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2588 字 2021-01-18

張鶴齡見張延齡桀驁不馴,心里很是氣惱,黑著臉道:「到現在你還沒看出來?那是皇後娘娘!」

這下張延齡說不出話來了。

想到之前說的那些關於夏家的壞話,都被夏皇後聽進耳中,便知道為何張太後會如此生氣。

他有些心虛,站起身行禮:「姐姐別怪罪,小弟只是不知道有外人旁聽,才會如此說。下次姐姐先講清楚,免得小弟失言……小弟先在這里賠罪了!」他每句話都強調姐弟關系,以便喚醒張太後的親情,免得降罪於他。

張太後余怒未消,但也知道眼前二人是血脈至親,當下板著臉回道:「你二人所說的事情,哀家知道了,現在劉瑾垮台,朝中肯定會有新勢力崛起……之後哀家會跟皇上提一下,也會跟朝中大臣打招呼……你們盡管放心,只要大明社稷穩固,咱張家門楣就不會動搖。」

張延齡道:「姐姐莫要太樂觀,如今皇上不是沒有子嗣么?等皇上子嗣成群,姐姐再說這話也不遲。」

張鶴齡聽張延齡說話很不中聽,趕緊接過話茬:「太後娘娘請盡管放心,我兄弟二人知道如何做,至少如今沒人敢對張家說三道四,但時間久了可就未必了……當初劉瑾對我張家屢有打壓之舉,但他到底是太監,是皇室家仆,不敢對張家如何,但若有外臣上位……」

他沒有把話說完全,但大概意思是,劉瑾當初不敢做的事情,文臣上位可就未必了,沈之厚才是當前最危險的敵人。

張太後點了點頭:「哀家明白了,朝中人不敢對我張氏一門如何,時候不早,沒別的事情,你們且回吧!」

「姐姐,不說家事了?」

張延齡不想走,准備再說幾句沈溪的壞話。

張太後還因為之前的事情生氣,一擺手:「哀家有些乏了,就不留你們吃晚飯了,回去吧!」

張延齡還想說什么,被張鶴齡重重地拉了一把,這才怏怏不樂跟著兄長退出永壽宮。

二人走出永壽宮,張鶴齡側過頭,一語不,張延齡問道:「大哥,你不會跟姐姐一樣,也在生我的氣吧?」

張鶴齡頭也不回,懊惱地道:「太後一再提醒,你就不能少說兩句?陛下不常留宮中,或許只是因為年少貪玩,夏氏畢竟頂著皇後的名號,受天下人尊崇,一旦陛下收心,夫妻和睦,說不得就會收攏權力,成為六宮共主……你實在太不小心了!」

「哼,什么六宮共主,真正的六宮主人只能是咱張家的女人!」張延齡依然很跋扈。

張鶴齡嘆了口氣,道:「也不知你怎么了,先皇在世時你尚能保持克制,現在看看你……唉!或許是劉瑾被誅殺,讓你覺得現在沒人敢對張家如何吧?近來你做的那些事情,莫要以為沒人知曉。」

「我做什么了?兄長可別道聽途說,太多人想往咱張家身上扣屎盆子了!」張延齡分辨道。

張鶴齡怒不可遏:「你做了什么,自己知道!你與民爭利,為兄管不了你,但你也要用正當的手段,不要強買強賣……而且,你最好不要做辱人妻女的事情,這種齷蹉事遲早會傳到陛下耳中!」

張延齡冷笑不已,道:「我當是什么要緊的事情,先皇在世時,我便這么做了,先皇不是也沒說什么?而且咱那大外甥現在做的事情,可比我過分多了,也沒見朝中有人非議!」

「你這是找死。」

張鶴齡道,「你也知道沈之厚即將上位,背後還有謝於喬等人暗中支持,若他當權後拿你開刀,你如何應對?」

張延齡冷笑不已:「沈之厚算個屁,正如姐姐所言,只要大明社稷不倒,看誰能奈我何!當初李東陽那老匹夫想參奏我,不是照樣被先皇喝斥?我看誰敢動咱張家人!」

……

……

張太後因為張延齡當著夏皇後的面惡言惡語,心情不佳。

當晚她沒去坤寧宮安撫兒媳,只是讓人送了禮物過去聊表心意,又經深思熟慮,著人請謝遷入宮。

謝遷進宮時已經入夜,眼看就要上更。

雖然以前謝遷也曾夜訪張太後,但那時畢竟有要緊事,而且是他主動為之,現在突然被張太後傳召,謝遷心中難免有些惶恐,感覺這次去見張太後恐怕沒什么好事。

如果是年輕官員往永壽宮,或許會對張太後的名聲有礙,但謝遷畢竟是三朝老臣,年歲也不小了,就算深夜覲見,旁人也只會認為他是去商議事情。

雖然道理如此,謝遷依然小心謹慎,畢竟張太後地位再高也只是寡婦,正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謝遷清楚此行一定要規行矩步。

謝遷到了永壽宮,先在宮門外等傳報,隨即便在太監引路下進入殿門,此時寬大的殿宇內只點著寥寥幾盞宮燈,光線昏暗,但見一個雍容華貴的女人坐在暖座上,旁邊連個服侍的太監和宮女都沒留。

「退下吧,哀家有事跟謝大學士說。」張太後不但不避嫌,反倒將引路的太監一並屏退。

等整個永壽宮正堂只剩下張太後和謝遷二人,謝遷明顯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迎面撲來。

謝遷不知張太後召見自己的目的,大概猜想跟劉瑾倒台,以及朝中變局有關,行禮後不知該從何說起。

張太後主動話:「謝先生,您是先皇器重的大臣……」

開場白跟以前沒什么兩樣,就連恭維話都不曾改變,謝遷稍微放心了些,至少張太後沒有說及「私事」。

扯了一通沒用的,張太後最後問道:「現在朝廷上下可是還一團和睦?」

謝遷回道:「太後娘娘久居宮中,或許對朝中事務不是那么了解……閹黨擅權,甚至准備造反謀逆,陛下親自帶人誅殺閹黨魁,查抄府宅,如今案子還在審理中,不過賊酋劉瑾已伏誅。」

張太後嘆道:「劉公公平時看起來和善,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樣,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人,朝廷里還好有謝先生這樣的能臣坐鎮,不然可能要鬧出一場大風波來……皇上對劉公公實在太過放縱了。」

謝遷道:「太後娘娘謬贊,老臣只是盡力而為,這次誅除劉瑾的行動中,兵部尚書沈之厚居功至偉。」

雖然謝遷平時對沈溪有諸多不滿,但在張太後面前,並沒有抹殺其功勞。

這跟在皇帝面前說話不同,到底張太後不管事,他只需要在張太後面前陳述事實便可。

張太後笑道:「看來先皇沒看錯人,當初提拔沈卿家時,很多人還有非議,說沈卿家年輕氣盛做不了大事,但看看現在,沈卿家已是朝廷棟梁……有謝先生栽培,沈卿家將來必然能撐起大明江山社稷。」

這話讓謝遷有些不爽,進言道:「沈之厚年輕氣盛,尚需磨練,待其經受考驗,日積月累後方能如太後所言……老臣必定會悉心教導,不讓他走上歪路。」

記住手機版網址:m.

第一九八八章新老外戚(第1/1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