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南(三)(2 / 2)

不過你可別被這個定居點名字里帶著的「庄」字給迷惑了,這里雖然確實也像個大村庄,可在烏江地區行署的地圖上,這兒可是正兒八經的鄉級定居點,名曰「馮格庄鄉」。國家開拓總局早些時候已經提前在這里建設好了一些居舍,新移民到來後,西北墾殖銀行立刻與他們簽訂了房屋購買的按揭貸款合同,然後這些明人移民便高高興興地住了進去。

這些移民的到來其實也和西南鐵路的修建有關。眾所周知,熱那亞人將陸續投入數千萬里拉的巨資在東岸修建這條全長超過400公里的動脈級鐵路,而其終點便設在烏江之濱、離拉普拉塔河也很近的靖江港。作為當初簽署協議時的條款,東岸人給予了熱那亞方靖江港碼頭三十年的專營權,前提是熱那亞人繼續投入資金和人力將靖江港碼頭續建完畢,同時也要清理一下附近的航道,以免大型海船航行時不幸擱淺。

因此,熱那亞人後來便陸續派了五六百名西西里人來到靖江港,甩開膀子建設起了碼頭,至於建設所需的海量物資嘛,正好東岸建築材料公司在靖江港開設了分廠,磚頭、水泥、石灰、砂石可以供應相當一部分,這碼頭的修建成本倒是便宜下來了一大截。

而在本月(6月),熱那亞方面提前派人到靖江港向國家鐵道總局的人知會,下個月很可能將有一艘滿載那不勒斯勞務工的船只抵達靖江港,然後開始全力修建西南鐵路靖江鎮——新地鄉這一段不到20公里的線路。而在修完這段後(預計將不是很慢),鐵路線將繼續向內陸地區延伸,而其下一站便是這個馮格庄鄉了,故此番國家開拓總局在這里設立新定居點,並且還移了近千移民過來,為的就是日後充分利用上這條鐵路干線。

「政府倒是把這個鐵路沿線的城鎮看得很重要,還讓我們親自去烏江對岸的河間地區采買了一大堆河間奴回來,為的就是修建這里的配套城建設施。但這里的居民卻一個個安逸得不像話,哪有我大東岸志士們該有的奮發之氣?」一名隨從也看著這座霧靄里的寧靜小鎮,歪嘴道:「想當年國家初建的時候,我們村子里無論大人小孩那叫一個警惕!大人持火槍,我們小孩也拿著彈弓、菜刀,那些瓜拉尼人像土雞瓦狗一樣,根本不夠看!哼哼,哪像這里,一股安逸頹廢的模樣,是該好好整頓一下了!」

這個年輕的隨從此番跟隨田星一起去了河間地區,買回來了大約三百多名河間奴。話說如今河間地區的克蘭迪奴隸也是越來越不好買了,蓋因那里的部落兼並戰爭已近尾聲,再也無法產生數量巨大的戰俘;另外,隨著西班牙人在拉普拉塔地區勢力的逐漸恢復,這些克蘭迪部落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隨著他們生存空間被逐步壓縮,部落間的戰爭也開始日漸減少,畢竟誰都不是傻子,在西班牙殖民者步步緊逼的情況下再作死內斗不休,那可能真的要玩完了。

而也正是這樣,此番田星等人只買回了區區三百多名河間奴,遠遠少於預期,這令大伙都有些意外,看來西班牙人確實給這些原住民們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力。田星甚至都在考慮著,這邊事了結後,他是不是向頂頭上司、外勤科科長寫一份報告,建議以半賣半送的方式給予親近東岸的克蘭迪部落以武裝援助(一般都是從南部遷移過來的,第二次東西戰爭中曾與西班牙人為敵),援助的物資種類不應當受限,武器、軍資甚至馬匹都可以提供,只要他們能給西班牙人制造足夠的麻煩就可以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些克蘭迪人既不熟悉現代戰爭,也沒有經受過火器的全面訓練,看樣子還有必要再給他們派一些軍事教官啊,不然搞不好就給西班牙人當了運輸隊長。另外,也得想辦法囑咐這些一向與東岸交好的部落要注意方式方法,盡量避免與西班牙人正面交鋒,而是充分利用森林、沼澤以及草原上長得比人還高的薊叢做掩護,與西班牙人展開游擊戰爭,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同時再給敵人以重大殺傷。

西班牙人現在已經大力擴建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羅薩里奧、聖菲三處要塞,並正式組建三個步兵團(1個白人紳士團、2個梅斯蒂索人團,每團1200-1300人)、一個高喬騎兵營,兵力已經相當雄厚了,克蘭迪人如果不注意戰斗的方式方法,很可能會遭遇慘敗的厄運。另外,國家情報總局也通過種種渠道獲悉,西班牙人還在科爾多瓦一帶續建兩個克蘭迪人步兵團,並日夜加以操練,打算時間成熟便開到東部來,一邊鎮壓陸陸續續暴動的克蘭迪部落,一邊威懾東岸人。

而除了增兵外,西班牙人也在巴拉那河沿線遷移了很多舊大陸移民過來,其中以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居多,偶爾也有一些流放至此的加泰羅尼亞人。白人定居者的日漸增多,對於這些軍事要塞的存在至關重要,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徹底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站穩了腳跟。

「回去後不但要寫報告請求援助克蘭迪人,同時還要請烏江地區警備司令部整頓地方民兵,今後萬一開戰,民兵也是一股極為重要的武裝力量,萬萬不可輕忽了。」和手下一起向定居點走去時,田星暗暗下定了決心。(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