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建設(四)(1 / 2)

5月1日。煉鋼車間。

「點火!」馬甲看著熔煉爐內一字排開的5個石墨坩堝,氣定神閑地下令。

熔煉爐剛剛建成、烘干沒幾天,馬甲就急不可耐地進行了煉鋼車間的第一次煉鋼,而此時圖紙上的蓄熱室、管道、煙囪、鼓風機等設施還沒影呢。幾個移民苦力使勁推拉著木匠臨時趕做出來的人力風箱,從投料口往爐內鼓風,旁邊有人隨時替換。

熔煉爐內擺放了5個5o#坩堝,原料為廢鐵、廢鋼和石灰,使用無煙煤(白煤)燃燒加熱。隨著煤炭的燃燒,爐內逐漸升溫,火焰顏色開始由一開始的暗紅色慢慢轉為橘紅色。

「火焰轉為橘紅色,說明現在爐內溫度已經接近1ooo度。」馬甲趁機向身後一幫人開始傳授知識,就連瑞士鐵匠皮埃爾也湊在邊上似懂非懂地聽著,然後驚奇地看著爐內。

此時蓄熱室還沒有建成使用,加熱熔化的過程比較緩慢。差不多過去了一個小時,此時坩堝內的廢鐵、廢鋼已經熔化了很大一部分,熔化的鐵水開始有些沸騰,且不時冒出縷縷藍色的火焰,這是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在燃燒。

「打開爐門。」又過了一會,馬甲開口道。

兩名穿越眾上前打開了耐火磚制成的爐門,一股幾乎將人烤焦的熱浪撲面而來。馬甲拿了根長勺,將浮在坩堝內鐵水表面的夾渣撈出。

「這些爐渣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和硫化鈣,是由鐵水里的磷、硫與石灰反應生成的。」馬甲指了指扔在水里的爐渣,道:「鐵水里的磷和硫不除掉,會極大地影響鐵的質地,會使鐵變脆。」

隨後他又拿起一根長鋼釺在每個坩堝內使勁攪拌,攪拌完了後隨即命令關上爐門,然後對著眾人道:「攪拌能加快鐵水的脫碳反應,使鐵里面的碳更容易與氧氣結合生成一氧化碳燃燒掉。」

看看還有段時間,馬甲干脆和眾人講了講生鐵、熟鐵和鋼的區別,又講了講煉鋼需要注意的事項。現場教學完畢後,馬甲估摸著從點火倒現在過去兩個多小時了,便走到觀火孔旁朝里觀察,隨後又打開爐門撈了回夾渣看了看,便吩咐道:「可以了,把坩堝一個個鉗出來,小心點。」

很快,1o名穿越眾兩人一組,拿著坩堝鉗將石墨坩堝小心地鉗了出來,然後將鋼水倒入各個早已制作好的模槽中。然後緊接著又有人往模槽中的鋼水表面鋪上一層石灰,石灰上又鋪上一層木炭,防止鋼水氧化。

一個坩堝一次可煉鋼43公斤,5個坩堝就是2oo多公斤,有了這些優質高碳鋼水,很多困難都迎刃而解。比如生產鍛錘、鑽頭、齒輪、刀具甚至鎧甲這些大量需求優質高碳鋼的產品頓時有了著落。

彭志成、王啟年聽說馬甲這邊出鋼了,帶著來自瑞士的槍匠、鑄炮匠外加「翻譯」高摩趕了過來。幾名老外看著煉鋼用的坩堝,又看了看邊上已經冷卻下來的鋼錠,一臉驚奇。此時的歐洲,還沒有辦法煉出液態鋼水,使用石墨坩堝煉鋼也是1oo多年後的事情了。

「這鋼能用來鑄炮嗎?」彭志成問,高摩隨即用法語問幾名槍炮匠。

「理論上來說沒問題。鋼能夠比鑄鐵承受更大的膛壓,同等威力下,可以將炮身做的更輕。」炮匠弗朗索瓦仍沉浸在坩堝煉出鋼水的「奇跡」中,不過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毫不猶豫的。

「我們現在需要什么炮?」馬甲問道,「這次煉的鋼含碳量也沒法測量,不過我估計肯定是在1%以上的。延展性雖然不如銅,但是成本也低啊。對了,一門炮要用多少鋼?」

「這個要看多重了。」王啟年回答道,「小口徑、短身管野戰炮還好說,重型攻城炮、要塞炮、艦炮就難說了,一噸到幾噸的都有。不過這是鑄鐵炮和銅炮的重量,鋼炮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