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為什么受歡迎(求訂閱!)(2 / 2)

「大家回想一下,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影評人是什么素質?再看看現在,影評人隊伍的整體素質嚴重下滑,現在哪還看得到好的影評?」

握著鉛筆的那只手越來越緊,羅傑?艾伯特發現對方確實是個聰明人,人都是懷舊的,特別是經歷過五六十年代的影迷和業內人士,肯定懷念當初的黃金時代。

杜克?羅森伯格非常善於利用這一點!

雖然心中難得贊揚了一句,但電視畫面上的人明顯不打算放過他們。

「現在的影評人大多只會跟風,凡是商業片一律打倒,凡是快節奏充滿視覺沖擊力的影片就不屑,哪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即便有時候他們的看法是對的,一部影片確實差勁,但讓他們提出為什么差勁的時候,他們說的理由真讓人大跌眼鏡,根本不具備最基本的專業素養。」

「他們從來不會針對現象作分析,現在的影評人似乎都在有意隔絕大眾,突出自己的高大上,卻從來不分析大眾為什么對某部電影親睞有加,凡是大眾化的一定嗤之以鼻,從中凸顯自己的崇高。」

「影評人在刻意脫離大眾彰顯自己的存在感,而不會客觀分析某部電影為什么如此成功,到底哪兒吸引觀眾?有什么優點?他們天然就站在觀眾的對立面!」

聽到這直指事實本質的話,羅傑?艾伯特的手驀然收緊,鉛筆的尖頭咔一聲斷裂,臉上浮了一層怒氣。

對方說的是真話,卻是所有影評人都在刻意回避的真話!

這種真話如果成為公眾和好萊塢的共識,他們以後在收益巨大的暑期檔的影響力必然急劇下滑,收入更會銳減,甚至會淪落到只有頒獎季才能突顯自己的存在!

終於,在羅傑?艾伯特冷冷的眼神中,電視機中的年輕導演退場了,但接下來的版塊,似乎是專門針對前幾天他和吉恩?西斯克爾的看電影節目。

電視機畫面中播放的是《生死時速》《勇闖奪命島》和《獨立日》一些鏡頭的混剪,搭配著羅傑?艾伯特聽來完全是鼓吹的聲音。

「從《生死時速》開始,杜克?羅森伯格的影片就被很多影迷所喜歡,並且在《獨立日》達到了一個高峰,上周末三天中,有近1300萬人次先後走進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並且創造了影史最高的6308萬美元的首周末票房成績,他的電影為什么如此受歡迎?」

「杜克?羅森伯格重視觀眾觀影體驗,有三點做的非常棒。」

「愛爆炸!爆炸多,影評人覺得煩,但觀眾覺得錢花得值。而且杜克的爆炸跟其他人的爆炸不一樣,以前炸汽車,後來炸島嶼,現在炸宇宙飛船,次次都會給人驚喜。從《生死時速》到《勇闖奪命島》再到《獨立日》,杜克?羅森伯格的爆炸場面次次都能讓觀眾感到全新的震撼。」

「畫面美!廣角大場景用得多,畫面看起來心曠神怡。《生死時速》和《勇闖奪命島》高速公路上翻車、爆炸,視角跟著輪胎轉,這些都是其他電影里很少見到的,杜克?羅森伯格展示給觀眾的,總是最新鮮的刺激。」

「題材巧!杜克選擇的電影題材,都是高度概念化的,很喜歡用非常規類型的背景設定,比如《生死時速》主人公集中在高速狹小空間帶來的緊張刺激,比如《獨立日》人類被逼到絕境誓死反擊!高度概念化作品光是憑借故事梗概就能吸引人,電影沒上映呢,已經先聲奪人了。」

「其實有句話用來總結最為合適,杜克?羅森伯格擁有吸引觀眾的天賦!」

坐在那里,羅傑?艾伯特漸漸恢復了平靜,這個節目完全是拿他和西斯克爾抨擊的方面作為宣傳點,把他們嘴中黑色的東西漂染成了白色,按照《獨立日》這幾天的票房走勢來看,恐怕宣傳效果不會差……

關掉電視機,安靜的思考了一段時間,羅傑?艾伯特不得不承認,在現在這個時間段與一位暑期檔熱門導演和影片比拼,並不是明智的選擇,似乎自己也該逐漸收斂了,不要弄到最後不好收場。

他會在影評人威力最大的頒獎季等著杜克?羅森伯格!

ps:三更結束!求訂閱!求推薦票!晚上12點後有一更,明天還是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