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就好-剡中行(2 / 2)

蒼穹龍騎 華表 1661 字 2021-01-20

也許這便是新昌當地,佛與茶的不解之緣。

清冽山泉水中,碧綠如翠的芽葉載沉載浮,就像有生命般的小精靈在起舞,輕啜一飲,口齒留香,與真正的獅峰龍井不相上下。

長詔問茶的參觀過程中,茶場並沒有太多高科技制茶設備,多的是半人工半機械化的加工流程,經過手工采摘、晾曬等十余道工藝,采用木柴為爐火翻炒殺青,最終成形。

一排新昌當地所獨有的「三眼灶」灶上,積著一層厚厚的淡綠茶粉,忍不住伸出手指輕輕一捻,竟有數毫米之厚,放到鼻下輕嗅,可以聞到久久不散的茶葉芳香,似乎是自然積淀下來的茶葉粉葉,觸感細膩無比,這是茶場傳統制茶工藝的最佳證明。

游覽行程中的景色讓人幾乎快忘記了時間,導游卻貼心地將我們帶到了湖邊的青雲山庄,品嘗本地名產之一,米海茶和各種小食。

香甜的糯米粒間還有切得極細的金桔片,與流水價送上來的茶點一起,立時讓游歷了一天的疲憊煙消雲茶,迎著夕陽,讓人慵懶地放松身心,享受這一寧靜的時刻。

無論是小憩,打牌,還是閑聊,抑或是學著文青范兒玩點小音樂,都能夠找到令人滿意的小圈子。

與新昌當地的書法名家互動中,竊喜著收獲一張揮毫大作「寫手華表」,讓人心滿意足,不虛此行。

日落西山,蒼茫群山與天空交際的火燒雲越發美麗而燦爛,隨著夜幕降臨,自助燒烤與自由演唱將活動氣氛推至**。

一邊是煙熏火燎,一邊是放聲高唱,很難想像,平日里面對電腦顯示屏,手指如雨打芭蕉般與鍵盤為伍的名家寫手們此刻一位比一位豪放。

各種戲碼上深,笑料頻頻,演繹著人生如戲。

次日行程,從新昌縣城內的中國茶市到達利絲綢集團,由寄情於山水,再重臨俗世紅塵,讓我們由外而內地細細品味著新昌本地的人文。

茶與絲,兩大傳統產業現如今已煥發出難以想像的巨大改變。

上規模的茶葉交易市場,歷史悠久的茶道文化,當地所獨有的佛茶之緣,使新昌的茶葉產業在國內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原本同樣依賴於傳統人工的絲綢產業在大工業機械的轟鳴聲中,發生了更大的變化,達利絲綢幾乎是新昌本地絲綢產業的標志,實地參觀後卻發現並不僅僅於此。

達利絲綢工業園也同樣是一座國內聞名的硅化木公園和蠶桑基地,擁有自己獨特的自然景觀文化,將人與自然完美結合在了一起。

享用完極具蠶桑特色的午餐,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車程,所有人抵達了此次行程的最後一站。

天台山,龍穿峽。

若說新昌天姥山與沃洲湖極適宜遠觀與眺望,那么龍穿峽便是游者可以親身融入其中的山水奇景。

遠遠傳來瀑布的轟鳴和濕潤的水氣,使人心曠神怡。

飛瀑下的水簾走廊內,伸手可觸的水幕,如綿綿細雨般的水霧轉眼間就能將人身子打濕,從一頭有驚無險地穿到另一頭,通體舒爽,算是來到這座自然景區後的一個小小驚喜。

沿著人工棧道台階一步步向上,途經一座座飛瀑,怪石卧波,細細欣賞它們的不同之處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任由自己的思維肆意遐想,

這里的奇峰流瀑最需要人主動去貼近,才能夠觀察到它們的鍾靈毓秀,吸引無數文人墨客來此並留下吟唱千古的名句。

「不經風雨,怎見彩虹」,在這里卻可以改作,「不經攀越,怎見彩虹」。

臨近山頂,迎著午後的陽光,在水汽升騰中間,一道虛幻而美麗的彩帶橫跨飛瀑腰間,仿佛擁有世間最美麗的顏色,讓人忍不住伸手去觸摸。

大部分瀑布的源頭,一汪碧綠到讓人陶醉的天池被雙曲拱壩緊緊鎖住,就地取材的粗粒花崗岩條石堆砌成這座巧奪天空的大壩,其壯觀程度甚至不輸於天然形成的飛瀑。

站在壩頂,任由山風為自己吹去疲勞與汗水,放聲長嘯,也許只有這片山與水才能理解自己的樂趣所在。

下山之路與上山卻截然不同,全長近一里的滑道,蜿蜒崎嶇,輕松卻極具樂趣地滑落至霞客坪。

臨走時分,隨手拾起一枚膨開的松塔,權當作此行的留念,也許看到它,會讓我想起這次寄情於山水的盡興之旅。

宜行

瓊台仙谷接天峰,

自拾得句聞禪香。

煙霞浩盪瑤池逢,

重陽閑迎憶新昌。

ps:不用懷疑,原創的,不是抄的。

.全部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