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回國(1 / 2)

帝國重器 周碩 1644 字 2021-10-29

九十年代是個神奇的年代,作為二十世紀最後的十年,國際局勢的變幻卻如同將前九十年都濃縮在一起,讓人有種目不暇接的茫然無措,又有種迎接大時代到來的壯懷激烈。

時間進入到1992年,中國的變化更是充滿了輝煌和詭異。胡文海在幾乎所有人的視野中消失了大半年,不說某些秘密戰線的心驚膽戰,市場上也充滿了關於他的傳說。

從新科一枝獨秀的八十年代走向九十年代,中國的私營經濟終於迎來了一場爆式的展。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大邱庄,年營業額破十億的太陽神,年利潤額破四十億的萬向,和他們相比新科似乎都有些聲名不顯了。

不過如今在社會上最引人關注的,卻是一個剛剛在釣魚台國賓館完成技術鑒定的「國家級科技成果」。

「我們長城公司明的新型節能電機,不論是價值還是市場,都遠於新科集團的鋰電池技術。鋰電池技術為中國創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匯,那么我們就有信心為中國創造上萬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只要國家支持我們,中國必將再崛起一家過新科集團的大型科技企業……」

這個在科技日報頭版頭條里侃侃而談的人名叫沈太福,說起來和胡文海還是東北老鄉。他明的這種調電機確實有可觀的節能前景,說是個好項目其實倒也沒錯。

然而再好的經也怕歪嘴的和尚來念,為了推廣和生產這種調電機,沈太福采用了一種變相的企業債券方式來籌集資金。在極短的時間里,他就憑借24%年利籌集了2ooo萬的資本。以此為基礎,長城的集資風暴正迅猛的席卷全國。

「胡總覺得這個項目怎么樣?我不是說調電機,不過這種籌集資本的方式……」

資本,不論什么時候都是困擾私營企業展的關鍵命脈。銀行的利息水漲船高就不說了,貸款一直以來都是國企才能享受的待遇。小微私企想從銀行借錢,沒有門路幾乎就是不可能。

如果能利用長城公司這種所謂「科技轉讓」的手段,繞開銀行的手直接吸收社會資本,這個前景就太美妙了。

「祝主任,您就不用試探我了。」

胡文海的面色明顯粗糙了不少,哈薩克斯坦的草原上別的沒有,風沙卻是能讓人留下一輩子無法磨滅的痕跡。

他敲下最後一個回車,然後從電腦前面抬起頭來:「長城公司這么搞,或許能滿足企業展的需求。但我們都知道,經營企業是有風險的事情。銀行借出去的錢,有貸款專員24小時睜著一只眼睛盯著都會產生大量的壞賬。那么像這種企業拿到的錢,要怎么監管、要怎么保證最後企業穩賠不賺的把這些錢和利息都還回去?」

「還不回去……難道最後要國家買單嗎?」

租自行車的押金說不退就不退了,也不見有國家兜底,缺少監管的社會融資從來就是個定時炸彈。真要是長城公司破產、沈太福跑路成功,不知道多少人積攢一輩子的財富都付諸流水,社會上又是一片動盪,到時候不管過程是什么,受傷的還是國家的公信力。

「咳,國家當然不可能買單的。」

祝主任已經有了風聲,明年可能要再上一步。他如今擔任的經濟貿易辦公室主任在經濟上言權很大,但是壓力同樣不小。

九十年代以來,三年時間里中國經濟展的度讓人瞠目結舌。

沒有了改開倒春寒,國家手里攥著上千億美元的儲備,以及大量引進的國外先進生產設備,經濟展如同脫韁野馬一般狂飆突進。

但是另一方面,也因此導致的經濟過熱以及一些社會亂象,更是隨之突出起來。

祝主任從去年開始著手清理三角債的問題,因為彈葯充足倒是沒有費上多少力氣。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小微私企融資難的問題卻沒有得到多少緩解。

從一些軟件上來說,中國還沒有做好高增長、高通脹的准備。

不過這其中倒是有一股清流,也就是以中鐵建投銀行為中心的一系列投資基金。新科從八十年代開始就在培育自己的關聯企業系統,每年大把的資本灑向中小微企業。九十年代以來進入初步收獲期,有相當一批擁有優秀競爭力的企業開始嶄露頭角。

在收緊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方面的政策,祝主任這次到東北來處理三角債問題,順便也就確定一下胡文海的態度。隨著祝主任明年可能會再上一步,國內重整金融秩序已經是迫在眉睫而且萬事俱備。到了今時今日,想給中國經濟動手術,不可能繞開胡文海的意見。

在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後,祝主任明顯松了口氣,端起茶杯笑道:「胡總這次回來,就在國內好好待一段時間吧。」

「這大半年你音訊全無,不知道cia在綉城搞了多少事情,就為了掌握你的行蹤。如果再沒有消息,怕是不知道多少人半夜睡覺都睡不踏實了。害的別人得了神經衰弱,總歸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