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睿智的叛軍(2 / 2)

讓唐賽兒隱隱感覺不安的是,為什么會有騎兵?為什么之前沒有一丁點兒關於這些騎兵的消息?

而更加要命的,則是青龍山實在是太小了。

當初兩千多叛軍聚集在青龍山的時候倒還不覺得什么,現在劉俊和賓鴻手下的叛軍一過來,足足五千多接近六千人擠在青龍山上,那感覺可就要了命了,不管是吃的還是喝的,甚至連如廁都成了大問題……

董彥杲瞧了瞧一臉陰沉的唐賽兒,又瞧了瞧垂頭喪氣的劉俊和賓鴻,忍不住開口說道:「佛母,咱們接下來該怎么辦?兄弟們傷亡太重了,在死守青龍山,估計……」

「還估計什么?」

性子火爆的劉俊直接拍了桌子:「還死守青龍山?老子一萬多人,死得剩下兩千不到,老賓一萬多人,死的也就剩下兩千,再加上你這邊兒剩下的,滿打滿算都不到六千了,還守個屁!」

賓鴻的臉色同樣不好看:「這伙兒官兵到底是哪兒來的?為什么連宣戰和勸降都沒有,直接就沖出來按著我們打?」

董彥杲直接把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這伙兒官兵是京城來的京營班軍,我原以為他們只有五千人,應該不足為慮,沒曾想……」

「入恁娘!」劉俊指著董彥杲罵道:「還你以為?那什么時候輪到我以為?」

賓鴻也盯著董彥杲道:「你給我們寫信的時候,可沒說這是京營的班軍!你要早說,咱們至於死傷這么多的好兄弟?

還五千班軍?那那些騎兵又是他娘的哪兒來的?你知道不知道騎兵到底意味著什么?而且還他娘的是蒙古騎兵!咱們靠什么跟蒙古騎兵打?靠腦袋硬頂他們的狼牙棒?還是用脖子硬抗他們的馬刀?」

「夠了!」

唐賽兒猛的一拍桌子,怒道:「都別吵了。這次的事情,過錯並不在董彥杲一個人身上,本座身上也有錯,是本座太過於小瞧了那些官兵。

還有,咱們現在的問題不是討論究竟誰對誰錯,而是要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接下來應該怎么辦,是死守青龍山,還是趁著夜色突圍出去?」

劉俊哼了一聲道:「還守什么?兩萬兵馬沒打過人家五千班軍,那三千騎兵都沒怎么出手,咱們就被人殺的丟盔卸甲,現在咱們還剩下六千人,等人家攻山的時候,咱們不就只有等死一條路了?」

董彥杲道:「咱們趁著夜色突圍出去?那依劉護法之見,咱們該往哪里走?」

「夾谷山!」劉俊道:「夾谷山那邊有青石關,咱們直接奔那兒去。如果這伙兒官兵不追了,咱們就尋機再起,如果他們還追著不放,咱們就帶了這一路上的好兄弟們,往泰安府去,那邊山多,尤其是泰山,可藏十萬兵,不怕官兵能找到咱們!」

賓鴻卻搖了搖頭,說道:「不行。住青石關去是沒錯,但是往泰安府去卻是不行的,那邊是濟南府的地盤,山東布政使司的治地,一旦咱們過去了,整個山東的衛所都會跟瘋了一樣咬著咱們不放。」

劉俊道:「那你說咱們該往哪兒去?」

賓鴻道:「如果到了青石關他們還不依不饒的,那咱們就轉道南下,直奔蒙陰,那里處於青州府、濟南府、兗州府的交界之地,大不了就越過青州府,直奔兗州府,那邊有蒙山、陪尾山、防山、尼山、峰山、連青山,山多地廣,怎么著也比留在青州府要強的多。

最重要的是,青州府這邊除了地方的衛所和那些京營的士卒之外,還有備倭衛,一旦青州府瘋,那咱們要面臨的就不僅僅是這五千京營的事兒了,還有地方衛所和備倭衛,到時候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了。

但是兗州就不一樣了,那邊沒有備倭衛,而且京營也不能隨便跑到兗州府吧?咱們可以隨便去,可是他們想要去兗州,總得經過朝廷和兗州府才行吧?」

劉俊眨了眨眼:「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那咱們還去青石關干什么?直接奔著兗州府去得了唄?」

賓鴻頓時被劉俊給氣笑了:「說的容易!咱們的根基在青州府,在蒲台,在益都,在安丘,在即墨,離著兗州府有多少,你不知道?真要是跑去了兗州,就意味著咱們得舍下青州這邊的一切,到那邊重新開始,那會有多少困難,難道你不清楚?」

劉俊搖了搖頭,說道:「不清楚,我只知道留在這里等死肯定不行。沒了命,再大的根基也沒有用。」

唐賽兒同樣點了點頭:「劉護法說的不錯。現在蒲台那邊的出了問題,已經沒有咱們的信徒了,咱們留在蒲台,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倒不如今晚就走。」

賓鴻張了張嘴,正想開口說話,門外卻有人高聲叫道:「報!」</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