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群島議定(2 / 2)

事情的變化出現在英國人介入之後。這個國家似乎對吞吃葡萄牙的土地上癮了,他們在獲得了孟買城、錫蘭島(後被荷蘭人逐去)、貝拉港等好處後,聽說東岸人在商談洽購葡屬佛得角群島,因此便急吼吼地趕了過來,表示也要出價采購,這一下子就讓事情復雜化了。

東岸人對英國佬橫插一杠子十分惱火,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才能將事情搞定。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英格蘭國王威廉三世夫婦的想法,還是國會共同的意志,總之他們想從東岸人這里截胡,這如何能忍?

於是,他們給葡萄牙人施加了壓力,讓其速速派全權使節到東岸來談判,否則東岸人可能會感到「冒犯」。葡萄牙人聞訊後不敢怠慢,他們商量來商量去,最終決定派遣與東岸關系密切的阿爾梅達家族的成員過來,同時給他交代了葡萄牙王國的訴求以及顧慮,讓他可以與東岸人就此展開談判。

路易斯就是被授予全權的阿爾梅達家族成員,說實話他對此也是有些忐忑的。佩德羅二世國王沒有派遣他的重臣前來東岸,這本身似乎就說明了一些問題,即他們想減小目標,低調一些,不被更多的人注視,尤其是英格蘭國王威廉三世,一個對東岸怨氣沖天的男人。

他乘坐一艘家族的快船抵達聖薩爾瓦多後,先與總督就此事進行了一番密談,然後從他這里支取了一筆談判經費,獲得了數名隨從,然後便乘坐一艘回程的東岸運糧船抵達了其首都東方縣,正式與東岸人就佛得角群島的事情進行了溝通。

雙方的第一次會面在東岸外交部內。強勢的東岸方代表仿佛詢問了葡萄牙王國是否打算將那半個佛得角群島出售給英國人,在沒有得到確切的回答之後,他們非常不滿意,質問葡萄牙王國是否想毀約,雖然那只是一個口頭約定。

路易斯·阿爾梅達是個年輕人,他有些扛不住東岸方面如此咄咄逼人的態度。在他們指出如果葡屬佛得角群島購買事宜失敗,那么東岸共和國將會對葡萄牙王國「很失望」,並且不排除武力占領那半個群島的可能性。

發出這個威脅的華夏東岸共和國軍部總參謀長、海軍中將李*澤民,這成了壓垮路易斯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後來雙方又舉行的兩次會談中,路易斯·阿爾梅達已經明確表示葡屬佛得角群島可以出售,只是價格方面還需要商榷一下,這一下子加速了談判的進程。

葡萄牙人提出的條件不光光是金錢。事實上他們很有頭腦,在只要求東岸人拿出五萬元購島費用的同時(原本東岸人是打算支付30-40萬元的),又提出了三點要求:一、將佛得角群島最大港口普拉亞港永久對葡萄牙王國軍民船只開放,不收取任何入港管理費用;二、支持葡萄牙王國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兩地進行殖民活動,對出口至兩地的糧食、軍火、葯品及其他日用品免除出口關稅,並取消商品的配額限制,同時對從上述兩地進口的商品免征進口關稅;三、幫助他們從荷蘭人手里奪回印度南部的科欽等港口城市。

五萬元的購島費,基本和白送沒什么區別了。別的不談,光普拉亞港這座城市,這些年來葡萄牙人就花費巨資進行了建設。他們從東岸采購大炮改造了炮台,從本土進口石材修建了宏偉的官邸、教堂、倉庫及別墅群,另外還有一座漂亮的軍營(可以用做海軍陸戰營的基地)。這些投資,肯定不止五萬元的,說二十萬元都信!因此,葡萄牙人敢於五萬塊錢就送出去,主要還是為了他們提出的那三點條件可以被東岸人接受。

東岸外交部在閉門商談了一下葡萄牙人的條件後,覺得第一條可以直接答應,第二條可以有限度答應,即免除出口至安哥拉、莫桑比克的商品關稅,商品配額限制的取消需要區別對待,畢竟像金雞納霜這種東西東岸自己用還嫌不足呢,對外出口肯定是有配額的,這沒有絲毫疑問。另外,免除安哥拉、莫桑比克兩地商品的進口關稅不是不可以,但需要加上一個時間限制,比如五年、十年什么的。

第三條可以直接拒絕了。以東岸與聯合省目前蜜里調油的關系,他們怎么可能冒著與荷蘭人關系破裂的風險,去幫葡萄牙奪取幾個殖民小港口呢?這完全是沒道理的事情。

而雙方的分歧似乎也就在這里了。葡萄牙人對於收復科欽等地,恢復在印度西南海岸的貿易非常熱衷,堅決不肯讓步。而東岸人在發現短時間內說不通的話,便派鄭德祥帶著路易斯·阿爾梅達出去「逛逛」、「散散心」,讓他看看東岸共和國如今的建設成就,以軟化他的心理底線,為最終談判完成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