炭,修築的倉庫形制也必須要合乎標准。

眾商人以自己的一些產業票據作為抵押,利用秋收之後並不演武的時機雇佣勞動,在明年三月春耕之前完成交付。

如果逾期不付,墨家會收回中山國投機的那些股份;而在驗收之前,那些股份票據暫時收攏在墨家手中。

至於其中的過程、和當地貴族的交涉等等這些問題,都算作是商人自己的事,墨家根本不管,只是派人監督監制就好。

當一切都簽訂之後,投機中山國的投機公司也正是在泗上掛牌成立,並且很快募集完了股份。

市賈豚在完成這些工作後,立刻寫了一封報告將具體的安排和一些細節報備上去。

在報告的最後,市賈豚寫道:「我不分兵敵分兵、我自一路敵需合進的態勢已成。」

這不是虛言,因為這件事辦完,意味著墨家可以利用這些提前布置的補給站,不分兵快速機動。

而魏韓齊等國,巨大的後勤壓力讓他們根本沒有合兵一處一同進軍的條件,除了分兵他們並無他法。

只要指揮得當,打出一個在合兵之前先行殲滅一部的勝仗,泗上面臨的壓力就會小許多。

而這一切,市賈豚也明白其實都是為了泗上諸國整合之事的鋪墊和准備。

提筆寫罷最後一筆,市賈豚心想,費國那邊的情況,如今怎么樣了呢?

他巴不得自己所做的這些准備到最後都沒用上,那證明費國的事解決的很完美,可他確信不會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