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東行使(二)(2 / 2)

前兩天他們也跟隨老爺租了輛馬車,走得遠了一些,到郊外鄉村地區看了看。結果所看到的景象令他們非常吃驚,東岸的農民都住在質地不錯的磚房內,且房屋頗為寬敞、明亮。這樣一套磚房宅院放在朝鮮的話,非得是平民中的富農或中人才能擁有,一般人哪敢想象。可在這東朝上國,確是最底層的普通人也能有了,而且不光有宅子,還有牲畜棚,棚里的小牛犢長得非常健壯,讓人看了更是目瞪口呆。

趙正大當時被主子命令去數了數,結果發現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大牲畜,以牛居多,間或也有不少馬、驢、騾子,數量總在8-10頭的樣子。這樣的水平,在朝鮮也是不多見的,總得是一些比較富裕的農戶或有著一官半職或技藝在身的中人階層里才可以見到,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因此這就十分可怕了。東朝上國富甲一方,倒也不是虛言!認識到了這一點,趙初彥的臉色當時頗有些不自然。

不過,東岸普通農民的富裕也只是讓趙氏主仆不自然了一下,但聞訊而來的東岸村長的介紹——在氣量狹小的朝鮮人看來,簡直就是吹噓——之下,得知東岸人晚上睡覺甚至不用關門後,趙初彥的臉簡直是氣成了豬肝色,內心里已經將這個村長的話批成了妄語:不習經典、不讀詩書,不經聖人教化,人皆善逐利,喜銅臭,如何能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趙初彥是萬萬不願承認這一點的,因為一旦承認了這點,就意味著東岸人的「教化」起了作用,使得普通百姓的覺悟也提高了,這樣反過來推論,豈不是東岸人所學習、所追求的東西是正確的,而朝鮮人所堅持的儒家經典是錯誤的么?這怎么可能!怎么可以!因此趙初彥認定這個村長在吹牛皮,雖然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內心已經產生了那么一絲懷疑。

馬車很快駛過了燈火輝煌的街道,然後拐進了一個相對熱鬧的院子內,已經先期趕來這邊訂餐的東岸外交人員已經等候多時了。到了這個地方,趙初彥也不好再說什么讓大家都不高興的話了,而是言笑晏晏地和幾個陪伴多日相熟的東岸外交官員打招呼,並難得大氣地表示今晚這頓由他出錢,這當然是被東岸人婉拒了。

晚上的宴會倒么給趙初彥及幾位佐二官員太大的沖擊,畢竟他們在朝鮮王國也是兩班貴族,山珍海味吃得也多了,對東岸人弄的一些菜色也不以為意。充其量覺得他們果然豪富,菜餚里金貴的香料、蔗糖等調味品放得比較多罷了,但這點確實在他們的理解之內。

宴會上唯一給他們帶來沖擊感的仍然是明亮的煤氣燈。東岸煤氣公司研發的這種照明系統如今已經到了第三代,不但以前易出現的異味被消除掉得幾乎問不出來,就連噪音都小了很多,穩定性也要比以前更佳,因此即便朝鮮人已經見過幾回了(朝鮮人小氣,訂的最便宜的賓館房間確是沒有煤氣燈),但每見一次都要被吸引一回。趙初彥甚至琢磨著,等將來啟程回國之前,是不是也問東岸人訂購個幾套帶回漢陽城,進獻給宮廷的話,一定會讓自己的聖眷更隆一些。

席上有人問起了如今朝鮮人丁幾何、經濟發展得怎么樣。趙初彥雖然對這些問題不是很喜歡(他還是更喜歡與東岸學者進行義利之辨),但還是如實回答了,稱朝鮮人口六百萬有幾,糧食、蠶桑等國家根本近些年發展迅速,國家呈現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樣。這些情況,雖然比較籠統,其中也不乏藻飾之辭,但大體上還是准確地。而說到這里,趙初彥內心也是一動:話說似乎也就是從成為東岸的屬國的時候起,這朝鮮的好日子就來了,雖然東國人蠻橫凶殘,幾與韃子無異,時不時就來敲詐一筆,讓朝鮮君臣好不煩惱,但說真的,幾十年來白銀、銅錢倒是大量流入了朝鮮境內,以往動不動就鬧的錢荒如今已經絕跡很多年了。而且不光如此,這市面上的商品種類也豐富了許多,國中就有依附於自己的商家,自己曾幾次聽他們說如今迎來了經商的好時光,整個國家收入增加,從戰爭摧殘中走出來的數百萬百姓生活轉好,這說起來確實是東國人之功。

這么一想,趙初彥就又有些糾結了。從實在的方面來講,他是真的不願承認東國人的好的,不過他們的強勢降臨又確確實實增長了朝鮮的經濟——經濟這個詞,也是趙某人到了東岸後耳濡目染最多的一個詞了——這種認知讓他很是沮喪:難不成古來修身齊家平天下的佳話都是假得?聖人絕學就真的不能經世濟國么?反倒是東國人這種妄稱華夏、不傳名教、不懂禮儀的喪亂之國,居然能把國家治理得蒸蒸日上。趙初彥本能地想否認東岸人的這種能力,但鐵一般的事實又擺在他的面前,讓他欲駁無力,只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不過,即便承認了東國人在繁榮經濟、治理國家方面有些小本事,但他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噴點」,因為這樣的國家民眾終日逐利,喜爭競,善鑽營,腥臊惡習遍布全國,人倫大禮不復存在,直讓飽學之士覺得斯文掃地。聽說他們自稱是前宋苗裔,不知道異日他們駕鶴歸西之後,在九泉之下遇到列祖列宗,又該有怎樣的面目去面對人家?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讓祖宗蒙羞了吧,趙初彥想道,而這個想法終於又讓他略有些痛苦的心靈舒服了不少,覺得自己過往的人生終於沒有被全盤否定,還是有意義的。

宴會結束之後,趙初彥與同僚們與東岸官員一一拜別,然後再次乘坐馬車返回了東方賓館。在房間里洗了一把臉之後,趙初彥才終於有空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這段時間來的得失,同時也警醒一下自己的內心。他總覺得,來到這東國大地上以後,他雖然一再警惕,但仍然有了些不好的變化。按照東國人的話說就是,意識形態領域受到了沖擊與侵蝕,雖然思想防線不至於失守,但如果不好好省身的話,難保異日也會變成那等無禮義廉恥之輩,那樣可就全毀了。他趙初彥來東岸,是想看看他們富強的奧秘的,不是為了否定自己過往的人生的,東國人好用的則用之,不好用的則摒棄,但一定要記得,東學不能作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