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巡視(七)(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1677年3月15日,出席了北鴨子湖地區行署組織的一次大型會議後,華夏東岸共和國執委會主席戚汪平又馬不停蹄地乘坐專車前往了數十公里外的平安縣柳樹營鄉,北方制葯廠的所在地。

這個鄉鎮之所以叫柳樹營,最初的原因就是因為本地密集種植了大量的柳樹,以便給特意搬遷至此處的北方制葯廠提供柳樹皮這種關鍵的原材料罷了。在那個北葯廠草創的年代,除了一些分散的草葯配置業務外(都是原本的小規模作坊式產業,被衛生部統一整合到了全新的北方制葯廠內),清熱退燒葯阿司匹林幾乎就是該廠最大的利潤來源,也成了北方制葯廠的象征。

很多人都說,如果不是原材料(柳樹皮)的供應制約了葯品的生產的話,相信這里面的利潤還要更高,足以超過包括硫酸亞鐵、魚肝油、蘆薈油、番瀉葉、毛地黃、吐根、碘酒、鴉片酒等亂七八糟的葯品銷售額的總和,可見一斑。

當然了,後來隨著東岸多年持續投入醫學和葯學產業,厚積薄發之下,成果開始慢慢涌現。特別是在東岸人的殖民觸角也越來越深入之後,包括金雞納霜、風油精、清涼油、活絡油、紅花油、驅風油、108葯酒在內的暢銷葯品產量也越來越高,這給北方制葯廠帶來的滾滾的金錢,使得他們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新葯的研發與生產當中,繼續為東岸人民的福祉而努力著——當然衛生部也不會忘了這個下金蛋的母雞,作為國營企業,經營所產生的利潤自然是要被股東(衛生部是其唯一股東)提取的,因此這樣一來,全國很多地方的疾控宣傳資金就有了著落了,讓衛生部的一干老爺們欣喜不已,同時也不斷地感嘆,醫葯產業真的是一個暴利行業啊。

戚汪平等人抵達柳樹營鄉的時候,這里的柳樹林的規模已經非常之大了,看上去是一片又一片,連綿不絕,讓人不禁遐想這北方制葯廠到底是要制造多少阿司匹林葯品啊!3月15日下午四點,隨著一聲尖銳的汽笛聲,搭載著戚汪平的拉普拉塔之星列車緩緩駛入了柳樹營火車站,並最終停在了站台內。

「戚主席,今年正好是《宋醫籍考》和《明醫籍考》的第二次修訂,因此有很多醫葯從業人員在這里開會,大家都很想見一見你呢。」戚汪平甫一下車,北方制葯廠的廠長便健步如飛地走了過來,聲音洪亮地說道。

「哦?這兩本醫學巨著的編纂組也在這兒嗎?那我是得見見了,前面帶路吧,壽廠長。」戚汪平來之前看過秘書的匯報,知道這家制葯廠的廠長是已故退役陸軍少校壽道士之子。那個「假道士」戚汪平也有印象,為國家東征西討了半輩子,臨老了在新華夏島塔城縣隱居,據說又恢復了老本行,在搞什么煉丹。現在看來他的煉丹終究沒出什么成績,因為他已在兩年前因病去世,出席他葬禮的也只有老下級安達十五一人而已。

他的這個兒子今年三十余歲,自幼聰慧,因此被壽道士送到本土,托付給戰友照顧。而他本人也十分爭氣,自幼跟壽道士學了幾手醫術的他對醫學這門科學——沒錯,在東岸,這是一門被定義為科學的學科——非常感興趣,因此後來考入了衛生部直轄的首都醫科學校,畢業後直接進入了北方制葯廠工作,並實際參與了風油精、清涼油等熱帶葯品的研發,功勞頗多,因此在原來老的穿越者廠長因精力不濟退休後便果然讓他連升兩級,當上了北方制葯廠的廠長,甚至讓一干覬覦此位置的二代們失望而歸,也是厲害。

《宋醫籍考》、《明醫籍考》編纂組的成員們幾乎全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郎中,因為只有他們才精通中醫理論及一些葯物的特性,故被選來對各種中醫葯方進行驗證,有用的則編入醫典,無用的則舍棄或留待以後再行復查。

如今時間過去了不少年,東岸人又從中國大陸搜羅到了不少葯方,再加上原本一些存疑的葯方又有了新的發現或解釋,因此這次衛生部又把這些人聚集了起來,在柳樹營的北方制葯廠內集中工作,就近調配各種葯物,然後進行試驗。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衛生部正在編纂一本叫做《東岸葯典》的綱領性書籍,打算收錄各種古代傳下來的(前提是經證明有效)或新發明的葯物。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新一版的《宋醫籍考》和《明醫籍考》內的葯物、葯方都是要收錄進去的,因此這次的編纂工作也十分嚴格,每種葯方都要反復試驗,找不同的病人進行驗證,確保其有效才會收錄進去。

戚汪平沒有過於打擾醫生們的工作,只是對他們辛苦的工作表示了感謝,然後便與陪同至此的地區、縣、鄉各級醫務人員展開了座談會,聽取了醫療系統的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