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技術儲備(三)(2 / 2)

其實,根本不用授課老師多么強調,東岸國內四大國營造船廠(大魚河廠、鎮海廠、現代廠和太平洋廠)基本都從雪峰湖船廠和工程院引進了相關技術,並專門成立了課題組進行研發。而這,其實也是在交通部的主導下完成的,因為以雪峰湖船廠的實力,研究到現在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下面若想加快研發進度,敝帚自珍顯然是不行的,還是需要業內幾大巨頭深度參與進來,如此才有可能取得快速突破。

最先引進相關技術的其實是位於鎮海縣的現代特種船舶廠。該廠重點生產各類特型船只,有時候也會接一些軍艦訂單,技術力量雄厚,研發決心也很強。該廠在立項後,通過調集精兵強將研究,改進了外部船板(鐵板)與內部肋骨之間的連接方式,即他們通過將鐵肋骨向外彎曲的方式,形成了一連串可以接受外部鐵質船板的「底座」。這種內外船板的連接方式,比雪峰湖船廠原本設計在外部船板與內部肋骨之間填充平行襯板以提高鉚接進度的方式,其加工方法要更簡單,鉚接起來精度也更高,更不容易「彈跳」。

位於智利一側的太平洋造船廠對鐵船的建造技術也有貢獻。該廠通過重新計算、論證,設計出了連接船上各個部位的多種角鐵、槽鋼,然後他們的技術員帶著這些設計圖紙分頭前往黑山工業公司、鐵嶺重工聯合體、平安煤鋼聯合體尋求技術支持,並最終將其生產加工了出來。從此,鐵船船體許多構件的抗彎矩能力大大增強,而且在生產制造時可以減少部件的需求量,這對於降低船只的建造成本以及提高其使用可靠性意義非凡。

「我們廠前陣子一直在忙搬遷的事情,大概是沒有太多精力去研究鐵船啦。」陳小毛一邊聽授課老師講課,一邊暗自琢磨著:「來這邊也幾個月了,反正我還沒看見廠區里有哪塊是專門給鐵船研發預留的,也沒看到任何在建中的鐵質龍骨的船只。廠領導這幫人,大概是被養叼了嘴了,有源源不斷的軍艦制造訂單,有利潤率很高的船舶維護保養生意,每月都可以躺著賺大錢的他們,大概是沒有太多精力和激情去經營新船的研發和建造了吧?看來,生意太好也是一個問題啊,都沒有動力去搞新的東西了。唉,我們廠現在每年帆船的建造量全國第一,特種船舶、全蒸汽船只、鐵船等新玩意的比例太低,長此以往該如何是好呢?這個雪峰湖船廠也真是挺有意思的,以前只聽說過他們廠的名字,但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今看來,他們竟然不聲不響地搞了這么多東西,唉,真是刮目相看啊。」

陳小毛的遐想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稍稍休息了一會的授課老師又開始講起了鐵船各個部位之間的受力情況,以及船體為何要這樣設計,為何又那樣建造,總之里面涉及到了不少數學上的知識,這讓陳小毛聽得很失望,因為他只有小學文化,懂得的知識有限,根本無法理解這些東西是如何計算的,更別提授課老師本身講得也很簡略,關鍵的地方避而不談,只做了大概的介紹了,這些都加重了他的疑惑,同時對自己孱弱的知識體系無比痛恨,心中琢磨該如何才能提高他的知識水平。

毫無疑問,在這個年代,任何知識都是有代價的。這種代價可以是金錢,或者是別的什么東西,總之很難無償傳授給你。陳小毛也明白自己其實已經足夠幸運了,能夠坐在大魚河船廠燈火通明的夜校里,接觸到別人想都不敢想的東西,可以在配置了大量新銳機器的車間里,接觸著這個星球上造船界的頂尖工藝,但他還是很不滿足!是的,就是不滿足!想想那些掌握了大量知識的設計師們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一副眾星捧月般的待遇,自己卻只能寂寥地站在一旁充當背景,這可真是太糟糕了,太讓人感到悲傷了!

授課老師也講了,鐵船代表著未來。木船造不了上百米長,但鐵船絕對可以!陳小毛遐想著,要是自己未來能夠參與進一條鐵船的設計與建造——嗯,最好五千噸以上,一萬噸也不嫌多——並親自乘坐其前往大西洋彼岸乃至印度洋一帶遨游,那可真是再美不過的事情了!真要是有那么一天的話,就算自己壽命減少二十年也願意啊!

只是,這一切都是需要知識的,大量的知識,自己改怎么才能學習到這一切呢?陳小毛從來沒有像此刻這般,對數學、力學、材料學等高端知識充滿著渴望。是得想想辦法了,不能在這么渾渾噩噩地混下去了!為了自己的鐵船夢想,從現在開始就得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