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四章 窮則變(二)(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六月的中國大地已經漸漸炎熱起來了,大清帝國海州知州馮瑜正在後院里與心腹師爺納涼喝茶。

他們今天談論的重點是如何治理地方。這種大而化之的話題,其實很難把握的,非是宦海沉浮的老吏或多年為幕的請客都談不到點子上,而恰恰馮瑜和他師爺胡庸都還算夠格,因此兩人的談話還是很切中要害的。

「全州官場紀綱渙散,胥吏愍不畏法,流官亦巧立名目,上下其手,貪不勝貪,如之奈何。」馮瑜端著茶盞,憂心嘆息道。

他是書香世家出身,自幼學的便是忠君愛國之道。早年在京中當個小官,浮浮沉沉,不甚得志,卻也磨礪了他獨有的氣質。後來被權勢熏天的索額圖索中堂看中,就此平步青雲,連升數級,並外放到了海州這個如今正吸引越來越多人目光的地方擔任正五品知州(海州級別比其他州高半格),可見其正是勇於任事,想大干一場的時候。

這會馮瑜所嘆息的,其實不獨是海州官場之積弊,放眼全國,此種情形隨處可見。畢竟大清開國已經四十多年了,初期又大面積任用明朝降官,即便幾任皇帝都還算合格,銳意刷新吏治,但該來的還是會來,侵蝕帝國根基的官場腐敗已經不可遏制地蔓延了開來,令馮瑜這等想要做一番事的人大為郁悶。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種事情會令清國走下坡路,事實上這個國家與順國一樣,仍然處於上升期,國力隨著人口的增多、對外貿易的發展而不斷變強。地方胥吏不談,這每朝每代都很腐敗,有品級的流官們雖然貪了點,但總算是能辦事的。清帝國的統治者來自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與南邊順國的軍頭們一樣,喜歡實務,不尚空談,正所謂只看療效不聽廣告,因此帝國的根基雖然已經受到了動搖,但負面影響遠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大。

「積習如此,豈一朝一夕之禍哉。」師爺胡庸附和了一句,說道。

其實他最近也挺煩心的。朝廷在去年年中的時候曉喻天下,令各省各府各縣裁汰冗員,杜絕浪費,以節省寶貴的經費挪做軍用。畢竟十余萬軍隊在大漠征戰,消耗確實是蠻大的,由不得滿清朝廷不憂心。

海州這邊裁汰冗員的事情是胡庸策劃的,計劃的可行性相當不錯,無奈底下人實在奸猾無比,拿了不少公帑(做遣散費之用),結果只裁了那么三兩個幫閑,實在讓人驚愕。正所謂官吏們「巧立裁汰之空名,耗用公費,以便其私」,這邊裁了三個幫閑,那邊又進了兩個新人,最後走掉的沒幾個,還都是干事的,讓胡庸大為泄氣。

馮瑜對此也是知曉的,當時他還安慰了胡庸幾句,認為是海州官場的老油子們太不像話了,讓他大業難成。不過馮瑜還不打算放棄,他和胡庸商量了下,覺得可以效仿東岸人的作風,再努力嘗試一次。

清國這邊也有不少人去過寧紹,尤以杭州、松江、蘇州等府的官吏、士子居多。回來的許多人撰文回憶自己的寧紹之行,其中一大重點是描述東岸官場作風的,其中頗多羨慕嫉妒恨的內容,對東岸官場的廉潔(當然是相對的)、高效十分贊嘆,對滿清朝廷低效、腐敗的官場頗多詰難,一時引起了熱議。

馮瑜也搜集這種見聞錄細細閱讀過,對東朝的官場作風那是相當贊賞。因此,在與心腹師爺、同時也是多年老友的胡庸建議下,決定要以身作則,刷新吏治。如,他打算每日丑正二刻起床,寅時初閱讀公文,辰時初接訪辦公;各種公文也不辭辛勞,盡量避免由師爺或其他幕僚代筆的情況,務必做到親自批閱。

毫無疑問,馮瑜是希望以他這種干練高效的作用去感染他人、帶動他人,以糾正各級衙門中普遍存在的拖拉推宕、昏惰渙散的風氣,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不然的話,「我大清」官場吏治如何能夠肅清?而如果官場不能肅清,那么又如何北卻准噶爾蒙古,南破偽順頑逆?又如何能夠趕走竊據神州大地多年的黃衣海寇?

「即便積年惡習,馮某這次說不得也要動一動了,索中堂可看著呢。」思慮良久後,馮瑜嘆了一口氣,說道:「此番朝廷裁汰庸吏、劣吏以節省公費之決心甚堅,各省均派了欽差大臣,嚴加督辦,這事逃是逃不掉的。」

「既如此,還請東家速辦。」胡庸看了馮瑜一眼,然後從袖中抽出了一份名單,放到桌上後,道:「此乃州內(海州及所屬贛榆縣)庸吏、劣吏名單,其中有貪縱害民者,有私加賦稅、剝商擾民者,有征收弊混者,有昏惰無能、縱丁擾民者,有侵吞公帑賑款者,還請東家嚴加奏劾懲辦。」

馮瑜聞言先是一驚,繼而重重地點了點頭,收起了這份名單。他與索額圖之間經常書信往來,也有單獨上折具奏的權力,因此懲辦一些庸吏、劣吏還是可以的。主要問題在於,這樣做會產生什么樣的後果,自己能不能承擔罷了。不過好在海州不大,也就一州一縣而已,自己又有大佬罩著,懲辦這些爛貨從大方向來說也是政治正確,因此估計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