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2 / 2)

冠冕唐皇 衣冠正倫 5030 字 2021-01-20

夜里,唐軍果然不出意外的襲營了。

在蕃軍周全的准備之下,這一次襲營當然沒有什么斬獲,但是人馬躁鬧竟夜,到了第二天清晨,眾多蕃軍更是明顯的疲憊不堪,再次開戰的時候,也並不像昨天那樣打得氣勢如虹,直接在十幾個方位發起圍攻,而是只選擇有限的幾個區域進行攻堅。

這其中,山谷處的正面戰場上廝殺是最慘烈的。整整一天的時間里,蕃軍在這方圓幾里的戰線上投入了足足有三萬多人馬,一次一次的向唐軍前陣發起沖擊。

如此一天戰斗下來,防守前陣的唐軍近萬戰卒也已經是疲累不堪,各自鳴金收兵後,唐軍也沒有再像昨天那樣派出游師去沖撞敵軍陣腳,而是緊張的進行著部伍調換。

沒有了唐軍沖營逼退,蕃軍前營陣線直接壓在了山谷外兩里多外的距離上,彼此篝火輝映,全無隱私陰影的存在。

特別在這一天時間里,都是由白蘭羌等胡部附庸負責正面作戰,蕃軍本部精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養。入夜之後,便繼續挑燈再戰。黑齒常之因此不得不將一部分後備兵力也調入前陣,才使得前陣沒有被敵軍凶狠的打法所壓垮。

這一夜的戰斗,並不只有發生在正面戰場,側方一處峰谷,入夜後便有兩千精騎在此暗聚。到了後半夜正面戰場的戰斗放緩之後,兩千精騎即刻上馬殺出。

然而當他們沖出峰谷的時候,等待他們的則是早已經嚴陣以待的蕃軍將士,彼此惡斗一場,互有損傷,最終唐軍這一次夜襲也沒有造成太大戰果,只能無奈退回。

第三天,隨著朝陽從地面躍升上來,整裝出營的蕃軍便發現唐軍正面戰場的防御已經在進行收縮,前陣上沒有大量士伍充陣,而是架設起了層層疊疊的拒馬,內外多達七八層。

「唐軍力竭了,今日再殺一陣,必破其軍!」

前陣蕃軍將領們眼見這一幕,雖然感覺頭疼,但還是一臉振奮的大聲吼叫著鼓舞士氣。昨日死傷慘重的胡部附庸們見狀後也是大喜,奮起余勇准備拔除唐軍所架設的拒馬障礙。

可是當他們剛剛沖入拒馬戰陣的外圍,唐軍弓弩手們同樣入陣分列,引弓攢射。突厥雖然甲械精良,但也只限於本部人馬,至於這些征召而來的胡部附庸,則就需要械用自備,防護自然簡陋,一旦靠近上前,便被大量的射殺。

中軍大帳前,欽陵淺觀局勢後,便放棄了對正面戰場的重點沖擊,而是開始分別出擊幾處峰谷道路。

經過這幾天的試探,他對唐軍的調度分配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雖然此前戰斗也猛烈,但他還並沒有用出全力。到了今天,試探初步完成,他便用出了一個蓄勢頗久的殺招。

吐蕃軍陣中突然出現了許多造型古怪的大車,這些大車車駕龐大並蒙覆著厚厚的皮革,而且車輪左右各有兩環,彼此間距兩尺左右,內者為大,外者微小。

這是吐蕃為了進攻崎嶇山地、不利騎兵沖鋒而專門打制的戰車,名為氂牛車,堅韌的牛皮裹縛,能夠極大程度的阻擋唐軍強勁的箭矢。牛皮下並沒有車板,卒眾們可以直接在里面推軸而行,如此便可直抵烽堡下攀岩肉搏。

原本欽陵是打算將這器械用在攻奪赤嶺上,現在則提前用在了進攻王孝傑米柵。有了這樣的戰車防護,唐軍的遠程打擊便幾乎喪失了有效的殺傷力,盡管一些烽堡守將也及時想到用火攻燒掉這些牛皮車,但效果並不算好。

當吐蕃軍眾近乎無損的抵達烽堡附近乃至於突破柵欄後,唐軍的防守壓力便陡增。幾路吐蕃軍眾如洪水般涌入峰谷,放眼望去,峰谷中盡是黑壓壓的人頭,密密麻麻的讓人沒來由的心里發慌。

特別是當一些防線發生肉搏近戰的時候,幾天時間下來一直占據防守優勢的唐軍便傷亡陡增,不得不向各處進行增援。

黑齒常之一邊在營中調度人馬,一邊密切關注前陣動態。這幾天時間下來,一直保持著高強度的攻守作戰,唐軍的兵力劣勢漸漸凸顯出來。

吐蕃人馬是唐軍的兩倍有余,本身作為攻戰方,主動權要更大,可以更加靈活的調度輪換。而唐軍幾次的試探出擊則就收效甚微,幾乎沒給戰局帶來什么明顯的扭轉。

盡管此役只要守住王孝傑米柵,唐軍的戰略意圖便基本達成。但吐蕃的攻勢太凶猛,不得不說還是讓軍心稍有低迷。

這一天時間進行下來,又是一場接一場的慘烈戰斗。與前幾日唐軍僅僅只是疲累不堪相比,今天的損失可以說是慘重有加,為了防守住吐蕃所重點進攻的幾處峰谷,唐軍戰損將近三千余眾。

當然,吐蕃為此所付出的代價更大,幾處峰谷屍骸沉積,幾乎將峰谷都給填平。有的地方所堆積的敵軍屍首甚至直接與烽堡城牆等齊,放眼望去,盡是殘肢斷臂,猙獰而又恐怖。

經過了這一天時間的戰斗後,傍晚雙方休戰,氣氛顯得沉悶壓抑,巨大的戰損也讓各自都安分下來,歸營起灶進食。

入夜後,山谷外的吐蕃大營中顯得尤為寧靜,甚至就連夜中照明的篝火都沒有點燃,整片大營都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眼見蕃軍營中如此沉悶,谷中唐軍眾將不免又起了心思,不少人請戰夜襲。但黑齒常之自知欽陵詭計多端,若計止於此,實在不是其人該有的水平,權衡一番後,還是擺手拒絕了眾將的請戰,並不覺得眼下是大舉反攻的好時機。

然而當再次天亮的時候,山谷內唐軍再向外望去,卻驚訝的發現對面的蕃軍早已經人去營空,在昨夜進行了大規模的撤離。

眼見這一幕,不乏唐軍將領大感懊惱後悔,乃至於有人暗里抱怨黑齒常之老將膽怯,竟然放任疲軍撤離。

黑齒常之心里也是不無後悔,無論吐蕃撤軍是真是假,若昨日能夠殺出,吐蕃數萬人馬的調度必然不能嚴格統御,一定會發生真正的大潰逃。

但既然這樣一個戰機已經失去,黑齒常之也就不再多想,在敵勢不明的情況下,並沒有直接下令追擊,只是派遣斥候人馬沿著蕃軍撤離的蹤跡進行追蹤,辨其虛實,再作後計。

多達數萬人馬的撤離,自然無從掩飾,更何況吐蕃軍中本就有大量軍紀不高的胡部附庸。很快唐軍的斥候們便在郊野中發現了吐蕃軍眾的撤退行蹤,前後蔓延仍是數里有余,垂頭喪氣,軍紀散漫,一副敗軍之相。

數萬人的敗相可不是單憑偽裝就能裝出來的,所以當這一消息傳遞回來的時候,眾將請戰之心更加熾熱。

「賊軍自走而非潰敗,其志雖喪但其力仍存。欽陵用兵,不……」

黑齒常之還在沉吟,帳內已經有一個將領起身大聲道:「燕國公名位早達,自可求穩為上,不戀殊功。但末將捐身報國,枕戈待旦,又逢雍王殿下壯志巡邊,狩功良時,實在不甘心就此錯過!末將只身請戰,若拙志得逞,則與公同榮。若不幸遭伏,身既死國,亦無懼罵名!」

聽到這話,黑齒常之又是一陣沉默,昨夜沒有應請出戰,已經是他失策,今日若再阻追擊之計,則雖功猶罪。單單眼前眾將錯失殊功,巨大的失落感之下,便能彈劾的他名位俱毀。

而且他也實在不甘心放任蕃軍就此撤走,於是他便舉手下令道:「諸位出擊則可,但一定要謹記前後部伍不失呼應,切不可貪功孤進。」

眾將急欲出戰,無論黑齒常之說什么,自然都是忙不迭答應下來。

既然已經決定出擊,那自然越快越好,黑齒常之即刻便在營中點出一萬人馬,著令諸將分領,直追蕃軍後部而去。

同樣黑齒常之也沒有就此松懈,一方面嚴令留守之眾守住王孝傑米柵,一方面則親率三千部伍為諸將後繼,接應諸軍。

「欽陵誠是兵道詭才啊!」

離開王孝傑米柵的時候,黑齒常之又忍不住嘆息一聲。他已經可以篤定欽陵此番撤軍必然有詐,但哪怕是他,都忍受不住任由蕃軍撤離,更不要說唐軍那些渴功的眾將士們。

現在欽陵就是逼著唐軍放棄王孝傑米柵的有利地勢,也一定會在野地中進行反撲。這一戰打到如今,終究還是勇者當勝啊!

果然,黑齒常之率軍離開王孝傑米柵不久之後,前路斥候便回報戰況,道是欽陵已經率領吐蕃軍眾反撲而來,幾路先行的唐軍全遭到截殺。

黑齒常之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只是在保證馬力的情況下加速行軍。再前行十數里之後,便看到前方曠野中已經展開了慘烈的會戰廝殺。

吐蕃軍眾潰走不假,但潰逃的僅僅只是其所部諸胡附庸,而吐蕃本部精銳,則仍然不失組織,正在前方郊野中與唐軍進行著激烈的纏斗。

哪怕僅僅只是本部人馬,吐蕃兵力也略占上風。特別在反擊的過程中,欽陵親自率領三千精銳,直接伏殺全殲了唐軍追在最前方的一路人馬,這大大振奮了吐蕃頗有低迷的士氣。

對於普通戰將而言,軍勢一縱難收,但欽陵卻並不屬於此列。蕃軍們已經習慣了追隨這位大論獲取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今次無功而走,反而有些不習慣。

當眼見到欽陵斗志不失,再次反殺唐軍整部人馬,一干蕃軍頓時沸騰起來,紛紛折轉歸部,在那熟悉的鼓令聲指引下,於此開闊的戰場上離合縱橫,盡情的絞殺著輕敵追出的唐軍,一掃此前數日強攻都不能攻克的頹喪。

黑齒常之行進到戰場邊沿,自有一路吐蕃軍眾凶悍殺來。

他快速的打量了一下戰場上的形勢,並沒有選擇增援某一方,也沒有跟迎戰上來的吐蕃軍眾進行糾纏,揮刀反手割下甲袍內領縛於額際,甩掉兜鍪露出自己的面容,橫刀在手大喊道:「百濟卑人黑齒常之,入唐三十載,二聖授我高位,雍王推我心腹,非得殊功,難報殊恩!今日入陣,只殺欽陵,余者不問,諸將士敢隨我勇戰?」

「戰、戰!」

黑齒常之身後眾將士聽到這喊聲,紛紛振臂以應。

「生而蠻夷,死則唐魂!無懼無悔,能恐爭功?殺!」

黑齒常之一夾胯下戰馬,直向蕃軍帥旗殺去,身後部伍擁從如龍,更有一往無前之勢。當奉命前來攔截的吐蕃軍眾沖至正面的時候,黑齒常之大吼一聲,老將發威,刀光一閃,當前者人馬俱裂!

遠在戰場中心位置的欽陵自然也注意到了沖入戰場中的黑齒常之及其部伍,但彼此距離仍遠,他一邊傳遞軍令,讓戰場上的蕃軍加快對唐軍的剿殺,一邊從容不迫的調度余者軍眾前往阻攔黑齒常之的沖殺。

然而黑齒常之所部如游龍驚走,接連沖垮了三支前來攔截的吐蕃軍眾,欽陵臉色終於變了一變。與此同時,黑齒常之雖然沒有什么聲令傳達給在場那些被分擊包抄的唐軍軍眾,但卻用其勇烈行動做出了最好的明示,那就是擒賊先擒王!

於是在這廣闊戰場上,各個角落的唐軍將士們也都紛紛醒悟過來,不再各自為戰,凡有余力者,俱向吐蕃帥旗沖去。其勢未必凶猛,但卻讓戰場上復雜的戰況為之一清,欽陵所謂的各種精妙戰術調度已經全無用武之地,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收縮兵力,以抗阻唐軍向此方的沖擊。

吐蕃軍隊的戰斗力,在於其離合迅猛,在於擅長集結優勢的兵力,可當這兩種優勢都被大大抵消後,唐軍的精勇同樣帶給他們龐大的壓力。

在唐軍幾路沖殺部伍中,唯以黑齒常之所部三千卒眾最為凶猛。老將須發灰白,一路沖殺而來,臉上已經多沾血水,但仍是一往無前。其後部伍為其馬首是瞻,刀鋒所指,千人如一。

但蕃軍的拼死阻擊也給黑齒常之所部人馬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他們也是一支有信仰的隊伍,不允許旁人加害大論。所以在沖擊的過程中,不斷有唐人部伍被蕃軍截殺分割,甚至若非前方部伍中甲士舍命掩護,黑齒常之都幾番險遭戕害。

當隊伍沖行近半的時候,黑齒常之胯下坐騎已經漸有不支,而在馬腹受了一槍之後,徹底的倒地不行。

「交出馬來!」

黑齒常之下馬後,一名蕃軍士卒挺槍躍來,他反手一刀,直用刀身直接將那蕃軍士卒抽飛出去,而那槍鋒也貼肩掠過,直接挑飛幾縷須發。

另有幾名蕃軍伺機上前圍殺,但隨即便被入前搶救的唐軍士卒所斬殺。

「繼續、沖!」

換乘坐騎之後,黑齒常之繼續將手一揮,仍向蕃軍帥旗沖去。

此時戰場中心的欽陵,也總算見識到這唐軍老將的風采,他是親眼見到黑齒常之所率部伍如鐵犁一般在戰場上犁出一道筆直的血色深溝,其終點一直是他,始終未改。

這一支隊伍從最初的三千人,到現在已經不足千人,而且所乘戰馬多非本有而是在戰場上直接繳獲換乘。至今仍然悍勇不減,幾乎吸引了戰場上一半的蕃軍,這自然大大影響了他所指揮對唐軍剿殺的效率。

如今的戰場上,仍在活躍的唐軍還有六千余眾,戰損幾乎都是在黑齒常之入場以前所增加的。

而等到黑齒常之入場沖殺至此,唐軍斗志再次被激發出來,並趁著大量蕃軍唯獨黑齒常之之際再次進行集結,此時便有足足數支唐軍千人大隊直向中軍扎來。

「撤吧,黑齒常之名不虛傳,與之斗勇,已落下計。」

盡管此時欽陵身邊還有兩千余眾沒有投入戰場,戰場上的蕃軍再作整合後也還有數千之眾,但即便再繼續於此纏斗,所得不過慘勝。即便打贏了眼前這一仗,後續該要如何收拾青海局面也會讓他頭疼不已。

更何況,眼見黑齒常之仍在向此奮力沖殺,其余幾路唐軍也已經在戰場上略得呼應,再留下去,真是勝負堪憂。

隨著欽陵帥旗移動,戰場上蕃軍軍心頓時又衰落下來,這一次,便是真正的敗退了。

「燕國公,愚等、愚等實在慚愧……」

諸將引軍與黑齒常之匯合,看到老將浴血殺敵、渾身更如血澆一般慘烈,一個個不免羞慚難當。

「蠢、蠢物!此時不追,更待何時!老子貪圖你們幾句歉語?」

黑齒常之環顧眾人一眼,眉梢一挑,破口大罵道:「繼續追,殺散那些蕃卒!若能追到伏俟城下,雍王壯言成讖,老子親為你等執轡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