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2979 字 2021-01-18

「總歸這次逆王兵馬前來的目的是跟我們決戰,以期一戰扭轉乾坤……只要我們及時撤回到安慶府,他們的戰略意圖便無法實現,整體上我們依然占據主動。」

江彬看了張苑一眼,就算再抵觸也覺得言之有理,於是主動幫腔:「陛下,正如張公公所言,賊軍戰略上處於劣勢,所以只能出此奇兵,利用夜色掩護以及本地地形,一戰而定輸贏,若我們留守此處跟他們交戰,正好著了他們的道……請陛下及時回撤安慶府城。」

朱厚照對於「撤退」一向很抵觸,就算火燒眉頭他也不著急走,甚至在想如何跟寧王兵馬交戰。

朱厚照質問道:「沈先生不是最擅長防守作戰嗎?韃靼兵馬就是在他構築的防御工事面前撞得頭破血流,從土木堡到榆溪河北岸,直至把老本賠光……為什么換作我們就不行?你們趕緊組織兵馬挖掘戰壕,設置陷阱和拒馬,讓逆王知道朕的厲害!」

「這……」

江彬和張苑相視一眼,根本無法接茬。二人對於指揮作戰根本是門外漢,完全拿不出正確的應對之策。

朱厚照一看便知道江彬和張苑沒本事,當然也有可能是要逃避責任,他知道現在誰站出來接過主持大局的重任,就會承擔巨大的風險,戰敗的話就算責任不在此人身上,他這個皇帝也會拿其開刀。

朱厚照頹喪地一擺手:「罷了罷了,一看就知道你們沒仔細研究過沈先生打出的那些經典戰例,連依樣畫葫蘆都做不到……現在寧王兵馬分別由水路和6路向我們逼來,你們又沒有反擊的能力,朕就算再有雄心壯志,也無可奈何。」

「好吧,立即吩咐下去,全軍拔營登船,迅向安慶府城轉進,務求天亮前進駐懷寧縣城。」

張苑如釋重負,問道:「陛下,是否要布下疑陣?讓賊軍以為我們沒走?」

朱厚照對張苑的建議一怔,隨即不耐煩地一擺手:「這都什么時候了……朕沒那閑工夫,馬上安排撤軍。」

……

……

即便提前知道寧王兵馬殺奔而來,朱厚照的軍令也及時下達,但軍中准備情況仍令人堪憂。

大軍已在江邊駐扎幾天,這次撤兵命令下達得非常突然,被緊急叫起來拔營的將士對於現如今面臨的真實情況不了解,動作遲緩變形,一點兒緊迫感都沒有。

這也跟如今朝廷兵馬缺乏訓練有關!

臨時抽調來的地方巡檢司兵馬本來就不是正規部隊,平日懶散慣了,就算是從親軍十七衛抽調來的人馬,也因江南承平,久不經戰陣而疏於操練。

平叛大軍軍紀渙散,領軍將領松松垮垮,在上行下效的情況下,當兵的也是敷衍了事,從上到下都非常懈怠,官兵都覺得此番出兵江西,在朝廷兵馬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功勞唾手可得,沒人有打硬仗的心理准備。

朱厚照搶先上了自己的座船,然後下令緊急離開,等隨後乘坐皇帝近臣的船只6續駛離臨時碼頭時,那些在岸上不急不慢的官兵才現情況不對……主帥帶頭跑了,軍心士氣嚴重受挫,隨後又有謠言說寧王百萬大軍馬上就要殺到,慌張之下分不清真假,只知道上船才能安全,於是岸上亂成一團。

朱厚照完全顧不上這些,他的座船沖在最前面,他比誰都怕死,在他看來,既然已制定撤兵方略,就不能有絲毫猶豫,不然就要步英宗當年土木堡之變的後塵,因而進兵時朱厚照顯得不急不慢,撤退時卻極有效率。

後續船只非常狼狽,許多士兵混亂中失去編制,看到船就上,到了船上還搶奪進船艙的機會,很多人被擠下甲板,登船的舷梯也紛紛有人落水……這些人中有許多不會游泳,以至於撤退剛開始,江面已出現浮屍。

前邊亂,帶動後續人馬的慌亂情緒。

本來船只足夠用了,畢竟來時就是用這些船運兵,但現在是夜里,又沒有系統規劃,就連船上水手也不知自己的船只可以裝載多少人,現甲板上擠滿人,還有許多陌生面孔後,便匆忙駕駛船只離開江邊,卻不知自己只裝載了一半人。

到最後,泊靠江邊的船明顯不夠用了,很多將士現登船已望後,干脆從江邊往內6逃跑。

朱厚照帶了五萬大軍出征,卻連接戰都沒有,僅僅一次撤兵,就讓麾下官兵少了一萬有余,而這些將士中死傷是少數,大多當了逃兵,他們也不是因為戰敗而逃,僅僅是因為沒辦法登船而逃。

此時朱厚照卻不知後面亂象,還以為自己調度有方,兵馬進退有度。

「……這次轉移,你們做得很好。」

朱厚照對負責調兵遣將的江彬和許泰等人加以表揚。

江彬諂媚地笑道:「只要我們撤回安慶府城懷寧,賊軍就無機可趁……陛下放寬心便可,另外一路人馬很快就會增援而來,我們在安慶府城將逆王兵馬擊敗,再沿江而上,攻取九江府和南康府,直逼南昌,捉拿逆王。」

張苑在旁有些擔憂:「陛下,萬一魏國公那路人馬真如謠言所傳,從寧國、徽州殺到江西腹地,該當如何?一來我們少了增援,二來到時候他們直接把寧王擊敗,功勞都變成他們的了。」

朱厚照臉色頓時有些不悅:「這老東西敢不來!?若情況真如此的話,朕非殺了他祭旗不可!」

當朱厚照放出如此狠話後,張苑和江彬都有些懼怕。

他們暗自琢磨:「徐老頭戰敗被誅殺謝罪倒也無可非議,但關鍵現在陛下說,若徐老頭把功勞搶了也要殺,陛下這是多希望能親自領軍平定寧王之亂啊?如此說來,沈大人之前取得那么多功勞,會遭致皇帝多少嫉恨?」

……

……

船只快行進,順流而下自然比來時逆流快許多。

朱厚照無心到甲板上去看情況,至於後續船只的情形他根本就不想了解,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他認為調兵自然有專人做,卻不知他這個主帥嚴重不負責任,下面的人也不知該如何做,後面船只尾難顧,竟然有些船只撞到一起,亂成一團。

不過好在寧王的水軍並未於此時殺出,朱厚照這次撤兵非常果決,半路上未遇到任何阻擊。

天亮後,朱厚照讓小擰子出去打聽有關行船情況,得知要回安慶府城懷寧非要等中午以後,此時江上大霧彌漫,以至於後續船只情報非常少。

朱厚照道:「朕這次用兵終歸還是准備不足,早知道就該穩扎穩打,等寧王出招後,我見招拆招即可,這才是一個武林高手應有的風范。」

小擰子趕緊道:「陛下,現在吸引敵軍到安慶府來,他們長途跋涉一定沒有准備太多糧草,要取勝應該很容易。」

朱厚照點點頭:「說得也是,這次叛軍急忙殺出江西地界的目的,就是想讓朕自亂陣腳,好在朕調遣有方,把人馬及時撤到安慶府城,他們的戰略目的並沒有達到……而為了這次夜襲,他們一定沒准備太多糧草輜重,自然也就沒有攻城能力,等到安慶府城後,朕整頓兵馬,隨時可以殺回去,讓他們知道朕的厲害!」

「陛下英明。」

小擰子趕忙恭維。

朱厚照本來為自己匆忙撤兵而懊惱不已,但在一旁人吹捧下,這個時候他卻感覺自己真的英明神武,既破了寧王的毒計,還為接下來的戰局展帶來契機,好像這次撤兵有功無過。

「趕緊走。」

朱厚照道,「現在要抓緊時間進駐安慶府城,只有進了懷寧才算達成戰略目的……若是朕手頭有多余兵馬,埋伏在安慶府城周邊,來個誘敵深入後的大圍剿,那就妙了。可惜朕之前沒想到這一茬。」

小擰子暗自嘀咕:「您哪里是沒想到,根本是沒有往這方面想……若有人敢如此進言的話,也早就被你給降罪了。」

「唉,這次哪里是什么戰略轉移,根本就是狼狽逃跑啊。」</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