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2 / 2)

寒門狀元 天子 2625 字 2021-01-18

……

……

沈溪送走阿爾梅達,開始踏上回歸的航路。

從北方南下時,一路近乎摧枯拉朽,回程時軍心齊整,船上兵員不多,因為收編的海盜以及部分私軍基本留在了呂宋。

「大人,其實我們完全沒必要跟佛郎機人和談。」雲柳道,「借此機會,我們可以乘勝追擊。」

沈溪搖頭:「我失蹤不過幾個月,朝廷就鬧出這么大的亂子……以後出征海外,時間更長,一定要保證後方穩定。」

雲柳道:「只要陛下支持就行。」

沈溪反問:「陛下真會支持我領兵到海外?」

這下雲柳不好回答了。

畢竟沈溪在大明境內很容易掌控,若是領兵走出大明國門,朝廷上下都會擔心沈溪的忠誠問題,而沈溪也完全可以通過在海外征戰建國,到那時大明最擔心的便是曾是大明臣子的沈溪反噬母國。

沈溪立在前甲板上,看著北方的天空,道:「估摸半個月時間,就能抵達新城,我准備先在新城停留幾日……給陛下的上奏,等上岸後便派人傳出。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試探一下京城各方的反應。」

……

……

沈溪抵達新城不久,奏疏便傳到京城,送到朱厚照手上。

蕭敬、張永、李興和小擰子都出現在朱厚照跟前,朱厚照這次臉上並不全都是喜悅,因為沈溪做的事,許多都沒有經過他同意,比如說擅自南下南海,還有跟佛郎機人的和談,有關談判條件他完全不知情。

蕭敬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陛下未做出跟佛郎機人談判的具體指示,沈尚書這么做是否有僭越之嫌?」

朱厚照沉默不語,但在場之人都能看得出朱厚照不悅。

但張永還是替沈溪說話:「但看起來,這次談判的結果很好,我們賺了幾百萬兩銀子,後續還能賺更多銀子。」

蕭敬搖頭:「這樣的協議,可說是沈尚書一人簽訂,很多地方沒推敲過,比如說十年的限期,定得是否太過草率?還有那些海外的領地,對我們來說根本沒有價值,至於那五萬人口,不過是一些番邦之民,未經教化,難道要用我們大明的稻米去養活他們不成?」

張永聽了蕭敬的話非但不生氣,反而暗自竊喜。

張永心想:「蕭公公年老持重,拿出他顧命大臣的派頭來質疑沈大人……他不知現在沈大人可以代表陛下做很多主,他這么質疑純碎就是給自己找麻煩……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會退下。」

朱厚照一抬手,打斷蕭敬跟張永的爭論,道:「總體來說沒什么,這份協約,很符合大明當前的利益。」

一直沒作聲的李興突然行禮:「陛下請三思。」

朱厚照道:「白得幾百萬兩銀子,換你們誰來可以?」

這下沒人能回應了。

朱厚照又道,「不過是打了幾場勝仗,就能得到這么優渥的條件,這等於是佛郎機人對我們的賠償……本來朕是有打算讓沈尚書派出一支兵馬去把佛郎機國給夷為平地,但這其中的麻煩,你們能了解嗎?」

「現在幾戰就讓佛郎機人屈服,讓他們每年給我們進貢,還能跟他們做買賣得到白銀,解決大明的財政困難,有何不可?」

蕭敬皺眉:「陛下所做決定,關系東南沿海穩定,不得不慎。」

朱厚照道:「朕也知道,從太祖開始就一直執行嚴格的禁海制度,不過現在時代變了,誠如沈尚書所言,海上運輸有極大的便利性,比河運省時省力,你們看看現在大運河堵成什么樣子了!還要每年花巨資疏浚河道,若是把運輸之事放到海上,何至於出現這種現象?」

在場四名太監面面相覷,他們都沒料到朱厚照會有如此「高瞻遠矚」的想法。

朱厚照再道:「不過開海之事,尚需商榷,朕的想法是暫時開放幾個港口,只讓官府的船只出海,不然那么多大船留著何用?總不能每條都拉去打仗嗎?拿來運輸貨物,還能賺不少銀子。」

說到這里,朱厚照眼冒精光。

好像沈溪在江南大肆造船,就是為了幫他斂財一樣。

而蕭敬完全理解不了小皇帝的想法,他總是拿以前對孝宗的態度來面對朱厚照,現根本就行不通。

朱厚照道:「事情就這么定下來了,讓沈尚書早些回京,他這次做得很好,朕重重有獎……另外,請佛郎機人的使節到京城來一趟,由朕親自簽訂協議。畢竟只是一份草簽協議,佛郎機人沒有把領地、人口和銀子送來,朕隨時都可以改變結果!」

「是,陛下!」

最後幾名太監只能一齊領命。

……

……

此事很快傳遍朝野。

之前都在為沈溪失蹤之事而議論紛紛,現在突然就要談論沈溪功過是非的問題,而朝中對沈溪跟佛郎機人簽訂協約之事也是褒貶不一。

守舊派大臣自然不想同意,但可惜現在朝中這些人已非常少,就算是守舊派出身的楊一清、王瓊等人,思想都相對開明,並沒有說非要跟沈溪過意不去。

關鍵是之前沈溪跟佛郎機人做買賣,讓戶部庫房盆滿缽滿,好處顯而易見。

謝遷當政時對此一直頗有微辭,但王瓊和楊一清都是外貿的得益者,一個打理戶部井井有條,手頭闊綽,另外一個則借助此事而得到大批銀錢修繕西北邊防工事。

能賺錢的事,根本沒理由反對!

只有那些從來不知朝廷開銷,也不管民間疾苦的老臣,對這件事才有意見。

但很可惜,他們的意見也沒法形成聲勢並造成阻礙,便在於皇帝公開支持,而朝中的主流聲音也對此保持容忍和接受,守舊臣子再反對,也不過是通過言官上奏談及沈溪在此貿易談判中所做的一些「僭越」舉動,這些奏疏都被君王那邊一一駁回。

「三百萬兩銀子,以前一年國庫收入所得,現在打幾場仗就得到了,這買賣不虧。」

李鐩跟楊一清見面時,笑呵呵提及。

工部也樂於見到跟佛郎機達成貿易協定,這意味著以後工部不用過捉襟見肘的日子。

楊一清則有些擔心:「佛郎機人巧取豪奪慣了,平時經商,亂時為盜,朝廷如此容讓,不怕他們出爾反爾?」

李鐩笑道:「應寧你有所不知,過去一年多時間,江南造船開支巨大,造出大量船只,最重要的用途便是拿來保證海疆穩定。」

「佛郎機人想得到我們的商品,靠船堅炮利進不來,只有跟我們和談。這點倒是之厚看得很透徹,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怕賊人玩陰的。」</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