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楊某人一言既出(2 / 2)

楊少峰指了指依舊在忙碌的工地,笑道:「有什么一樣?在大明,任何兩個相鄰的城池只需要一天甚至不到一天的路程,但是這里呢?

因為路程太遠的原因,這里甚至可以說是與世隔絕,大量的寶鈔想要運進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得住。

尤其是提舉司衙門還規定了所有的稅收都只能以寶鈔的形式來完稅,這就注定了那些商家的手里就算有寶鈔,也不敢大量的往外兌換,最起碼也要保證自己手里剩下的那部分足夠用於繳納當月的稅額。

還有,除去香水和鏡子這些,就連最基本的燃料都需要寶鈔來購買時,你覺得他們還敢拿寶鈔不當回事兒么?

別忘了,香水和鏡子是獨家的,燃料是我壟斷的,我說我收寶鈔,他們就不敢拿銀子,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一點兒都不稀奇。」

朱瞻基遲疑著道:「如果,如果他們從外面運進來大量的寶鈔呢?」

楊少峰陰惻惻的笑道:「等他們能通過萬全右衛再說吧!我之前就已經跟萬全都司和萬全右衛,還有所有通往邊市城的關卡都打過招呼,每個人攜帶的寶鈔不允許過十貫,這就注定了他們沒辦法弄大量的寶鈔過來,除非他們連命都不在乎了。」

朱瞻基依舊搖了搖頭道:「不對。就算是這樣兒,估計這些人也有辦法避開。」

想了想,朱瞻基便接著道:「你看啊,我在京城用一兩銀子換十兩寶鈔,然後再到你這里來買兩瓶香水弄回大明去賣,里外里可以賺九兩,是吧?你總不能禁止有人帶香水入關吧?」

楊少峰呵了一聲道:「你當其他人都是傻子?你能想到,其他人就想不到?

可是你得想想,當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消息後,就算是礙於各種原因不能自己來邊市城,難道他們就不會提高寶鈔和銀子的兌換價格?

當然,這些人里面可能會有人打個時間差和地域差,比如仗著信息傳遞不便,會有人拿著銀子去一些偏遠的地方兌換寶鈔,從中以獲利,這個我確實沒辦法阻止,也沒辦法解決。

但是有一點就是,那些偏遠地方在信息傳遞不便的同時,也注定了那些百姓手里的寶鈔不會多,甚至於剛好夠他們用來換鹽吃的,所以想要從百姓手里兌換大量的寶鈔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而且你還忘了一件事兒,那就是他們換了寶鈔再來邊市城,路上是需要時間和吃飯的,大明等於又多了一笑稅,如果再把這些隱形的成本都算進去,這些人很可能就是一場徒勞。

換句話說,拿銀子換寶鈔的人越多,寶鈔的價值也就越高,最終達到和銀子持平,甚至於出銀子。而這,才是信用貨幣的本質,才是大明寶鈔原本應該有的作用。」

朱瞻基琢磨了半晌之後才道:「所以,那些韃靼人和瓦剌人會要求用寶鈔來進行一部分的結算?」

楊少峰點了點頭道:「不錯。哪怕他們知道寶鈔在別的地方沒有用,但是這個重要嗎?只要在邊市城能用一比一甚至更多的比例來使用,他們就知足了。

因為別的地方買不到他們需要的東西,比如鐵鍋,比如鹽茶,比如煤泥,所以他們不會在乎寶鈔在長城以內的價值到底有多低,他們只在乎寶鈔在邊市城的價值有多高。」

朱瞻基依舊有些懵:「那他們就不擔心,有一天會突然涌入大量的寶鈔,導致寶鈔再一次失去價值?」

楊少峰呵的一聲道:「還是剛才那句話,怎么有可能會突然大量涌入?別忘了,寶鈔司在三年內不會行新鈔,或者只會行一些新鈔用於兌換舊鈔,不會大量加印,後面就算加印,也會根據國庫的實際情況來。

這么一來,市面上的寶鈔持有量實際上在慢慢減少,而邊市城的存在則是加快了寶鈔減少的度。

而且,只要我在邊市城一天,他們就一天不會擔心,這就是我楊某人在邊市城這大半年用真誠積累下來的信用。

因為我在提舉司的庫房里堆了大量的銀子,還是讓那些韃靼人和瓦剌人親眼看著人堆進去的,現在每天都還在往里面堆。

我告訴他們,如果有一天寶鈔不值錢了,我歡迎他們來提舉司把這些銀子拿走。」

朱瞻基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真有寶鈔忽然又不值錢的那么一天呢?你會讓他們把銀子拿走?」

楊少峰斜了朱瞻基一眼,冷笑道:「如果咱們這么努力還不能保證寶鈔的價值,那咱們豈不是白折騰了?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真的有那么一天,我當然是同意的,畢竟我楊某人一言既出,就什么馬都難追,自然不可能反悔。

但是你朱二九會同意?英國公和成國公他們會同意?夏原吉那個老摳會同意?陛下他老人家會同意?

你們不同意,跟我楊某人有什么關系?」</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