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就好-剡中行(1 / 2)

蒼穹龍騎 華表 1661 字 2021-01-20

. .

昨日的春雨僅僅在地面上留下了斑駁的水窪,若是低下頭去,可以看見倒映在這一片片仿佛碎鏡般里面的純凈藍天和點綴在上面的雲朵,遠離了大城市的喧囂,心頭已是一片寧靜。

新昌,歷史追溯可以考證到春秋戰國,擁有古老歷史的縣城,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卻不像今天這樣,放下手中一切的輕松愜意。

恰好老天爺給力,一夜春雨洗凈了人間凡塵,讓這座「八山半水分半田」縣城展現出以往不曾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美麗一面。

依舊是這山,依舊是這水,昔日繁華早已化作了與現今104國道相鄰的幽靜古道,伴溪而行的千年古驛道。

路旁溪水淙淙,古木參天,極目遠眺,峰巒疊嶂,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與草木馨香撲面而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李叔同的一首《送別》將這浙閩古道描寫的淋漓盡致。

隨著習習送來的微風,耳邊似乎傳來馱馬的響鼻和古人難以聽明的鄉音,恍惚間自己化身為一位踏路而行的游子,與古人結伴而行。

一路迷人的景色總是看不夠,感受著腳下鵝卵石帶來的酥麻感,讓人越走越輕快,不知不覺間,很快來到了古驛道上聞名的斑竹古村。

歲月已經磨滅了大部分古跡,卻依然可以隨處看到斑駁的黃泥土坯房,還有村人不變的質朴笑容,就像展開了一副歷史的畫卷。

村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章家祠堂雖然建立於晚清,抬頭可見的燕壘在向人述說著這座古詞堂的悠久歷史。

在後人的保護與不斷修繕下,依舊保存著原本的前廊戲台,台梁式正廳,穿斗式次間,七柱落地的建築結構,雕琢精細,獨具匠心。

八十華里的驛道,我們也只是領略了其中一處,就像紹興的「女兒紅」,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越久彌香,回味無窮。

搭乘大巴車,順著蜿蜒而上的山路,青雲直上的天姥山迎接了我們,由於時間緊湊,一行人未能如青蓮居士三入天姥山那樣,腳踏謝公屐,一步一個腳印踏上頂峰拔雲尖,卻依舊可以欣賞到聞名於天下的天姥山所獨有的蒼勁峻奇,林木繁盛的景致。

哪怕山間泉水亦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淡淡青藍色,仿佛與印度洋上,馬爾代夫群島那清徹碧藍的海水相仿。

觀景之余,卻意外發現,大巴車司機的技術極好,似乎對每一處彎道都了若指掌,大巴車身在宛轉崎嶇的山路上如行雲流水般游刃有余。

站在拔雲尖下的林場野營露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自胸中油然而生,李白詩中的「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更是將眼前所景描寫的淋漓盡致。

毫無任何污染的清新空氣與山頂微涼的山風令人精神一振,臨近正午的陽光下,稍稍冒出的一層薄汗,轉眼間被吹散,立刻變得越發舒爽起來。

環顧群山奇峰林立,耳邊仿佛喃喃淺吟低唱著天姥那清麗難言的歌聲,飄飄然,恍若羽化登仙。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行程中安排的午餐也是極具特色,在新昌另一大名勝之一,沃洲湖畔搭乘游船,經過鵝鼻峰,抵達真君殿,期間伸手入水,清涼溫潤,聽得導游介紹,沃洲湖的水質絲毫不遜色於千島湖,同為國家一類水質。

當地政府在保障地方經濟開發之余,還能保留這片不曾受到任何污染的湖光山色,已是難能可貴。

位於沃洲山之陽的真君殿明稱石真人廟,,大殿正中供奉的真君大帝是南宋抗金名將宗澤。

前檐有一對西坑石懸雕的蟠龍石柱上,龍身間隙懸雕著八仙過海,細膩逼真,是國內石雕藝術罕有的珍品。

數桌極具特色的小菜酌飲,雖然沒有熊掌燕窩,山野農家美味卻也讓人回味無窮。

與諸位名家寫手的杯來筷往間,聽著耳邊的地方名曲,中國戲曲最古老的聲腔之一,新昌調腔。

一曲《牡丹亭》,一曲《雙槍陸文龍》,一招一式,一詞一句,古拙深沉,無不精湛,哪怕不懂戲曲的人也會被其所吸引。

令人深深沉浸於當地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中,難以自拔。

興許是這片山這片水,吸引了一同前來的名家寫手,在等船前往下一行程的間暇童心大發,在沃洲湖邊拾得幾片石塊,壓低身子,勾手甩出,水花飛濺中,竟一個個打起了水漂,技藝似乎還不曾生疏。

更有那憊懶之輩,撿得大石,作精衛填海狀,湖水中的撲通聲大做。

難道想要築起一道石橋,通往湖心島「大月角」,在一年一度的桃花節中,循著繽紛爛漫的花雨尋找屬於他們的「蓉兒」,再唱一曲《卷珠簾》。

細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喚醒枝芽

聽微風耳畔響

嘆流水兮落花傷

誰在煙雲處琴聲長

循著淡淡的茶香,在長詔水庫茶場稍作休息,並品味著本地佳飲,大佛龍井。

香茗在手,嗅覺和味覺被茶葉的芬芳填塞地滿滿當當,似乎還蘊藏著一絲絲「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的禪意,洗滌身心,明心見性,無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