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兵出子午(2 / 2)

漢魏文魁 赤軍 1656 字 2021-02-23

所以他才提出來,「誠恐此勢懸危也」,建議曹操趕緊任命新的關中都督,別讓蜀人鑽了空子。但是夏侯充對此不以為然,他說太尉您不清楚關中地區的地理狀況,子午道非常難走,更在西面的儻駱、褒斜各道之上,蜀軍奇兵突出,想打亂咱們的戰役部署是可能的,但不大可能走子午道。所以我爹才把名將張郃、徐晃等往西派,而讓路招守著子午道口路招確實能力不足,但應對敵方不可能大舉突進的方向,問題並不很大。

群臣也大多贊同夏侯充所言,認為是勛想得太多了,只有賈文和沉吟不語。曹操就問了:「文和以為若何」你在關中多年,對於地理情況應該比是勛要更熟悉吧,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賈詡回稟道:「孫子雲: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若以為彼當出褒斜,其實未必出褒斜也;若以為彼不當出子午,其實未必不出子午也。」

你每個方面全都想到了,都堵住了,那敵人還打個什么勁啊,直接投降好啦。既然他們不肯投降,還想負隅頑抗甚至死中求活,那就說不准會出陰招、損招啊,不可能全都被你猜到。想當年董卓亂政,天下大亂,關中戶口離散,很多人經子午等道逃往漢中,對於道路是否可行,對方應該比咱們更清楚才是。

最後總結:「臣以為柱國布設無誤也,然太尉所慮亦非無由……」雙方他都不得罪「吾今以三倍之卒、十倍之力以向漢、蜀,但無差謬,破之必矣。」咱們現在實力擺在這兒,不需要搞什么花樣,只要自己不犯錯,那劉備就死定了。

言下之意,還是比較偏向是勛的:這時候哪怕發現再小的漏洞,也以趕緊補上為好,免得一招棋錯,滿盤皆輸。

曹操就此下了決斷:「朕適與子孝語,當使去疾代守長安。」旁邊兒曹德聽見當場就慌了:「臣未涉戎事,安敢為將請陛下收回成命。」曹操一瞥眼,哦,你在啊,我都沒瞧見……當下安慰曹德:「去疾此去,但依計而行,統協諸將可也,不必干涉軍事,朕當遣能用兵者為卿參謀。」環視群臣,說你們商量一下,派誰去輔佐曹德,坐鎮關中為好。

群臣商議了大半天,最終確定下三個人選,作為曹德的參謀,相攜西行。第一個是曹真,第二個是夏侯淵之侄夏侯尚,都為諸曹夏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也都打過仗曹真跟隨是勛征過遼東,夏侯尚久鎮北地,多次與鮮卑、烏丸交鋒。本來是勛還想推薦諸葛亮來著,然而孔明實掌兵部,須臾不可離也,所以他最後又推薦了呂蒙呂子明。

呂蒙本為孫權麾下驍將,孫氏臣服後,是勛特意把此人召入中書聽用。當時荀攸就很奇怪,說這就一純粹的武夫啊,你若然覺得他可用,也當置於軍中,為何召來當文吏呢當時是勛的回答是:「前南下,聞呂子明忠勇可用,然終為孫氏吏,不可使其遽統兵也,乃先置之中書,容吾觀察。」

呂子明確實就一糙漢,但那是天賦樹暫時點歪了,其實內在秉賦可當方面之重。是勛特意把他召至自己麾下,後來又調去兵部,交給諸葛亮調教,要他多讀史書和兵書,盡快充實自己。呂蒙本來並無降曹之意,只因形勢所迫,不得不為耳他是汝南庶族,真要是回老家去那估計就一輩子的小地主啊,毫無進身之階,而且你們孫氏故吏要是都梗著脖子不合作,故主孫權還有好果子吃嗎所以你讓我管事兒,我就敷衍,讓我讀書,那就讀好了吧。

結果埋頭讀了幾年書,不但能力暴漲,竟然連性子都開始改變了。原來這人純一武夫,性情桀驁,屬於三句話不合就能揮拳頭的火爆脾氣,逐漸的竟然變得謙虛、溫和起來,進退有禮,真跟個文吏沒啥區別。是勛偶爾詢問諸葛亮,說呂子明如今怎樣諸葛亮回答道:「自讀書後,克己盡禮,有國士之風也。」是勛又問,此人可以為將嗎諸葛亮回答說:「能勇冠三軍者,乃可為將,能忍人所不能忍者,可為帥也。」如今他足夠托付方面重任啦。

於是是勛就命諸葛亮把呂蒙推薦給夏侯惇、曹仁等宿將,琢磨著若然那幾位都覺得呂蒙可用,便可使其恢復軍職。結果懇談幾次後,呂子明不但得到了那二位的器重,甚至還跟曹洪搭上了線,曹子廉對他都是贊不絕口。所以這回夏侯惇才建議曹操把呂蒙派給曹德當參謀,等到是勛再提此議,既有曹洪幫腔,也就順利通過。

當天晚上,呂蒙在諸葛亮的提點下,親自跑來拜見是勛,說:「蒙有今日,皆太尉使教讀書明理故也,若得沙場建功,皆太尉之德矣……」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