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決戰(1 / 2)

.

韋玄貞想到的根本問題就在於。..

韋氏的優勢,不過是一個天子而已。

而武則天的優勢,既是盤踞於關外的秦少游,更是這三個皇孫。

畢竟這三個皇孫,也是武則天的骨肉,是她嫡親的孫兒。

這個世上,哪有祖母會害自己孫兒的呢

而韋氏無子,她的大權在握,就意味著便宜的只是異姓,兩相其害取其輕,假若天子給力一些,倒也罷了,偏偏就是,天子一點都不給力,這個天子既然不管事,那么事就得讓別人來管,而天下能管事的人,也只有兩個女人,非此即彼。

若在以往,許多人還能容忍韋氏專權,他們自然是因為覺得,韋氏再如何,她終究還是皇後,大家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可是當陛下病重,事情就一切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想想看,且不說這陛下是不是韋氏毒害,現在外間都在流言,陛下危在旦夕,一旦駕崩,就意味著什么

韋氏會甘心嗎失去了陛下,她就什么都不是,名為太後,可是登基的新天子,卻非她親生,到時候,怎么會放任這個養母胡作非為呢而韋家得到的恩榮太多,新天子坐穩了江山,韋家會有好日子嗎

韋氏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而如今,韋氏已經聲名狼藉,誰都知道她把持國器,誰都知道她野心勃勃,那么她想要求生,唯一的法子就是專權下去,失去了天子,她的專權,只剩下一條路可走盡誅宗室。篡位登基。

這絕對是許多人絕不願看到的,固然朝中有不少的韋黨,可是依然還有許多自認自己是大唐臣子。更不必說,那三位已經驚恐不安的皇子。還有諸多的宗室了。

他們無法對抗韋氏,就如驚弓之鳥,固然他們也絕非是案板上的魚肉,也並非完全沒有抵抗能力,只不過是因為,他們之中沒有主心骨罷了,他們固然想要鋌而走險,可是依然還存在疑慮。不敢冒冒失失,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做出錯誤選擇,就可能授人以柄,最後死無葬身之地。

而現在他們的祖母來了。

或者從前他們覺得這個祖母可恨,若不是可恨,又怎么會篡政呢,天下是他們李家的啊,即便你是祖母,又如何

可是現在他們必定是感覺到可親的。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人終究是自己的至親,是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武則天出現了。

韋玄貞卻沒有回長安去。因為他知道,雖然很快長安便會掀起驚濤駭浪,而對他來說,更為關鍵的卻是留在這里,因為關外還有一個秦少游,而那秦少游枕戈以待,想必這時候,已經做好了隨時策應武則天的准備。

原本是想借此來召秦少游入長安,可是現在棋局卻是一下子被打亂。所有的計劃,統統散亂成一團。

韋玄貞要留在這里。無論如何,也要為韋家守住這一道屏障。失去了函谷關,韋家就無立足之地

他站在關隘之上,遙遙的看著長安的方向,心里只是唏噓,並不太聰明的他,此刻卻也只能哭笑連連,這種從內心深處傳出來的無力感,遍及他的全身。

千算萬算,唯一沒有算到的就是,堂堂上皇,居然如此鋌而走險,走下了這一步的險棋,而這一步又可謂是精妙到了極點,仿佛一柄利刃,直接插入了韋家的心臟,使韋家的一切謀劃,盡皆付諸流水。

「泰山,關外很平靜,沒有什么異動,斥候回報,說是神策軍並沒有什么調動跡象,五軍營那兒,也十分和緩。在洛陽城的細作,也已經探知,那洛陽、孟津等地,依舊是欣欣向榮,不似有什么大動作的舉動。」

張晉匆匆前來稟告,他能感受到泰山的憂心忡忡,盡管他不明白世情嚴重到了什么地步,可是韋家的利益與他息息相關。

「哦,隨時要查探,不可有一點漏報,那秦少游狡猾的很啊,此人真是大奸大惡」韋玄貞扶著女牆,只是苦笑。

「泰山近來為何總是郁郁不樂」

韋玄貞面無表情,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從前我也見別人愁眉不展,那時候啊總是覺得,事情這樣輕易,那韋弘敏,為何總是皺著眉頭呢,分明他已經成了侍中,是當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其尊貴,那時候老夫就以為,這一切都是他障人耳目的把戲,總是以為,他不過害怕別人惦記他的高位罷了,所以每日訴苦,一臉幽怨,倒仿佛他做了侍中,韋家的人都欠了他一眼。那時候的他,真是教人討厭啊,有時候,老夫真是厭惡他到了極點,這樣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人可是現在老夫卻是明白了,終於明白,為了韋家而執掌這個天下,有多艱難,可是現在這些苦,又有誰能體諒呢,或許在別人眼里,老夫這愁眉苦臉,這些郁郁不樂,也不過是偽裝,也不過是韋弘敏一眼哈有時候人的際遇,真是可笑,可是有什么法子呢,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這千鈞重擔,壓得老夫透不過氣來,可是這卻是老夫自己撞上來的,怪不得人。你問老夫為何郁郁不樂,哎老夫倒是頗想多笑一笑,頤養天年,可是不成啊。」

他的話雲里霧里,張晉聽的不甚明白,卻還是信誓旦旦的道:「泰山放心,小婿一定為泰山分憂」

「分憂」韋玄貞笑了,自己的憂愁,只怕不是別人想分就分的,他又開始老話重提:「函谷關的戒備,一定要再森嚴一些,不可松懈,一丁點都不可松懈,這是韋家最後一道屏障,最後一道了。」

近來諸多流言甚囂塵上。其中最安靜的,就莫過於譙王府了。

譙王李重福乃是李顯次子,長子已死。如今以長幼來說,這個根本不知自己生母是誰的皇子如今雖然沒有被封太子。在天下人眼里,與太子已經無異了。

外頭的流言越來越多,可是譙王府卻沒有一點動靜。

固然有許多的大臣來拜謁他,他也只是稱病,如今顯然是多事之秋,這個風口浪尖上的二皇子,如今就像是處在了刀口上。

自己的那個母後是什么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為什么到了現在。陛下還不立太子,國無儲君,這本來就是非比尋常的事,而且早兩年的時候,就曾有人上書,請立太子,可是李顯卻是無動於衷。

李重福那時候起,就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母後的算計,自己並不是韋氏親生,那韋氏。怎么可能讓自己成為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