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台地(二十三)(2 / 2)

整理行李的一干人見狀互相笑了笑,然後抓緊時間整理好了行李,並將它們送到了馱馬背上,然後與南定鄉政府的干部們打了聲招呼,便朝西方的內陸腹地行去了。此行,他們是受了國家開拓總局的委托,打算從南定港一帶向西深入到台地腹地區域,對當地的環境、氣候、植被條件進行一番全面、細致的考察,以為將來在此設立新的定居點提供參考。

蒙小虎等人最終的目的地,是後世巴塔哥尼亞台地著名的科爾韋瓦皮湖和穆斯特斯湖一帶。兩個月前已經有過一小隊東岸騎兵去過那邊了,當時他們從東北方的海安縣沿著奇科河谷地一路追襲過來,然後徹底打散、俘虜了一支土著印第安人部落,因此說起來這里還是比較安全的,應該不至於存在什么土著部落了。

科爾韋瓦皮湖和穆斯特斯湖已經被東岸地質部正式命名為雙子湖,其中前者為雙子湖里的東湖,後者為西湖。在這兩個湖里,東湖的面積超過800平方公里,是東岸境內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它占據著一個不深的盆地,湖心最深處也不過才區區四米的樣子;與之相比,在其旁邊的西湖雖然面積只有四百多平方公里,但湖水平均深度卻達到了上百米,這水容量自然也不是東湖可比的。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因為西湖是由從西面安第斯山一帶流淌過來的森克爾河供水的,因此也只有當西湖的湖水被填滿後,多余的水量才會慢慢溢流進旁邊的東湖,因此造成了雙子湖之間巨大的差異。

後世阿根廷人在這兩個湖泊之間建立了一個擁有上萬人口的城市,足見這塊土地實施一塊風水寶地,不然如何在干旱貧瘠、素來地廣人稀的巴塔哥尼亞聚集起如此之多的人口?要知道,這里既不像內烏肯一帶擁有儲量豐富的石油,也不像南邊黑山鄉一帶擁有全國質地最好、儲量最大的優質煤炭,更不是如同丘布特河、蘆盪河一帶的河成綠洲,能聚集起如此之多的人口,靠的還是這里相對較好的氣候環境啊!再直白點說,這里有水,很多的水!

其實在巴塔哥尼亞這么一個地方,如果水源充足的話,還是能夠比較容易地發展起一個中等規模的農業區的。丘布特河、蘆盪河、寶興河一帶不說,單就說眼前的雙子湖一帶,依托其豐富的水量,毫無疑問可以發展出一個集谷物種植、園圃果樹、牛羊畜牧為一體的農業區的。而依托這個農業區,東岸人就可以很輕松地控制周圍幾萬乃至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一點不誇張。

所以,在巴塔哥尼亞台地的開發進入新的階段之後、在北方的好地(當然是相對而言的)已經紛紛設立定居點,開發到一定程度後,南邊更寒冷、更干燥的地方,也漸漸進入到了楊明陽、蔡華澤這兩位巴塔哥尼亞實權人物的眼簾——蒙小虎考察隊此番的行動,就是他們二人意志的某種具體體現。

1672年8月25日,蒙小虎一行六七十人沒費幾天功夫,就抵達了有著台地區難得一見的如茵綠草的雙子湖一帶。在這片充盈著大量水汽的湖區,地面上的植被和一路上所見截然不同。眼尖的人其實早就發現,這里多柔軟多汁的牧草,這意味著大規模飼養牛成為了可能,而不是像台地區其他部分那樣只能養綿羊——巴塔哥尼亞環境惡劣,多貼地生長的低矮灌木、多刺雜草,這些東西,也只有羊能吃,牛限於嘴部的生理構造無法食用——更別提這里還可以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種植谷物了,總之這里有著成為戈壁灘上美麗綠洲的一切必要條件,上頭想在這里設立定居點,確實不是亂拍腦袋的決策。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現在上層已經基本達成共識,諸如干旱的巴塔哥尼亞、濕熱的交河地區以及較為偏遠危險的義成地區,先期開發將更多地由轉正的非國民勞務工們來承擔。以巴塔哥尼亞為例,該地區本來每年能夠分到大約六千人的移民配額,往常多是明人移民,摻雜有少數轉正非國民勞務工。但在新政策出來後,這六千人里起碼有三分之二將被替換成轉正的勞務工,剩下的兩千人才從新來的遠東移民中挑選(盡量以家庭為單位)——從這里面可以看出,非國民勞務工也是夠倒霉的,他們在已經付出了長達五年時間的艱苦勞動的情況下,即便轉正了仍然遭到「歧視」,大部分人無法留在繁華宜居的東岸大草原、鴨子湖一帶,只能去生活較為艱苦、環境較為惡劣的地方定居,想想確實很憋屈,但卻也沒任何辦法。

「新的雙湖鄉(位於後世薩爾米恩托城附近)差不多就可以設在這里了。」蒙小虎將一根長矛桿插在地面上,說道:「這里還要修建一個水利設立,連通東西兩大湖。現在這兩個湖之間的溝通,竟然全是靠水滿後的溢流,實在太差勁了,將來在這兩個湖之間修建起人工運河來已成必然,甚至一個擁有多座工業風車的大型提水站的建設也要提上議事日程。而一旦搞定了這些,我敢保證這里將很快發展起一座人口眾多的繁榮城市出來。」

事實上後世阿根廷的薩爾米恩托就是建立在兩湖之間的綠洲上的。這座城市利用湖水和河水灌溉小面積的蔬菜和水果種植地,並飼養了大群的牛羊等牲畜,然後通過鐵路向東方的里瓦達威亞供應食品——位於聖豪爾赫灣的里瓦達威亞是阿根廷最大的石油產地,在後世是巴塔哥尼亞地區經濟發展最快、人口最多的居民點,以出口石油和羊毛為主,是巴塔哥尼亞中緯度地區的核心城市。

不過在石油尚無法開采利用的十七世紀,南定港(即里瓦達威亞)注定只能成為雙湖鄉的一個進出貨物的外港了,擁有水源和農業區的雙湖鄉才是老大,南定鄉要想起來,估計要等到石油這種能源大行其道的年代了。

1672年8月31日,在花費幾天時間仔細考察了一下附近地區的環境、土壤和植被後,蒙小虎對成功在這里建立殖民點已經非常有把握了。因此,他一邊囑咐底下人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調查,一邊開始撰寫起了考察報告的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