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1754 字 2021-01-18

原本劉瑾正犯迷糊怎么沈溪沒在皇帝面前告他的狀?聽到這話,內心的火氣一下子就騰起來了,顯然沈溪料定他會來,既如此,沈溪要告狀也會趁著他到來之前,而眼前君臣和睦的一幕就是有意偽裝出來的,似乎是在演一出戲給他看。

劉瑾怒從心頭起,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走進屋內行禮:「老奴聽聞沈大人回朝,心中甚是掛念,特地過來相見,一敘別情。」

沈溪臉上帶著似笑非笑的神情,劉瑾看到後一陣著惱。

朱厚照則笑呵呵地說道:「原來果真如沈先生所言,你們倆交情不錯。沈先生之前說,劉公公你記掛當初在泉州和西南領兵時的舊情,聞訊後必然會前來,讓朕特地為你准備酒席,現在正好,你過來一起飲酒吧。」

雖然朱厚照言語平和,但劉瑾卻沒有放松警惕,狠狠地瞪了沈溪一眼,已經把眼前的弱冠少年歸為自己最大的敵手。

沈溪卻恍若未見,淡淡一笑。

劉瑾在沈溪對面的席位坐下,目光直視前方:「沈大人文韜武略,上了戰場從來都料敵如神,能猜到老奴的心思不足為奇。沈大人,許久未見,老奴借花獻佛,敬你一杯!」

沈溪拿起自己面前由宮女斟滿的酒杯,站起身來:「本官也一直想跟劉公公把酒言歡,但奈何之前在廣西時,劉公公走得太過急促,根本就來不及好好喝杯酒,今日就當是彌補當日遺憾。」

「陛下,臣先跟劉公公飲下這一杯。」

朱厚照顯得非常熱衷,道:「先生要跟劉公公飲酒,豈能缺了朕?朕要跟你們共飲……行了,沒事的人退下吧,今日朕做東,宴請沈先生和劉公公,你們都是朕身邊的股肱之臣,朕希望你們將來和睦相處,一起為大明悉心辦事,朕也就有更多的閑暇在這里喝酒。」

聽到這話,劉瑾不由看了沈溪一眼,如果是一個正直的文臣,此時就應該勸諫皇帝收斂,一切以國事為重。

但沈溪卻好像接受了朱厚照的說法,拿起酒杯,跟劉瑾遙遙相敬後,一仰脖子,將一杯酒飲了下去。

……

……

酒宴繼續。

朱厚照很高興,此番跟沈溪久別重逢,沈溪為他講了一些在西北時的見聞,尤其是邊境之地民生疾苦,讓他感覺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華。

朱厚照之所以會把朝政交給劉瑾,是知道劉瑾全依靠他才能上位,不管再怎么擅權,只需他一紙令下便可輕易抹殺,所以還是能放心的。而沈溪卻是他最倚重的大臣,不管是見識和本事,都是他見過的人中最出色的一個,不說別的,僅僅只是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武俠小說,旁人便寫不出來。

兩邊都是可信任之人,能力也都很強,使得朱厚照宴請時,顯得很慷慨,他自己酒量不行,卻一杯接著一杯敬酒。

朱厚照坐在主人席位上,而沈溪和劉瑾分列客席,劉瑾到來後,沈溪話少多了,基本上是朱厚照問出問題後他才回答,相比而言反倒是劉瑾炫耀自己功勞的話更多些。

酒過三巡,朱厚照望著沈溪,關切地問道:「沈先生這一路沒遇到什么麻煩吧?聽說你在居庸關停留了些日子,不知是因為西北軍情有變,還是別的什么事情?」

沈溪看了劉瑾一眼。

不用說,這些都是劉瑾平時在朱厚照面前非議他時所言,不遺余力想讓他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沈溪淡然道:「微臣留在居庸關,西北軍情有變只是一個方面,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勞陛下掛心了。」

劉瑾早就想好諸多說辭反駁沈溪,以為他會找借口,卻未料沈溪把話說得如此直白。盡管稍有不解,但劉瑾立即抓住機會出言攻訐:「沈大人,您得到陛下傳旨,回朝擔任兵部尚書,這可是最著緊的差事,您居然不慌不忙,恐怕有所不妥吧?您怎么也要自罰三杯,向陛下認錯。」

劉瑾話說得很是巧妙,沒有刻意聲討,只是讓沈溪自罰三杯,顯得不輕不重,但若沈溪認罰,那就意味著他承認犯錯,變相也就是沈溪承認違抗聖旨,可謂罪大惡極。

朱厚照沒有理會劉瑾的挑撥,看著沈溪問道:「沈先生,到底什么事,需要在居庸關多停留呢?朕不太明白!」

沈溪淡然道:「回陛下,一些事,臣不適合對陛下說及,陛下只需相信臣並無對朝廷不忠之心便可。至於劉公公所說不妥,在臣看來並非如此。身為兵部尚書,更應該待在最危險的前線,回朝其實對邊關局勢無太大幫助……」

劉瑾一愣,他想不到沈溪會如此跟朱厚照推搪。

劉瑾正想如何反駁沈溪的話,朱厚照卻顯得很理解:「也是,當初劉尚書擔任兵部尚書時,便在西北兼任三邊總制,跟韃子交戰,最後取得勝利……其實兵部尚書更應該常駐宣府,朕也有將行在設在宣府的打算,沈先生如何看待?」

沈溪點頭:「天子御國門,這想法不錯,宣府設行在,如此會加強邊關防護力度,將士也知道自己為之奮斗的目的所在。故此,行在設宣府之事,臣認為可以在朝中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