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呼喊(1 / 2)

很快就到了「巴交會」開幕的日子,一大清早,戰神廣場車站前面就擠滿了人——世界上第一列旅客列車,很快就要從這里車了。

小弗朗士也和其他的同學們一起來到了車站,第一列旅客列車上有三節三等車廂,這三節車廂被以抽簽的方式分配給了幾所建設在窮人區的學校。小弗朗士所在的學校很幸運的抽到了簽。

接著就是在學校內的分配了。為了避免有錢人占了不該占的便宜——雖然在小弗朗士讀書的學校里,已經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有錢人了,但越是如此,便越是要做出一本正經的樣子來,好讓學生們知道,法蘭西是何等的公正愛民——校內名額的分配則完全看考試成績。

小弗朗士學習不算特別認真,但是小學的學習內容本來靠著一點小聰明就能搞得定。再加上小弗朗士所在的學校的學生們的學業水平普遍比較差,說小弗朗士倒是脫穎而出,獲得了一個名額。

是的,窮人區的學校的學業水平都是相當低的。一般來說,在如今的法蘭西,雖然執行了小學學段的義務教育,但是不同地區的學校,能夠得到的教育經費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當然,國家對於所有的孩子,無論是窮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的孩子都是非常公正的,分攤在每個孩子身上的教育費用都是一模一樣的。但問題是,國家撥款相當有限,只能維持最基本的運作而已。

一般來說,一所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它的經費來源主要有這么三樣:國家撥款、街區撥款,以及捐贈。

國家撥款是按學生的人數來算的。街區撥款的數量則是從本街區的公共服務開支中支出的。而本街區的公共服務開支則是街區所有公民投票決定,並向本街區所有的居民征收的。因此很多人也將它稱之為「街區稅」。一般來說,富人聚居的街區,總是會收取更高的「街區稅」,這一方面能將窮人阻擋在自己的街區外,(他們交不起稅,自然不可能住在這樣的街區)一方面也保證了街區的包括教育在內的公共服務的質量。

至於窮人區,則幾乎沒有公共服務開支,所以街區撥款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至於捐贈,那更是想都不要想。於是,窮人區的學校,幾乎完全依靠政府的撥款來運行。這使得巴黎的窮人區和富人區的學校手中的經費的差異非常巨大。

比如說在原來的聖安托萬區(拿破侖當人第一執政之後,將它細分成了很多個個小街區)的小學,國家撥款在他們的經費中占據的比重總是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而在先賢祠街區這樣的富人區,國家撥款在小學的辦學經費中占據的比例甚至連百分之五都未必有。考慮到國家撥款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樣多的,我們立刻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小學階段,一個窮孩子身上的的教育經費,可能只有一個富孩子的百分之五左右。

所以在富裕街區的小學里,一個班級往往只有二十來個學生,每一個班級,每一門功課都有一位專門的老師;而每一位老師,甚至還都有一位助教。此外、各種其他的設施也遠不是窮人區的學校能夠想象的。

而在窮人區,一所小學里,可能包括校長在內,所有的教職員工名加在一起都不過一個手掌。一位老師很多時候,要兼任法語、數學、科學、藝術等多個學科,同時教多個年紀。另外,因為經費不夠,請不起足夠數量的有資質的老師,所以他們的班級格外的大,很多時候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而這個班可能有上百個學生。而他們的老師,可能干脆就是剛剛從這所學校中畢業的,成績比較好一點的學生。

所以,就學業水平來說,窮人區的學校出來的學生的學業水平和富人區的學生幾乎就不在一個層面上,甚至於很多富人區學校的高年級小學生的學業水平可能比窮人區的孩子們的老師都高。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廢除了貴族制度之後,這種差別,就成了地位高的那些人,保證他們的子子孫孫總能占據高位的手段之一了。教育的不平等,鞏固了社會的不平等。

但是,這不能怪國家,畢竟,誰讓你買不起富人區的房子,交不起富人區的「街區稅」呢?所以命苦不能怨政府,點背不能怪社會。至少拿破侖執政的政府,還是關注到了窮孩子的不是,比如今天這樣的「歷史性的機會」就全給了窮孩子,雖然老實說,這樣的「歷史性的機會」其實什么真正的用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