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廣東調停(三)(2 / 2)

帶隊的台灣銀行高級經理韓金對此表示理解,安之若素地上島休息去了,在臨走前還將一封由台灣銀行總經理邵曙光和海珠島商站站長湯墨羽一同署名的迷信交給了對方,讓其送往福建給延平郡王鄭經過目。

信里面的內容沒有多復雜,核心內容只有三條:一、勸誡鄭經不要去趟廣東這潭渾水,趁著還沒出兵懸崖勒馬,收兵回營;二、建議延平郡王加大對台灣島的殖民投入,為此台灣銀行方面可以給予一定的協助,比如葯品的供應和衛生防疫知識的傳授等等;三、邀請福建方面加入東岸人即將推出的「南方共同市場」計劃,將福建、廣東兩省納入一個共同市場之中,統一對外進行貿易,統一進口商品,以增加議價權,同時也可以讓兩省商品自由流通,繁榮地方經濟。

這些條件,說實話遞交過去也有投石問路的意思在內。湯墨羽曾經與邵曙光有過交流,覺得第二條應該是相對容易達成的,福建鄭氏對殖民台灣島一直以來都有興趣,但受限於島上惡劣的自然環境始終無法獲得多好的成績。而如果東岸人願意為此提供大量葯品並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衛生防疫體系的話,他們應該會不吝於加大對台灣島的殖民投入。至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可能會產生的不安情緒,誰在乎呢?東岸人與鄭氏兩方聯手,東印度公司難不成還敢為此打一場戰爭不成?

邀請福建加入所謂的「南方共同市場」,其實是東岸人的投石問路之舉,本也沒寄太大希望對方能答應。蓋因在這個計劃中,福建、廣東這個共同市場將有兩個海關負責進出口貿易,即廣州和廈門,其中廣州市舶司基本上已落在東岸人手里,廈門市舶司未來將由東岸和福建共同控制,如果再考慮到台灣銀行在對外貿易上多年積累的優勢,鄭經怕是不願意搞這個什么市場,因為這對他好處不大,對東岸人的好處卻很大,他還沒傻到願意為他人做嫁衣。

至於那個第一條嘛,嘿嘿,完全就看鄭氏怎么選擇了。反正東岸人意思已經送到了,如果你願意及時罷兵的話,那么我們支持你擴大在台灣島的利益,甚至如果未來你發動對荷蘭人的戰爭占領全島的話,我們也會提供必要的協助。此外,不摻和潮州府的戰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東岸人可以出售部分軍械或艦只給福建方面,加強他們的海陸軍實力,當然這是在他們與李元胤正式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後才會有的好事。

總之,東岸人為了調停廣東戰事也是拼了。他們不但悍然出動大軍一路打到佛山,與廣州城隔江相望,同時也威逼利誘延平郡王鄭經,讓他不要插手廣東二李的爭位戰爭。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南方開拓隊政府對大順江西節度使郭世安施加的影響力,不然你以為順國就不會從贛州出兵,直撲韶州府么?這都是很難說的事情。

所以說,東岸人為了這場戰爭付出了太多,如果不能達成目的的話,怕是會很難接受。如今,他們已經搞定了江西方面——至少短時間內是搞定了——同時也成功動搖了新任惠國公李元皓的戰爭意志,令其意識到如果東岸人願意,可以讓他坐不穩廣州城里的大位。現在,就剩最後一個勸說對象鄭經了!如果他同意放棄進兵潮州府的機會,那么自然皆大歡喜,東岸人會與他們結成一個更緊密的關系,以共同對荷蘭東印度公司施壓;而如果鄭經不同意,堅持進軍潮州府的話,那么東岸也別無選擇,只能幫助李元胤加強軍備,與鄭氏打一場防御作戰。此外,浙南的魯王政權也在東岸人庇護下爽了這么多年了,也是時候做些貢獻了:出個數萬人馬南下攻打鄭經治下的建寧府和福寧府,應該問題不大。

1684年3月31日,近在咫尺的福州的消息沒傳來,廣州和潮州的消息卻次第傳來了,原來李成棟的兩個兒子惠國公李元皓、潮州總兵李元胤,已經正式罷兵息戰,並在東岸人的見證下火速劃分了各自的實力范圍。李元皓對此有些不爽,但也無可奈何,因為他承受不起腹背受敵的惡劣處境,更何況東岸人許諾給予他的連州新軍一批平價武器作為補償。英格蘭、葡萄牙軍官顧問團也保留了下來,真的不能算多虧了。

廣州市舶司如願交到了東岸人的手中,並且其一應大小機構都搬到了海珠島上面,由東岸人管理。李元皓在這里也爭取到了東岸人的一點讓步,那就是海關收入跟他一月一結,現銀交割,不再存在台灣銀行的專用戶頭上,他則保證督促境內大小商人都前往廣州進行貿易,雖然這個所謂的保證完全就是扯淡。

香山縣終究沒有明著交到東岸人手里,因為李元皓還要點臉面。不過,明面上不交,私底下卻也差不多了,東岸人已經打算全面接管縣政,並將其與澳門連成一體,兩地人員、商品、貨幣自由流通,這應該對兩地都有好處。

潮州總兵李元胤在躲過這一劫後,對東岸人異常感激,已經打算讓東岸勢力全面進駐轄區了。潮州的進出口貿易也全部委托給台灣銀行,地方上的各種經濟政策的制訂,也將參照東岸顧問的意見,甚至他還應允了一批來自寧紹的官員到潮州府的一些關鍵部門擔任副職和二把手,幫助他的這個小小的獨立王國能夠更快地進行現代化改革,以提高自身的實力。

毫無疑問,李元胤這是全面投靠了,因為他深知夾在李元皓和鄭經兩頭餓狼之間的潮州府,若是不能找一根很粗的大腿抱一抱的話,怕是很快就要被人分食干凈。而東岸方面對他如此知情識趣也非常贊賞,據悉藍飛中校馬上就要率部進駐潮州,幫助他們打消外人的覬覦,由此可見雙方關系的親密。

福建方面在潮州府經營多年,消息非常靈通,因此在廣東局面塵埃落定,李元胤火速投靠之後,無論他們願不願意承認,這南下奪取潮州府的事情都已經變得較為棘手了,因為他們要面對李元胤麾下一萬五千名素有戰爭經驗的官兵及聞名天下的藍衣軍的聯手阻擊,勝負實在難料。因此,在1684年4月5日這一天,已經在琅岐嶼等候多時的韓金,終於接到了福州方面特使馮錫范帶來的鄭經手書,一場可能爆發的戰爭就此消弭於無形。而這同時也代表著,放棄了南下的鄭氏集團,開始將擴張的重點暫時轉向了台灣島,這無疑也意味著東岸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的關系,進入到了一個微妙期,特別是在他們同時也一而再再而三在印度西北部擴大影響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