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火葯味(二)(今日三連更已奉上)(2 / 2)

這兩三百名新移民安頓下來後,就要開始為自己將來的生活做准備了。牛羊等牲畜,就只能向本地少許老居民購買,或者向那些趕著羊群的阿勞坎土人們購買,或者向南鐵公司賒購(最近剛剛准備從智利撤軍的東岸太平洋特遣艦隊移交了一大批牛羊馬等牲畜給南鐵公司);而有了牲畜後,他們就得去准備干草了,然後還將在自己選定的住所周圍開辟小菜園子,種植一些自己從舊大陸帶來的蔬菜種子。

在如今的阿勞坎自由市,種植蔬菜差不多是最來錢的路子了,因為商品化程度相當高。而除了菜園子外,有錢購買農具或牛馬的富裕新移民們,還來得及清理一下土地、溝渠,准備等開春後第一時間種植蕎麥、黑麥或燕麥等耐寒谷物。他們盡可以有償幫鄰居也開墾一些土地,只要和他們說好糧食收獲時的分成比例就可以了,這種互利互惠的事情,大家一般都不會拒絕。

按照南鐵公司民政科的估計,第一年不談,移民們基本屬於赤貧階層;從第二年、第三年開始,隨著土地的陸續開發,他們將開始有余力購買木料或磚瓦整修自己的房屋;而到了四年後,由於土地產量的穩定以及免交賦稅的優勢,他們將開始有一部分剩余農產品出售,然後購買牛羊農具或以前消費不起的日用商品,算是正式定居了下來,成了能自己創造財富而不是需要接受救濟的人員。

有人才有一切,南鐵公司現在缺的就是人!特別是在兩洋簡易公路已經全面開工的當下,對人力的渴求幾乎被放大到了無窮大的地步。工程部的隊長、工頭們整天扯著嗓子向上級要人,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甚至還以工期可能受到延誤來做威脅。但這又有什么用呢?如今90%的移民是被分配到了東岸本土,移民部手指縫里能漏一些下來分配到南巴塔哥尼亞地區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這還是看著莫茗的面子大,換了別人你一根毛也別想見到。

不過也許明年情況就會好很多,因為屆時澳洲方向將會開一些試驗性質的移民船,順著西風帶邊緣向東直航阿勞坎港,這些移民船顯而易見將會給南鐵公司帶來大量的新鮮血液,使得兩洋鐵路及港口的建設邁入實質性的加速通道。

至於那些主動來的新移民(單指立窩尼亞人),他們則可以不住在政府規劃的村庄內。依照東岸政府出台的針對自費移民的鼓勵性政策,這些人可以在空閑的公地中自由挑選,當然數量不得超過三十畝。這些土地二十年內不用向南鐵公司交納任何賦稅,但如果他們沒錢永久買斷自己挑選的土地(每畝地五元),他們可以暫時選擇租賃,前三年免租金,三年以後南鐵公司才問他們收取廉價的地租,可以說條件是非常優厚的。

同那些被強迫在指定地點定居的移民來說,按照自己意願和習慣選擇定居點的新移民,更能忍受可能出現的挫折——這一點在土地貧瘠、環境不佳的南巴塔哥尼亞地區猶為重要——他們也更能心平氣和地對待自己土地上的一些缺陷。

相反,對於那些強制在指定地點定居的移民們來說,即便因為自己過錯而造成的歉收,他們也會歸罪於上級,並無窮無盡地申請救濟或干脆要求外出打工,往往令當地鄉政府的官員們焦頭爛額。

政府永遠無法了解每個人的實際需要,即便很多時候政府挑選的定居點很好,但未被移民們看中,那么為了開拓事業著想,也應該更認可移民們自行挑選的屯墾地點,因為也許這些地點移民們自己更熟悉,更符合他們的勞作習慣,其產出也會更高一些。因此,在南鐵公司這種更注重產出效益的康采恩企業看來,讓移民們自己挑選合適的定居點也沒什么大不了的,除了一些公司從戰略角度考慮認為應該設置定居點的地區外,其他地方基本都放開了,讓這些自費移民們自由挑選(公費移民則安置到戰略要點集中定居)。

當然了,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南鐵公司仍然要求自費移民們盡量在自己選擇的土地上聚居。每個村落原則上不得少於十五戶(本土每個村一百戶),對於這些聚居的村民,南鐵公司除授予他們耕地外,還允許他們到政府劃定的國營牧場(一般是水草豐美之處)內放牧,同時還減少了徭役的時間——就如同本土的農民要參與修路、給軍隊充當軍夫一樣,南鐵公司治下的農民也將參與公路、鐵路和港口的修建工作。

至於沒和人聚居形成村落、獨自占有土地定居的移民,則無法將自己的羊群送到國營牧場內去放牧,同時他們的徭役時間也無法得到削減。事實上由於聚居村民們減少了徭役工作時間,這些單獨定居者的實際工作量還增加了。因此,從現實狀況來說,目前選擇獨自定居的人很少,基本上所有人都選擇了挑選一個大家認為合適的地點進行聚居。

南鐵公司對於推進兩洋鐵路以及兩端兩個現代化港口的建設是執著的,因為這條鐵路一天不完工,南鐵公司就一天不能盈利。而不盈利,又如何能吸引後續資金進入南巴塔哥尼亞地區進行開發建設?而要推進鐵路建設,首要之事便是獲取足夠多的勞動力——不光是奴工,還有大量正式定居的自由民,畢竟他們才是構成東岸本地社會的基礎。

新來的移民們一般來說第一年將居住在自己的簡易窩棚或土坯房內,當然也不能排除一些經濟狀況好的移民有錢購買一些木料來蓋房。這些木料全部產自火地島山毛櫸堡的國營林場,當然不是山毛櫸,這種木料太寶貴,只能用來造船,拿來蓋房的一半來說就只是一些杉木之類的二三流木材,不過對於長途旅行來到此地、堪稱赤貧如洗的大多數移民們來說,這仍然是他們所消費不起的。

按照南鐵公司民政科的估計,第一年不談,移民們基本屬於赤貧階層;從第二年、第三年開始,隨著土地的陸續開發,他們將開始有余力購買木料或磚瓦整修自己的房屋;而到了四年後,由於土地產量的穩定以及免交賦稅的優勢,他們將開始有一部分剩余農產品出售,成了能自己創造財富而不是需要接受救濟的人員。

有人才有一切,南鐵公司現在缺的就是人!特別是在兩洋簡易公路已經全面開工的當下,對人力的渴求幾乎被放大到了無窮大的地步。工程部的隊長、工頭們整天扯著嗓子向上級要人,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甚至還以工期可能受到延誤來做威脅。但這又有什么用呢?如今90%的移民是被分配到了東岸本土,移民部手指縫里能漏一些下來分配到南巴塔哥尼亞地區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這還是看著莫茗的面子大,換了別人你一根毛也別想見到。

不過也許明年情況就會好很多,因為屆時澳洲方向將會開一些試驗性質的移民船,順著西風帶邊緣向東直航阿勞坎港,這些移民船顯而易見將會給南鐵公司帶來大量的新鮮血液,使得兩洋鐵路及港口的建設邁入實質性的加速通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