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章 潘帕(三十五)(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新式火葯的研發,東岸其實已經持續很多年了,目前最大的成果是一種被稱為「火棉」的東西。

火棉的研發,在東岸年頭其實也比較久遠了。最初的時候,北方化工廠的研究人員們接到了一個令他們感到費解的指示,那就是用棉花和硝酸制備一種強力火葯。你可以想象,當時的項目組成員們都被驚呆了,他們認為下達這個命令的廠領導要么是喝多了,說了胡話,要么是滿世界亂竄的情報部門從某處竊取到了一個技術機密。他們傾向於是後者,因此認認真真地開始了研發。

火葯研發的過程充滿了艱辛。他們沒有任何參照或提示,只被告知棉花和硝酸「也許有用」,這讓他們走了不少彎路。幸運的是,火棉最終還是被搞了出來,因為他們通過無數次試驗,掌握了一個個技術難點。比如,他們最初浸漬棉花的酸液就只有硝酸,沒有添加硫酸;比如,他們最初完全沒有掌握棉花和酸液的最佳配比;比如,他們最初根本不知道反應該在什么溫度下進行,等等等等。這些難點都耗費了不少時間及經費,走了不少彎路,好在最後都被一一克服了。

如果說以上這些難點就只是讓研究人員們多浪費一些生命的話,那么研究如何保持火棉的穩定性則吞噬了許多研究人員的生命。因為原棉凈化得不徹底、酸洗滌得不夠等因素,北方化工廠的火棉研究室發生了好多次事故,其中有三次非常嚴重,死傷了不少研究人員,這一度讓火棉的大規模研究被迫中斷了好多年,只留了一個小組跟蹤保持。

真正促使火棉研究加速的還是來自曾經阻礙火棉研究的軍隊系統。是的,你沒看錯,陸軍、海軍曾經因為試用不合格的火棉而發生了事故,進而大發雷霆,拒絕再度接受這種危險的東西。不過在新式火槍、大炮試用傳統火葯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時,他們又不得不再度回轉,找北方化工廠詢問火棉是否有改進的可能。

因為當年下令研發此物的老領導早就作古,多年來北方化工廠投入到火棉研發上的資金嚴重不足。跟蹤研究這種事物的只有一個小組,他們慢悠悠地進行研發,時不時拿出一兩樣成品,交給各個單位試用,效果看起來還過得去。

再後來,北方兵工廠也加入了進來,這使得研發進度大大加快,並且這時候他們已經初步解決了火棉炸葯不穩定的缺陷,產品的實用性大大增強。這個時候軍部派員來詢問,那當真是打瞌睡遇到了枕頭,火棉這種新式炸葯的大規模生產成為了可能。

當然了,可能也僅僅只是可能罷了。實驗室能夠制作出相對不錯的火棉,可不意味著你工業化大生產的模式下也能做到這個地步,兩者之間其實還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鴻溝。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東岸人已經不可能再放棄火棉了,無論是北方化工廠、北方兵工廠還是軍部,都不會答應。

於是,艱苦的研發工作又開始了,這次是生產線和相關生產設備的研發。因為生產這種東西對東岸人來說也是開天辟地頭一回,因此生產線該怎么設計、加工設備需要哪些、檢測設備需要哪些、該如何保證安全等等,又耗費了不少時間。一直到了大前年(1692年),相關技術差不多才臻於完善,火棉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第一家工廠被設在了北方工業重鎮平安縣,由北方兵工廠組織生產,北方化工廠與其共享專利。不過考慮到軍工行業的敏感性,東岸政府也不敢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因此,在相關部門的牽頭下,國內另一家軍工巨頭大魚河兵工廠出資十萬元,從兩家廠手里獲得了為期三十年的火棉生產專利授權。今天大家所參觀的廠子,就是大魚河廠在新曹縣新開的火棉生產工廠。

對了,繼大魚河海軍造船廠搬離後,大魚河兵工廠也在逐步搬遷,其部分業務去了青島縣,部分業務去了烏江之畔的歸德縣(具體在石浦鄉),剩下的則搬到了新曹縣。至於其總部,暫時還設在首都東方縣,但坊間風傳其很快就會搬到上海縣或新曹縣去。而不管大魚河兵工廠搬去哪里,可以確定的是東方縣會流失大量稅收及高薪工作崗位,對於城市未來的發展是巨大的利空。但這又有什么辦法呢?政府各部委都要搬去內陸的洛陽府了,東方縣多年來一直在流失工作崗位,大家早就習慣到麻木了。

火棉如今在東岸最大的用途就是火炮發射葯,因為其無煙、殘留物少的特性而廣受歡迎。當然了,火棉爆炸的威力要遠大於黑火葯,大概是五倍左右的樣子,使用這種東西做發射葯,火炮所產生的威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