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成大事的條件(1 / 2)

以工代賑在進入第三天之後,效果就越發顯著起來,還在胡鬧的人已經到了不足為患的地步,剩下的人,哪怕心有不甘,不願意放棄之前舒適的生活,但再劉毅的屠刀和利誘之下,心態也在慢慢的轉變之中。

所以說,法這種東西,是有存在的必要的,你不能指望人人都是聖人,人人都能做到自律,就只能靠著法來規范人們的行為規范。

當然,也有惡法一說,不過最終是善是惡不是看律法本身,一是要看執行力,二者便是要看著法是否能夠起到積極地作用,若是律法在執行以後,不但不能給人帶來幸福,反而怨聲載道的話,那就不是執行力或者其他問題,而是法本身出現了問題。

劉毅如今在嘗試著編纂一些墨家的條款,他准備將法家的一些思想融入進去,只是眼下還只是個框架,要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跟崔州平借來了不少法家典籍,在這方面,無論秦漢,對於法學還是比較重視的。

接下來,就看能在曹操南下之前,帶回來多少流民了。

不過劉三刀帶回來的除了流民之外,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劉備到了樊城了,也代表著諸葛亮出山後燒的兩把大火已經結束了,劉備的逃亡生涯又一次開始了,所不同的是,這一次,或許是劉備人生中最後一次逃亡,代表著劉備騰飛的機會也快到了。

「三刀,你繼續帶著人馬沿江岸行船,我料劉皇叔恐怕會棄守樊城,能幫的,便多幫一些。」劉毅並沒有收回船隊,而是讓劉三刀帶隊繼續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喏!」劉三刀答應一聲,轉身便走。

「伯淵。」魏越站在劉毅身邊,見劉毅陷入了沉思,皺眉詢問道:「某一直不太好問,你為何如此看好那大耳賊」

在魏越看來,哪怕是如今的劉備也沒什么可取之處,更甭提當年了,這么一個人,魏越實在不知道劉毅為何在明里暗里對此人如此看好。

「一個人有多大前程,能力固然重要,但要想當人上人,能力需要,但有些就夠了,真正決定人成就事業的,一是出身,二是做人。」劉毅也不直接反駁,而是微笑道。

沒錯,如果在三國時期,要問劉毅如何成就大事,那能力、出身、做人三樣之中,能力在劉毅看來是排最後的,不是說沒用,而是少了前兩樣,能力再出眾也沒用。

這是個能從出身便看到未來的年代,所以在官渡之戰以前,很多人都看好袁紹,如果不是袁術自己作的話,這天下在當時人看來,恐怕就是二袁相爭的局面,壓根沒曹操什么事兒。

「劉備不過一織席販履之徒,有何出身可言」魏越皺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