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國開行(1 / 2)

帝國重器 周碩 2174 字 2021-10-29

呂秘書在解釋完胡勝利的任命之後,沉思再三,顯得有些猶豫的說道:「胡總,我這次來,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就運輸部的組建,得到你的支持。」

「支持,我當然支持!」胡文海當即點下頭,拍板道:「對中央的這一決策,我舉雙手支持啊!」

胡文海自己在運輸系內早就已經經營起一塊鐵板,眼看著運輸部組建之後肯定會迎來一波大展,他沒有道理反對運輸部的組建吧?

呂秘書聽到胡文海的話,明顯是松了一口氣,小心翼翼的接著試探道:「長的意思是,如果胡總支持運輸部的組建,那么希望您能夠在中鐵建投的董事會上,幫助財政部完成對中鐵建投的整體並購。」

呂秘書這話說完,房間里的空氣頓時宛如凝固了一般。中鐵建投是什么?那是銀行!而且是胡文海一手扶持起來的銀行。從最初的啟動資金,到轉化歐美進口的工業技術和設備,可以說沒有胡文海就沒有中鐵建投。

而中鐵建投對於新科來說,同樣至關重要。新科系未來想要向著財團的方向展,那就不能沒有銀行的支持。放眼全世界,哪個叫的上號的財團沒有主力銀行支持的?

新科集團維系當前供應鏈和產業影響力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過中鐵建投實現的。新科的幾乎所有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和關聯企業,都是中鐵建投的客戶。不僅在中鐵建投儲蓄、理財,更在這里貸款周轉,有些時候相互之間的交易干脆就是在系統內直接劃賬。

正是有了中鐵建投的控制,新科才能在九十年代的中國,就實現了對整個產業的質量控制和信用評估等操作。

這種情況下,要胡文海支持財政部對中鐵建投進行整體並購?怕不是虎口拔牙要更容易些。

不過對於胡文海來說,他考慮的卻並不是中鐵建投本身。

就現階段來說,東風物流的主要精力將會集中在東北和環渤海工業帶上。

一個方面,是華北、東北平原城市化率相對很高。大城市病也會比較嚴重,面臨的問題也不僅是工業產能的擴張,而是工業體系升級。

就以原歷史情況來說,大下崗在東北和全國其他地區,帶來的問題都是完全不同的。

要說南方有沒有下崗?當然有,不僅有,而且規模並不比東北小。但南方的問題在於如何展工業化、快的擴充產能。大量的城市化工程能夠吸納相當數量的勞動力,工人下崗後在就業市場上很快就能找到新的工作。

然而東北的問題卻是工業升級,建國後幾十年里,東北早就已經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工業產能穩居全國之、城市化率和歐洲接軌,哪有那么多的城市擴張項目來吸納失業人群?

可是工業體系升級所需要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在當時的東北都不可能存在。同行業在國際競爭中又沒有足夠優勢,再加上企業辦社會的福利模式,下崗對工人來說才成為了一場災難。

城市化率,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東北的城市化需要的是從工業化模式向中心城市轉變,增加第三產業和高端工業份額,作為工業體系升級的動機,而不是一個臃腫的蒸汽朋克怪物。

這就又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工業轉移。將一部分工業能力,從大城市向小城市、鄉鎮等地疏散,運輸是這其中的關鍵。

一說起後世的江浙滬,所有人都感嘆我「大包郵帝國」威武霸氣。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包郵帝國背後意味著什么。

這是一個交通成本被極大攤薄、物流體系已經相當完備的地區。

也正是因此,長三角才會誕生那些,一個村鎮能夠供應某種產品全世界絕大多數份額的「怪胎」。才會產生那種美國競選結果,生產美國兩黨黨旗縫紉工比美國總統更早知道的現象。

也正是在江浙滬的物流體系支持下,才會誕生某個村頭小店坐在櫃台里打電話的農村婦女,正在操縱著世界上某種產品定價權的事情生。

別看她住的房子東倒西歪、門臉破破爛爛,說不定因為晚上放學孩子考試沒考好,轉頭遷怒民主黨黨旗平白貴上兩毛錢,結果就導致了希拉里落選總統。

要想將江浙滬包郵復制到全國各地,別說就中央手里那幾百億橫財了,君不見未來中國幾萬億的財政收入,也只有一個江浙滬嗎?沒有一個統一的運輸部,沒有一個遮天的東風物流,這項工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當呂秘書將胡勝利的任命消息拿出來之後,胡文海便意識到了東風快遞和運輸部兩個動作背後,蘊藏的是一個如何龐大和宏偉的戰略設想。而作為這個宏偉設想的錢袋子,中央要說對中鐵建投一點想法也沒有,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可以想見,在組建運輸部之前中央便決定要把中鐵建投獨立出來,成為與國有四大行並列等級的央企,顯而易見對運輸部錢袋子是志在必得。說不定用不了多久,中鐵建投就要改名叫國開行了。

到時候中鐵建投作為政策銀行,確實是不合適再有占據大量股份的個人股東。

想到這里胡文海當機立斷,干脆利落的點下頭來,說道:「好,中鐵建投劃歸中央直屬,這個事情我同意了。就是國家想收購我手上的股份,也可以用市價拿走。支持運輸部的成立,我當然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呂秘書不由瞪起了眼睛,不敢置信的連聲問道:「胡總,這是說真的?中鐵建投的股份,您願意轉讓出來?也不用市價,我看財政部肯定願意以1.5倍溢價收購。」

1.5倍那是扯淡,胡文海當即搖頭:「按照市價來吧,我不差這么點錢!」

在中國私企里誰家如果掌握一家銀行過2o%的股份,你看給他1.5倍溢價會不會出手?

就是十五倍的溢價,都未必能抵償失去一家銀行的損失。既然如此,胡文海又何必去斤斤計較那多一半的收益呢?這錢既不好拿,拿到手以後說不定又是一大堆的麻煩,沒有這個必要。

「就這么說定了,估算了中鐵建投的資產之後,中央照價補給我就行。」胡文海大手一揮,口氣不容置疑:「多多少少的我也不在乎這點錢,就當是給運輸部送的開門賀禮好了。」

以胡文海在交通系里的影響力,正經是真不差這點錢。中鐵建投雖然失去了,但換來交通系做大,也不是不能補償因此帶來的損失。

失之東偶、收之桑榆,真要計較一下,未必就不是賺了。何況和運輸部的組建這一戰略相比,區區中鐵建投的股份,真算不了什么。何況即使胡文海失去了中鐵建投的股份,難道就對中鐵建投真的一點影響力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