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北朝?(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等等,這批貨物的用途有變,不要拉去膠州港了。」灌河口外海,從登萊保安司令部過來的使者宣讀了廖逍遙最新的命令。

原本按照廖逍遙的計劃,繳獲的船只、物資全部就近拉到膠州港處理。其中軍需物資揀選出來,部分存入倉庫,部分調撥給登萊新軍第四師使用,這支部隊尚處於組建過程中,器械相當不全,因此正好拿來使用。

不過,廖逍遙在接到南方開拓隊隊長馬文強遞過來的公文後,便立刻改變了注意,打算將其中的各類武器彈葯、軍需物資揀選出來,統一裝船送往崇明沙,然後再用內河淺水炮艇快速送往湖廣一帶,交由順軍接收,以支持他們和清軍作戰——當然非軍需物資,如呢絨、香料、鴉片、寶石、檀香木等玩意,則仍然運回膠州港,一一登記造冊,然後想辦法慢慢拍賣回籠資金,要知道現在登萊開拓隊政府身上背負的債務可多著呢,非常需要現金的補入。

軍事物資的南運,是登萊保安司令部做出的決定,因此這位參謀拿出了一系列的文書,最終使得分艦隊司令劉伏波相信這是事實。而在確認完畢命令的真實性後,劉伏波少校也不含糊,立刻下令調撥了兩艘武裝運輸艦,護送繳獲的三艘船只——2艘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其中一艘是剛剛從灌河口趁夜向外沖時不幸被俘獲的)、1艘來自英國東印度公司,噸位總計近千噸,狀況還算完好——滿載貨物一同南下崇明沙。

當貨物在崇明沙裝卸完畢後,三艘船還將繼續南下寧波定海港,在那里進行維修、保養,一應費用將由台灣銀行支付,因為這三艘船目前基本已經確定以一萬元的價格出售給該行了,以補償他們多年來為政府作出的犧牲。至於兩艘武裝運輸艦,則將在寧波拉兩船糧食然後北上返回登萊,確保不會跑空趟。

「形勢真是瞬息萬變啊。」站在「加的斯岩石」號的艉樓三層船長室前,劉伏波少校感慨地說道:「這樣也好,荷蘭人、葡萄牙人、英國人搞來的武器,型號混雜、大小不一,質量也天差地別,既有老式火繩槍,也有新式燧發槍,既有全新制造的,也有七八成新的舊貨,如此復雜的裝備,如果直接丟給新軍第四師的話,那么未來後勤對他們來說可就真的是一個噩夢了。還不如將這些東西都半賣半送給順軍做人情,他們現在連日作戰,軍資、器械損耗巨大,當不至於如此挑事,咱自己的部隊,還是用自己生產的統一型制的裝備好。」

劉伏波之前已經審閱過最新傳回來的前線戰報了,總體看來依舊混沌不開,沒個頭緒。首先,在戰爭爆發最早、戰況最激烈的四川一帶,順軍左營劉忠貴部五萬多大軍連帶入川支援的中營宿將張能所部一萬多人,最近半年來越戰越勇,在達州、渠縣一帶連續擊敗各路清軍,進占了大片土地,一時間聲望如日中天,吳三桂麾下各部見了如喪考妣,紛紛逃之夭夭。現在,劉忠貴已經將大本營挪到了渠縣,組織精銳大軍圍攻順慶府城南充縣,想要打破這個駐有清軍重兵的堅固城池。

而在另外一方面,中營老將張能此人率領一萬五千余人馬南下進入了重慶府,先是在野戰中設伏擊潰了一支清軍,然後又通過圍點打援的方式全殲了另外一股清軍。兩戰兩勝之後,連續拿下了數座城池,如今坐鎮涪州,進窺巴縣。

張能入重慶府以來的一系列戰役,可謂是打得非常巧妙,充分顯示了他用兵的老道。這種本事,確實不是劉忠貴這類性烈如火,習慣與敵堂堂正正大戰並戰而勝之的人的風格,但卻同樣地奏效,至今已經占領了小半個重慶府,但他卻只有一萬五千余兵馬,確實厲害。

而順軍數萬大軍在川中這么鬧騰,原本懾於吳三桂積威而夾起尾巴做人的很多地方勢力,比如土司頭人等等,紛紛冒出頭來,或橫行州縣,交橫跋扈,或干脆殺官造反,當起那土霸王。比如明朝時大名鼎鼎的播州宣慰司舊地,如今就亂作一團,很多吳氏官員被殺被驅,政令不出縣城。軍隊也在土人的襲擊下土崩瓦解,一時間整個局勢幾乎完全失控了,並且還漸漸向貴州北部蔓延了開來,吳三桂數年前花費巨大代價打下來的地盤,如今又面臨著劇烈的動盪了,這對本就已經焦頭爛額的吳氏集團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噩夢。

整個東川局勢混亂到這種地步,對於處於攻勢的大順左營集團來說未必是什么壞事。至少,目前他們和那些土司頭人們幾乎是井水不犯河水,甚至有時候還會互通有無,交換情報,大家共同的敵人始終是吳三桂軍政集團。在推翻這個龐然大物之前,大家還是有合作的基礎的,尤其是現在陝甘的清軍開始源源不斷南下,增援四川的時候就更是如此了。

去年年底的時候,在漢中整訓部隊的清將趙良棟率一萬五千新軍南下,進入了保寧府,與進入該府的張氏二將(左營的中生代將領張光翠、張景春)所部進行了幾次交戰,互有勝負。在交戰中趙良棟敏銳地發現,張光翠、張景春二人手頭有一支人數在七千余的核心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尤其是他們裝備超過三十門輕便的陸軍火炮,讓趙良棟看得差點流下口水——在前面幾次戰斗中,趙良棟麾下的新軍關鍵時刻吃不住勁,導致潰敗,主要原因就是吃了敵人炮火凶猛的虧。

不過趙良棟麾下的新軍到底和舊軍不同,已經是職業軍人、常年堅持訓練的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確實也遠勝旁人,除了張光翠、張景春二人掌握的那支疑似新軍的部隊。因此,仗著當地士紳、官員的支持,趙良棟徐徐收攏各地的清軍綠營,厚集兵力,集中作戰,終於稍稍遏制住了順軍在保寧府一路高歌猛進的態勢,為清廷保住了保寧府的半壁江山,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