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為難的對手(2 / 2)

「後續的情況,我們會及時向大家通報,」他向主座和大家分別點了點頭,就此坐下。

大家都在等著話事人說話,但話事人暫時卻保持沉默。

雖然暫時並沒有來自酒店內部的直接證據,但事實已經非常清楚,那就是,馮一平盯上了奇夢達。

這是一件連他也不能保持平靜的事。

回想起來,1974年的12月,他決意動用個人的資金,收購了剛投產三個月,便面臨破產的韓國第一家晶圓廠,是改變他個人和三星的最重要的一個決定。

三十多年過去,依托著半導體的三星電子,已經成為三星集團中,最重要的一個業務部門,而半導體,也是他認定的未來要繼續發力的方向。

在這個領域,中國市場的需求,又非常關鍵。

中國去年進口芯片超過300億美元,隨著智能手機的爆發,這一比例還將告訴增長。

如果馮一平介入

按照馮一平的行事風格,那麻煩可真不會小。

見大佬不說話,大家也不說話,手機部門的負責人崔志成率先開口,在三星,他是和馮一平接觸最多的一位,「馮一平對奇夢達,一定會有非常大的興趣,從他的布局來看,除了圍繞著安卓,建造一個生態鏈,他顯然希望圍繞著智能手機和智能移動設備,也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或者至少,能把握住其中的關鍵環節,從他們在手機面板方面的優勢,以及他購入arm,都能說明這一點,」

他看到,大老板對自己點了點頭,這讓他很高興,大老板顯然認同自己的看法。

李大當家確實認同崔志成的看法,因為他也想著圍繞著智能手機,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從而確保三星未來在智能手機領域這一市場巨大的領域的領導地位,以及相對更高的利潤。

看馮一平的做派,好想同樣有這樣的設想。

arm,原本他們也希望能夠插手,遺憾的是,從arm的運作機制來看,市場就不允許它被三星這樣的公司收購。

或者說,三星收購了arm以後,除了自己從此不再需要花錢購買arm的芯片設計授權,也別指望能再靠arm的ip從市場上盈利。

其它手機和移動設備制造商,屆時一定會轉投其它芯片設計公司,或者干脆自研。

但奇夢達,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問題是,他又想起了奇夢達的那些資料,奇夢達在德國本土的雇員,就接近5000人,那可真是一個巨大的包袱。

權五鉉知道自己必須要說話了,「以我對馮的理解,他行事一貫非常有計劃,這一點,從他那么早就從美國康寧收購相關面板的知識產權,就能看出來,」

「從他收購arm也能看出,他對芯片行業,一定一直非常關注,只是因為一些原因,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我肯定,他一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綜合種種情況,我想我們大概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因為奇夢達瀕臨破產,是一起突發事件,他希望收購奇夢達,也是臨時決定,」

「也就是,對奇夢達的收購,並不像他親自運作的其它項目一樣,事先就有著周密的安排,所以我想,這是我們的機會,」

作為半導體部門的負責人,他當然希望三星能並購奇夢達,接受了奇夢達那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份額後,三星就確立了自己的絕對優勢。

他看向了主座上的會長。

與會的其它人也看向了主座上的會長。

在三星,他們說什么,沒用,那個人說什么,才是關鍵。

會長大人還在沉思中</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