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人的名 樹的影(2 / 2)

如果能知道他是花了一千美元,才讓硅谷的一位日裔工程師,同意以親屬的身份帶他進去,就知道他對馮一平這家即將開業的餐廳,並不如他嘴上說的那么不屑一顧。

「那么,拜托了,」鳥山說道。

…………

馮一平是真不知道,自己不過是臨時起意,恰好黃靜萍也相當喜歡的一個主意,會讓這么多人這么的如臨大敵。

這就是他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不曾在意過的人的名,樹的影。

以他現在的實力和影響力,現在的他,做什么事,進入哪一行,那必然會對那一行造成不小的影響。

開這家中餐廳,他有傳播我們文化的用意嗎?

剛開始的時候,是真沒有,或者說,剛開始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這一點還真不是重點,重點是給黃靜萍找樁事做。

也因為是為黃靜萍找事做,所以在投資規模上,他是完全沒有設限,最後因為一些原因,這個餐廳的規模越來越大,所涉及到的因素也就越來越多。

再加上,美食,本來就是文化的載體,比如美國的漢堡,意大利的披薩,rb的壽司,韓國的泡菜……。

所以不可避免的,這家餐廳,還真的成為了一個宣傳我們傳統文化的載體。

或者說,我們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是他的這家餐廳的一大吸引顧客的特色。

當美食有了合適的文化的加持,那效果必然倍增。

那些日料的老板們的擔憂,並不是多余的,馮一平的中餐廳如果一炮而紅,絕對會改變很多美國人對中餐的印象,從而影響到他們的生意。

因此在居酒屋的聚會正在進行,一大屋子的人都愁眉苦臉的時候,大灣區的中餐廳老板們,卻好像看到春天來了。

在唐人街的中華樓,此時也有一場聚會在進行,和其它的事一樣,哪怕是這樣和大家的利益切身相關的事,來參加這個聚會的人也不多。

就是這不多的人里,也不乏因為平日里的競爭關系,所以一見面就冷言冷語,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傾向的人。

要不是中華樓的老板,為人四海的老潘在場壓住了場子,這場聚會還真有可能多幾個掛彩的人來,大家平素里,可都是玩刀子的出身。

對於同行們的這些紛爭,現在的老潘也是懶得理會,美國這邊這么高的消費能力,大家何必總是和自己人過不去呢?

「我說兩句啊,馮先生的中餐廳要開業了,這對各位同仁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

說起來,對馮一平,老潘也算得上是熟識,之前馮一平沒少光顧他們家,也托他們做了一些地道的國內風味的美食來。

雖然馮一平也堅持讓他們稱呼自己的名字,但是老潘卻一以貫之的以「先生」來稱呼他。

老潘雖然只是一個廚子,但他完全明白,一個中國人,在硅谷這樣的地帶,做到出人頭地,讓那么多美國大佬們都交口稱贊,有多不容易。

所以他對壓根就沒有什么架子的馮一平,一直非常佩服,這個佩服,就體現在他對馮一平的稱呼上。

「好在何處,喜從何來?」一向精明,但有些精明得過了頭,瘦瘦的,帶著副金絲眼鏡的茶餐廳老板林阿福說道。

「我只看到,我們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真是搞不懂這些有錢人,好好的玩他的高科技不好嗎,怎么還想著進入我們這個行當,」

很多人都和老林一樣,聽說多了一個同行時,第一反應,就是多了一個搶生意的冤家。

「我看啊各位,灣區的各家的生意,以後怕是得少下一大截來,馮老板的那家餐廳,可是一次能接待5oo人,」老林舉起一只手掌晃了一下。

「這事不是這么看,」老潘搖搖頭。

「就是啊阿福,人馮老板看上的那些人,可是不會來光顧我們的餐廳的,」還是有不少人把這個問題看得明白。

以馮一平的檔次,他怎么會和大家搶那些主要以點外賣為主的客戶?

「正經是他的餐廳,把我們中餐的檔次提高了,我們就准備跟在後面搭順風車吧,」

以馮一平那家餐廳的檔次,大家私下里有個預計,舉例來說,他那兒一個包子,怕就得5美元,這樣一來,我們的包子也賣個一兩美元一個,也說得過去吧。

「你們啊,都想得太樂觀,我們這一行,雖然看似簡單,但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玩得轉的,還指望著搭車,我看,以後別淪為笑話就好,」

「林老板,這話就過了啊,以馮先生的本事,他做一家餐廳,還不是手到擒來?」老潘說,「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位馮先生,在國內也有一家連鎖面館,分店遍布全國,生意好得很,說起來,也算是我們的同道中人,」

「你再看看他事先做的那些准備,就說傳聞中他定下來的那些師傅,哪一個在圈內不是大名鼎鼎?有他們坐鎮,他這生意怎么會差?」

「就是,馮老板這樣的人,就是想玩票,也不會選擇我們這個行當,他這是實心想做事的,」

不得不說,因為馮一平盛名在外,在這里,他也有不少素未謀面的擁躉。

「老潘你就直說吧,你今天讓我們過來,為的究竟是什么?」林阿福問道。

「我是想說,馮先生做了這樣的事,我們總得表示表示,」老潘說。

「表示表示?這么說,老潘你收到了那位馮老板的請柬咯?」

「這個,還真沒有,馮先生應該有他的安排,但我決定了,明天一定去登門道賀,」

「一起一起,」好些位馬上同時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