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交趾恩怨,大驚沒喜(2 / 2)

當然,黎季犛心里清楚自己的人品有多差,也知道這種屁話沒辦法取得朱老四的信任,所以還特意指天劃地的誓:「敢有二心,所或攜貳,明神殛之!」

得到了安南的回復之後,朱老四合計著黎季犛的態度也算誠懇,又尋思著能和平解決安南的這些破事兒對於大明和周邊的藩屬國來說都是好事兒,所以在永樂四年正月,朱老四遣廣西左副將軍都督僉事黃中、右副將軍都督僉事呂毅等,統兵五千護送陳天平回國,並且給了黎季犛一顆糖果:許其「上公」之位,封以大郡,傳之子孫,永世無窮。

考慮到黎季犛的信用額度嚴重不足,陳天平回安南前,朱老四還帝特意叮囑廣西總兵征南將軍都督同知韓觀及黃中、呂毅等:「待天平至,送之還國,尤宜審度事機,以為進退,不可輕忽。」

黃中等率軍進入安南,感覺氣氛相當友好:沿途老百姓簞食壺漿,聽說陳氏有後回國繼位,個個都是喜笑顏開,黎季犛的安排也挺周到,明軍所到之處都有官員迎候,酒肉犒勞。

然後黎季犛這個倒霉孩子就真的作了個大死。

這貨安排了十萬伏兵伏擊了護送陳天平回國的大明軍隊,不僅把大明的軍隊給繳了械,還當著大明使臣和軍隊的面把陳天平給喀擦了!

現自己被涮了,又正好打算找只雞宰了給周圍的藩屬國們看看,朱老四直接就任命朱能為征夷將軍,沐晟和張輔為左右副將軍,從廣西和雲南兵分兩路分頭帶著三十萬馬仔南下平亂。

三個月不到,明軍就攻至安南原北部地區,但主帥朱能因為積勞成疾,病故於軍中。消息一傳,黎季犛精神煥,企圖依托諒山地形來打擊明軍。

為了在諒山跟明軍打一場大決戰,從而向大明展示自己的肌肉,黎季犛父子還在這里修築七座堡壘,囤積可用五年的軍糧,據說,水6兵力加上後勤民夫,達到二百萬人,還有一件神秘武器:象騎兵。

不過,大象這種生物比較聰明,聰明到知道貪生怕死。

在黎季犛父子精心打造的「九百里防線」被接任朱能的張輔給廢掉,以至於不得不使出最後的殺手鐧象騎兵的時候,這些大象竟然被火炮嚇得調頭沖往了安南軍的軍陣。

猴子玩大象沒玩明白,黎季犛父子敗逃後被押送京城斬,朱老四「收復漢唐故土」的情節也犯了!

廢安南,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余縣!

然後交趾就進入了時降時叛的狀態,四征交趾的張輔也成功在安南猴子心中留下了生吃人心的大魔王形象。

永樂十四年,當時朱老四心心念念的就是想砸了阿魯台的場子,張輔因此被召還。

而沒有張輔在交趾鎮場子,永樂十六年,嫌棄大明給的封賞太少官太小,自稱「平定王」的黎利就在藍山鄉起義造反了……

當時忙成死狗的朱老四就本著邊平叛邊練兵的心思把豐城侯李彬給派過去了,而李彬赴任時又恰好趕上大明需要勞工的時候——如果不出意外,光是抓勞工都能把猴子給抓絕種。

可是誰也沒想到的是,前邊張輔能把猴子們按在地上摩擦,接任的李彬也能按著猴子瘋狂抓勞工,偏偏李彬病逝之後接任的成山侯王通就掉鏈子了。

王通沒有再依著李彬的路線去抓勞工,也沒有按照張輔的套路大殺特殺,反而滿腦子盡是以德服人想法,以至於黎利的動靜越鬧越大,甚至跟安南猴子開始約法三章:

「民苦於虐政久矣,凡所至州縣,秋毫無犯,非偽官之牛谷,雖甚飢困,不得濫取。」

當然,這種屁話聽聽就好。

非偽官之牛谷不得濫取,指的是安南猴子們所擁有的耕牛和糧食如果不是大明官府給的,那黎利的大軍就算餓死,也絕不會隨便去搶。

可是隨便用腦子想一想,原本安南猴子能有多少牛谷?

糧食這個東西沒法判斷是不是大明官府給的,可是整個安南的大部分耕牛都是從邊市城運送過去的!

……

這世上沒有幾個父親是不疼愛自家兒子的,朱老四也沒能例外。

盡管嘴上說著是把朱高熾配到交趾去鍛煉,可是為了保證朱高熾這個肥仔的安全,除了太子幼軍和交趾的一應軍政大權之外,朱老四還特意讓安遠侯柳升率十萬大軍陪著朱高熾一起南下交趾。

至於朱瞻基原本設想中的乘坐寶船南下,則是被朱老四和夏原吉聯手給否了——整個西洋艦隊現在都忙的要死,哪兒還有多余的寶船!

只不過,好不容易走6路到達交趾,成山侯王通就給了朱高熾一個大大的驚喜。

或者說,只有驚,而沒有喜。

「是誰允許你和黎賊議和的?」</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