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為大明之崛起而讀書(2 / 2)

回到明朝做昏君 紂胄 3420 字 2021-01-21

事情進行到這一步,已經算是開了一個頭。下面的這一步就很關鍵了,主要是看張余和馮從吾能不能說服陛下。

如果他們能夠說服陛下,那么事情就會變得很簡單。所以這件事情很重要,韓爌這才叮囑張余。

「回去准備一下吧。日子到了,老夫會帶你進宮。」韓爌笑著說道。

「那學生告辭了。」張余連忙躬身說道。

等到張余走了之後,韓爌輕輕地端起桌子上的茶盞喝了一口,臉上的表情有一些深沉。

自己這一次也算是孤注一擲,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吧。

朝堂之上,算得上很安穩。雖然下邊鬧騰得很厲害,但是基本上沒有什么用。

整個朝堂之上沒有人敢開口,也就沒有人能鬧騰起來。有什么五品七品的小官鬧騰,他們也翻不起什么風浪。

所以朱由校的日子過得還算安穩,這讓他的心情很不錯。

遼東那邊現在已經安靜了下來,女真人的進犯,熊廷弼應對的也還好,基本上不用朱由校操什么心。

百工院那邊一切進展的也都還算順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家書院的考試終於要開始了。

對於這件事情,朱由校還是比較關切的。雖然對外說這是一個簡單的試點,但是對於朱由校來說卻是不一樣的。

因為在朱由校看來。這個皇家書院更多的是為自己培養官員的。

「皇爺,韓閣老到了。」陳洪來到朱由校的身邊恭敬的說道。

聽到陳洪的話,朱由校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一次的事情倒是有意思了,希望這個馮從吾和張余能帶給自己一點新鮮的東西。

他淡淡的笑著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是,皇爺。」陳洪答應了一聲,然後轉身向外面走出去帶人了。

時間不長,韓爌三人就在陳洪的引領下走了進來,就要對著朱由校行禮。

朱由校笑著說道:「行了,免禮吧。」

韓爌三人立馬恭敬地站在那里一動不動。

朱由校細細的打量著站在韓爌身邊的兩個人。那個老的應該就是馮從吾了,至於站在另外一側的年輕人應該是張余。

朱由校看到這兩個人,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很容易改變的,比如人心。

有的時候,人心是最堅固的,最不容易撼動的;但是有的時候,人心卻就是最容易動搖的。

馮從吾是東林黨的人,現在他也選擇改弦更張了。朱由校的心里面也說不上是什么滋味,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張余。

顯然在這一次的事情之中,這個年輕人揮了不小的作用。這個人是個有能耐的人,只是不知道他的能耐究竟是在什么方向。

「韓愛卿,人既然已經帶到了,你就先回去吧。」朱由校看著韓爌,溫和的微笑著說道。

「是,陛下。臣告退。」韓爌答應了一聲,躬身退了出去。

不過在他走的時候,深深地看了一眼張余。這一眼之中蘊含著警告,同時也蘊含著希望。

等到韓爌走了之後,朱由校笑著說道:「韓愛卿向朕舉薦了你們兩個人,那今天朕就來聽一聽。」

說著,朱由校轉頭看向陳洪,說道:「給馮愛卿搬一個椅子。」

這個待遇就很高了,讓馮從吾都是一愣,連忙說道:「臣謝陛下。」

至於站在馮從吾身邊的張余,自然就沒有這個待遇了,只能是站在馮從吾的身後。

等到馮從吾坐下之後,朱由校這才說道:「馮愛卿,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朕。朕找了很多書,問了很多人,可是依然沒有人能夠為朕解答。今天朕也問問馮愛卿,你說讀聖賢書所謂何事?」

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但回答確是非常的難。

因為自從文天祥之後,這個問題似乎有了標准的答案。

因為文天祥曾經說過,「孔曰成仁,孟曰起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因為文天祥太有名了,所有文人都將他視作榜樣,視為是作為臣子應該追求的榜樣,所以這句話也就名聲大起。

在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所有人下意識的想到就是文天祥的事,就直接回答了。

可是現在皇帝這么問,很明顯就不是讓你這么說。

畢竟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果是文天祥的答案,那么陛下不可能不知道。陛下既然說困擾了他很久,那么必然這個問題就不是這么簡單能夠回答上的。

至於大學之中所說的「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肯定也不是陛下想要的答案。

因為這個答案實在是太簡單了,書里面就寫了,拿過來看就行了,也是人人都會說的。

所以陛下想問的根本就不是這個,而是另外的答案。

這一下就難住了馮從吾,他本身就不善於機變,一時之間居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朱由校看了一眼馮從吾,臉上也沒有什么表情。

顯然馮從吾不能回答他這個問題,這就讓朱由校有一些失望。

雖然你們轉變的很快,但是如果連這個問題都沒有悟清楚的話,那你們要做什么呢?

抬頭看了一眼張余,朱由校現他似乎有所異動,於是便問他:「你有什么想法?」

張余見朱由校看著自己,還問到了自己,心中就是一動。

事實上,這是他剛剛沒有想到的。雖然他很想說,但是陛下沒問,他真的不敢說。

在來這里之前,韓爌就囑咐過他,千萬不要亂說話。可是沒想到陛下居然問了。

看著朱由校面無表情的臉和十分深邃的目光,張余的心里面就是一動,隨後他躬身說道:「學生以為,讀聖賢書是為忠君報國。」

聽到這句話之後,一邊的馮從吾臉色就是一動。

在馮從吾看來,這個答案實在是過於庸俗了,另外也和文人的理想不符。最關鍵的是,有些太過於獻媚陛下了。

不過想到張余的為人,馮從吾也就不吃驚了,他就是這么樣一個人。

朱由校聽了張余的話,輕輕的笑了。這個張余還真的是沒有什么下限。

不過對於張余的這個說法,朱由校不置可否。因為他的這個回答根本什么意義都沒有。

在現在的讀書人看來,他們讀書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至少嘴上是這么說的。

說的光明正大一點,讀書是為了明理,而不是什么為了皇帝效忠。他們做臣子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致君堯舜上。

說白了就是要讓皇帝像堯舜一樣聖明。

這個致君堯舜上就很有意思了,是讓的意思,這里面強調的是他們本身。

誰讓皇帝像堯舜一樣聖明?

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而不是一昧去聽皇帝的話。如果一昧去聽皇帝的話,那反而成了奸臣,變成了和他們抨擊的錦衣衛和東林黨一類的人。

所以即便有人提出這個提法,在這個時代也沒有辦法推行下去,反而會受到輿論的抨擊,被更多的人認為是一種獻媚皇帝的表現。

看起來是在奉承自己,但是朱由校卻覺得沒有奉承到地方,可能就是這個時代的局限性了。

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太監和錦衣衛,朱由校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

於是他看了一眼馮從吾和張余,笑著說道:「朕倒是有一個想法,朕覺得儒家講究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修身和齊家就不說了,主要是說的讀書人和自己。」

「朕也知道,前面還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可是朕想談的卻不是這個。朕想說的是後面的,文人為何讀書?武將為何練武?」

「剛才張余你說是為了忠君報國,朕覺得欠了一些氣度,顯得小氣了一些。朕反而覺得文人讀書、武將練武、農人耕織、商人經營,為的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大明的繁榮昌盛,為的大明能夠崛起於當世,能夠震懾寰宇。」

「所以朕以為,讀書人當為大明之崛起而讀書,在知道了為什么讀書之後,才會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你們覺得呢?」

說著,朱由校轉頭看向張余兩人,臉上帶著笑容。

雖然朱由校的語氣很輕,但是話語之中卻帶著濃濃的不可置疑。

張余瞬間就明悟了,陛下這是在讓他們接受這個思想,回頭將這個思想作為他們學派宣傳的主基調。別說什么其他的了,這個就是第一要點,一定要排在第一位。

比起忠君報國的口號,為了大明之崛起而讀書的確是更大氣磅礴,

最為關鍵的一點,這個提法更容易被讀書人所接受。

因為大明包含的太多了。君包含的只是一個人,而大明還包含著更多更多的東西。

說為了大明之崛起而讀書,要比說為了忠君報國而讀書顯得更加的高大上。

這就是陛下希望讀書人做到的事情,也是希望自己這些人能夠教給讀書人的。</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