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夢魘(1 / 2)

.

<dv ss="k"></dv><dv ss="d250f"><sr>ds_d_x();</sr></dv>

<dv ss="k2"></dv><dv ss="d250r"><sr>ds_d2_x();</sr></dv>韋氏看著那份奏疏,接過之後,就不由認真細看起來。

這份奏疏乃是許州刺史所,許州便是魏晉時的許昌,距離河南府並不遠,不過兩百里之遙,這許州刺史王穎是誰,韋氏印象並不深刻。

不過奏疏中的內容,卻是有駭人聽聞。

王穎在奏疏之中,主要說了三件事。

這其一,便是人口的外流,許州乃是大州,畢竟靠著關東膏腴之地,有戶九萬,人口約莫在四十萬上下,這樣的規模,已是不小了。

不過近來,卻有大量的青壯拋荒,紛紛前去河南府,許州刺史王穎讓人粗略統計過,流出的青壯,就多達三千余人,這三千雖然不多,可是對於一個州來說,畢竟不是少數,而留下來的婦孺,卻靠著遠在河南府的青壯們接濟,日子居然過的還不錯,甚至還開始購置一些土地,購買了一些耕牛來。

如此一來,越有人動了去河南府的心思了。

王穎在奏疏中道「固然青壯外流,不過卻引入了諸多耕牛、耕馬,糧產倒是勉強有所維持,只是青壯外流,府兵難以招募,徭役更加難以征募,婦孺不堪為用,臣以為長此以往,固糧賦得以滿足,許州卻再無可用之壯民,誠此其一弊也。」

韋氏皺眉,繼續向下看去。

這第二個問題,顯然也很誇大,說的是大量的貨物,順著洛口的運河,抵達了許州的渡口,這些貨船可謂是這蔽日,無數的商賈在此聚集,以至於許多商賈在許州渡口附近,大興土木,建立貨倉,更有無數的貨物,經過許州的碼頭。流向許州城和下屬各縣。

無數價格低廉且質地優美的布匹,無數的鐵制農具,無數的陶具、瓷器,無數的茶葉和木具。乃至於一些稀奇古怪的各種小玩意,甚至是小孩子玩的撥浪鼓,都瘋了一樣的涌入了許州。

這種價格低廉之物,實在難以想象。難以想象的是,明明這孟津的布匹質量上乘。卻是價格低廉,這時代的人,想必還不懂規模化生產導致成本劇烈降低的概念,更不知道,生產一匹布,和生產十萬匹布之間的價差關系,許州刺史王穎只知道,這種低廉的貨物,很快對整個許州予以了沖擊。

這就使得,無數的鐵匠鋪子紛紛的關張。男耕女織的田園風光,瞬間被沖擊的盪然無存,女人們不再織布了,在家里閑著也不是辦法,想要買集市上的稀罕玩意又沒有錢,又聽說許多商賈在各地收礦石和木材,於是乎,男人們紛紛去礦里做工,上山去伐木,女人們索性撐起了半邊天。許州上上下下的人,都在賺錢,賺了錢買孟津的耕牛,買孟津的布匹。買孟津的鐵器、木器、陶器、瓷器,無數的木材和礦石,換來無數的錢悉數又轉化成了成衣、皮具,如此一來,地方上乃至於本地的豪族,居然都被一些商賈所控制。

許州刺史王穎顯然是憂心忡忡的。因為他看出了問題的所在,所以在奏疏中道「此前,商賈不過是互通有無,地方上大小事,多由地方紳士而決,官府俱都依賴於士族,而如今,商賈卻凌駕於士族之上,竟要看商賈的眼色。」

王穎說出這句無奈話的時候,心中的疑慮可想而知。想當初,官府依靠的是豪強,而如今,地方的豪強,因為經濟結構遭遇了極大的破壞,單憑種地,已經是難以維持了,既然無法維持,那么不得已之下,豪強也在轉型,譬如商賈們需要生絲,所以他們便在自家的山林里養桑,譬如商賈們需要礦石,他們便勘探自己的山林里是否有所需的礦石,而後他們將生絲,將礦石,將亞麻,將無數的原材料賣給那些收貨的商賈。

如此一來,豪強地主們的收益,就不再是從前一樣靠著老天爺,老天爺下了雨,就有好收成,而如今,全是仰仗那些商賈,若是商賈們聯手要把價錢壓低,他們也只能隱忍接受,假若商賈們哪一天不收貨了,他們投入了這么多的成本,種出和挖出來的東西就極有可能一錢不值。

原先在豪強地主們眼里,那些個商賈,真是連狗都不如的東西,只要稍不順心,收拾了你又如何?

而如今,這些曾經高高在上的老爺們,命脈悉數落在人家手里,一切的榮辱,都寄托在了商賈的身上。

這是何等可笑的事,雖說眼下,豪強和地主,還不至於被壓得死死的,畢竟他們擁有官府作為依仗,可是長此以往下去,結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