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2 / 2)

李寶莉說,我不信這個命。馬學武,你不是報復我嗎,我偏要做給你看看,我可以將這個家打理的很好,我能撐起這個家。

為何選擇挑「扁擔」,宋錚認為主要有三個用意:第一,挑著扁擔,意味著扛起家里的重擔;第二,挑扁擔本是男人干的體力活,李寶莉挑扁擔就是要證明她比男人強,至少要比馬學武堅強;第三,與健健的一段話作對比,扁擔和物流,反襯出健健有經商頭腦,也暗示了結局導演的暗示,李寶莉跟健健走了,不見得多幸福,最起碼不會比現在更差。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馬學武是更可憐的,他更值得同情,因為他沒有李寶莉堅強,堅強的人永遠不需要別人的同情。

李寶莉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干活,放棄與健健的愛情,與男人搶苦力生意。卻讓兒子感覺丟盡面子,本來對沒有什么好感的母親更加厭惡,最後兒子強迫母親將房產證變更成自己的名字後將母親驅逐了這個家,「萬箭穿心」這個詞再次出現,影片也在李寶莉帶著不舍坐上健健的車結束。

《萬箭穿心》這部電影是成功的,在眾多演技派演員的詮釋下,每一個人物的性格都格外鮮明。鮮明表現在每個人的多面性,每個人都有可憐的一面,也有可恨的一面。

李寶莉這個角色堅強的令人心疼,但假如她沒有對婆婆的冷嘲熱諷,對孩子的過分嚴格,哪怕對丈夫不采取那么極端的手段,或許她就不用這么辛苦。

馬學武對工人熱情,對老娘孝順,給孩子認真輔導,心本善良,但如果他能夠解開心結,敞開心扉,哪怕痛罵妻子一頓,也不會選擇鋌而走險之後,萬念俱灰走上絕路,人們都說沉默的人最為可怕,因為別人永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另外還有健健和周芬這兩個人的性格刻畫也很有意思,不過更多還是為李寶莉和馬學武的性格描寫服務的,健健也是一個強勢的人,性格沖動但為人機敏,膽大心細,沒什么文化,但懂得變通,有經商頭腦,與李寶莉的性格較為相似,因而兩個人走的更近。

周芬作為一個書香門第的讀書人,知書達理,充滿女人味的溫柔,更容易俘獲馬學武這個心思細膩男人的心。

看過了電影之後,宋錚都忍不住在想,如果最開始的劇情是健健和李寶莉,馬學武和周芬,萬箭穿心般的悲劇有可能就不復存在了。

當然,李寶莉是愛馬學武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馬學武當初也一定是愛李寶莉的,但他們性格上的缺陷,李寶莉有強烈的控制欲和占有欲,馬學武性格懦弱卻死要面子,這導致婚後誰都不去主動理解對方,不去以對方的性格考慮問題。

兩方的性格不足在無數次矛盾中愈演愈烈,最終導致最後的悲劇,這愛,是一把雙刃劍,愛人,愛的驚天動地,傷人,傷的刻苦銘心。

要說這些演員當中,給宋錚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毫無疑問就是顏冰燕了,幾乎每看一次,他都會被顏冰燕那朴實而銳利的表演刺傷,以至於那個神情恍惚的女扁擔每一回頭,就好像有根長箭把人釘回座位。

她通過自己張弛有度的表現,再次證明了好的演員就該是一把刀子,只要碰上合適機會就能在觀眾心里留下創口。

也許是顏冰燕的表演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以至於在看完電影之後,宋錚也一直在想,李寶莉人生悲劇的真正根源是來自於哪里?

是無愛的婚姻?

是情緒的失控?

是沖動的懲罰?

還是她從未學會設身處地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

細究的話,可能都有一點,為了省一點錢,或者爭一口氣,在人前對自己丈夫的各種傷害,恐怕是飯桌上多少頓精心調配的晚餐,熄燈後多少的軟言細語都難以彌補的。

馬學武自殺之後,李寶莉以一己之力扛起家庭的重擔,養起兒子和婆婆,平時只吃熱干面,錢留給兒子買牛奶。

可惜的是,這個非正常的家庭,並未因她的努力贖罪而變得正常。她肉.體承受辛勞,卻依然沒去關注到孩子的精神狀態,對她的恨意到底有多嚴重,有多深,這種一昧的「樂觀「導致最終崩潰。

其中即便有逃避的心態,但歸根結底仍是不願或不會思考,只是咬牙,埋頭把自己托付給那些每天要面對簡單問題。

奶奶年紀也大了,兒子最終還是你的。

這是旁人對李寶莉說的話,她也真的這么相信了,好像問題就會隨著時間慢慢解決,其實誰都知道,不會那么簡單。

整部電影似乎一直在試圖鋪墊出某種和解的可能,可是這種鋪墊卻完全像鈍刀子拉肉一般割得人生疼,公公婆婆一點兒也沒有真正諒解李寶莉的意思,而兒子更是以一種復仇的心態在折磨自己的母親,哪怕她為了給兒子籌集學費而偷偷賣血。

很難總結出一句「李寶莉這是咎由自取」,這個讓人又煩又憐的女人像大多數同胞般忙碌著在泥濘中跋涉,卻找不到自處的時刻。

說到底,無論如何被她強悍的生命力和不屈精神所感動,又或看到她因善良得到回報而產生濃濃暖意,都該清醒地現,直到江邊看煙花之前,她始終都沒有成長過。

當她終於現兒子從小到大都未曾開懷地笑過,這個女人第一次意識到自身的人生同內心理解真的產生了太大的偏差。

她甚至開始反思著,假如當時同意離婚,生活再壞也不會比現在更壞,可是這一切太晚,太晚了。

解脫了,是高於對錯之爭的境界,生活總還是要繼續,沒有建建,也會有設設,坐上一輛開不動的小破車,罵句婊.子養的,踢一腳,也就還能向前。

為什么這部片子要叫萬箭穿心?

顯然,這個詞並不只是簡單的描述了一個女人的悲慘遭遇。

最後,寶莉終於明白,是自己錯了,但很多東西都無可挽回了,時間是如此的重要,萬箭穿心,在宋錚看來就是精神鴉.片,用來麻痹那些不願意思考,不願意面對現實,不願意去學習,而且死不悔改的人。

李寶莉的可悲,在於沒有文化,接觸的圈子又窄,她無法跳出來審視自己,無法從古今中外的書籍中獲取經驗智慧,從而無法醒悟,可以這么說,李寶莉是一個死局,根本無解。

同樣,李寶莉兒子的可悲,在於只是有了知識而沒有智慧,無法看清她媽媽的錯誤究竟在哪,看不到她媽媽的好處,一根筋,從而成了一個無父無母的人。

如果他以後也不能原諒他的媽媽,他將注定還是一個可悲的人,因為他媽媽為他付出的,他無法用智慧去報答。

馬學武的可悲,則在於懦弱。

你不是不跟我離婚嗎?你不是害我嗎?

好!我死都不要跟你在一起!

這應該就是他自殺前腦中所想,他沒有那么聰明,設局讓兒子報復,他只是懦弱到用死來報復。

這個電影揭示了這么一個活生生的道理,一個人的性格如果有缺陷,而又沒有自省的智慧去完善它,那么,終將在生活中一次次的被缺陷所絆倒,直到改正它,或者被他絆倒再也起不來。

總的來說,《萬箭穿心》算得上是一部國產電影當中少有的主題如此什么的作品,之前宋錚曾想過讓張婧初來演,可是張婧初演不出李寶莉那種冷,那種狠,尤其是對自己的狠。

張婧初都無法詮釋的角色,讓范兵兵來演?

如果是在《觀音山》之前,宋錚肯定不會動這個念頭,但是現在,他覺得,只要范兵兵能狠得下心來,把自己給扔出去,未必不能完成的比顏冰燕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