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銀子可是個好東西!(還債6/300)(2 / 2)

被阿魯台派過來跟著當向導順便管著三千扈從軍的脫火台找到朱高煦,斟酌道:「現在看跡象,麥鐸所部是一路向西,但是他們的目的在何處,卻是沒辦法判斷出來。」

朱高煦拿著脫火台劃出來的地圖,又將麥鐸部的走向在地圖上面比劃了半天,朱高煦才皺著眉頭道:「他們是往居延海去的?」

脫火台點了點頭道:「看現在這個樣子,應該是。過了居延海,再過了金山,他們就能直接達亦力把里,然後就可以直接進入西域,到時候我們就真的沒辦法再追擊了。」

他娘的!

心中暗罵一聲之後,朱高煦干脆急急忙忙寫了一封書信,吩咐親兵往送去邊市城之後才翻身上馬,對脫火台道:「你在前面引路,這次無論如何都得追上麥鐸,否則就真的麻煩了。」

見朱高煦說的嚴重,脫火台也面色一整,翻身上馬之後向著朱高煦拱了拱手,便直接順著麥鐸部留下的痕跡追去。

朱高煦不知道,為什么一個叛逃的死太監能知道土魯番使臣歸國的路線,更不知道這里面到底牽扯到了什么,但是朱高煦心里很清楚,如果真讓這個死太監帶人把土魯番使者給殺了,那樂子可就大了。

大明不擔心土魯番會怎么樣,但是丟不起這個人!

同樣得到消息的楊少峰也有些懵逼。

楊少峰根本就不知道土魯番使臣歸國的事情,也就更不可能知道他們的路線,但是一個叛逃麥鐸部的死太監卻能知道?

紀綱陰沉著臉道:「很明顯,還有一條咱們不知道的線在連著那個叛賊。呵,這倒是有意思的緊了。」

感覺自己被人挑釁了,紀綱的手指都捏的有些白敢在錦衣衛的眼皮子底下搞這些事情,擺明了就是沒將錦衣衛放在眼里,或者換句話說,這根本就是沒將大明放在眼里!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紀綱便向著楊少峰拱手道:「現在這事兒已經牽扯到這么多,我也沒辦法再留在邊市城了,紀某這就回京,好好查一查都有哪些人參與其中!」

楊少峰無奈的嘆了一聲道:「還用想?既然這個死太監能從大同那邊溜到草原上,大同那邊的邊哨衛所就需要查一查。涉及到使者歸國的時間和路線,禮部和鴻臚寺也需要查一查。

依我看來,對方根本就沒有什么掩飾的意思,反而是賭你不敢再繼續查下去從邊這到禮部和鴻臚寺,真要是一路查下去,還不知道要牽扯出多少人多少事兒。」

紀綱卻嘿嘿冷笑一聲道:「是否繼續查下去,我紀綱說了不算,你狀元公說了也不算,陛下說了才算,只要陛下不吩咐我收手,那錦衣衛肯定就會順著這條線查下去,不管牽扯到誰。

別忘了,上次臨清的貪腐案,最後牽連的人數可不是十個八個,而是足足兩萬多人,最後不也是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面對著自信滿滿的紀綱,楊少峰也不再勸,反而又准備了一些好酒讓紀綱帶上。

楊少峰也很想知道,雖然說自己得罪了挺多人,但是到底是什么人有這么大的本事,能夠將人送到草原上,還能不停的往草原上傳遞消息。

只不過,這件事情現在已經被紀綱給接手了,楊少峰也就沒辦法再插手下去,只能將心思都放到邊市城上面。

如今已經是永樂十四年二月,離自己穿越到大明也整整一年的時間,待了差不多半年的邊市城跟自己的孩子一樣,也在一點點的長大。

是時候把永樂十三年的秋稅徹底盤算一下,然後再跟齊慕堂和梁經綸一起預估一下永樂十四年的春稅了。

按照楊少峰的預估,邊市城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光是通過牛羊、鹽鐵、茶葉、酒水等等貿易所帶來的商稅,就已經達到了十萬余兩。

要知道,整個永樂十二的的商稅,可能也就不到兩千萬兩的樣子,這還是整個大明所有的商稅都加到一起,而一個小小的邊市城在僅有的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達到了十多萬兩的規模。

如果是永樂十四年一整年呢?等邊市城擴建完畢之後,交易的規模再擴大一些呢?

白花花的銀子啊,這玩意可是個好東西!</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