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9(1 / 2)

裂了,脆弱的菊花就會隱隱作痛呢……

他後來再去那些學校參觀,學生們都以為他是前輩大牛,秉著一顆好學之心,紛紛仰著一雙求知若渴的眼,找他求教問題

「先生先生,這個公式巴拉巴拉……」

「先生先生,這個問題你看這樣處理,哪里不對嗎?」

「先生先生,你看我們新做出來的照相機,成像質量總是很虛,能不能請您給些指導……」

喬一橋深深體會到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痛苦,給他們問的一顆頭有兩顆大,偏偏他還好面子,硬撐著不肯承認自己之前是吹牛逼的,於是艱難微笑道:「我還有事,你們有什么問題可以先寫下來,回頭我讓人把解決方法送來給你們。」

拿著一疊的問題落荒而逃,喬一橋暗暗發誓,他這輩子大概都跟學校犯沖,以後打死不來了!

……等等,他剛才是不是聽見了有人說照相機?

卧槽!這些古代理科生是想上天?靠著那點理論知識,連照相機都給折騰出來了?!

第109章

在真實的歷史中,照相機的發明,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最早的照相機十六世紀就出現了,其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後來在此基礎上慢慢完善,加入光圈、快門、閃光燈,降低曝光時間,提高成像清晰度,不斷發明出新的更好的感光材料,到1888年,現代人所熟悉的、柔軟可卷繞的膠卷才被著名的柯達公司研發出來,以後的發展就是不斷地益求了。

喜歡看諜戰劇的觀眾應該對那個年代的照相機很有印象,正如里面所演繹出來的,在二十世紀初期,照相機就一掃粗大笨的形象,變得越來越迷你,造型更是千變萬化,從手槍到紐扣,不一而足。

喬一橋這個小學渣,歷史和政治學了好幾年,只混了個死記硬背囫圇吞棗。工業化的進程在他印象中,大概就是新型紡織工具誕生、圈地運動羊吃人,瓦特發明蒸汽機,各種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大航海時代開始,學術解放……乃至後來的電氣時代到來,資本徹底戰勝王權,內部革命、外部殖民,最後就是世界大戰……

如何人為加速這個進程呢?

還是他家老父親一眼點醒夢中人蠢兒子!有那么復雜嗎?看看咱家的企業,上游下游連起來,就是產業鏈了!

隨便舉個例子,你想做個服裝廠,完全不用自己紡線、織布、染色、開商店……采購的過程就是「需求」了,有了需求,別人看見有錢賺,就會去幫你紡線、織布、染色、開商店,所有的環節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都會對技術革新有了需求,這就促進了科技的發展。產業規模擴大了,需要的工人就多了,大家兜里有了余錢,就會促進消……

總之,只要開了個口子,發展大勢便無人能擋了。

他們作為「領導者」,最需要的反而不是親自參與這個過程,而是要在宏觀上完善法規,不要讓這輛注定飛奔起來的馬車失控。

至於具體該怎么把握,呵呵,歷史書上都寫著呢,全世界這么多國家,工業化進程中幾乎把所有的彎路都走遍了,能不能吸取教訓,就看你們的能力了。

當然,做事嘛,也不要太畏首畏尾,從不行錯踏錯的,只有啥也不干的庸人。但凡想做點事,就不可能遂了所有人的心。有多少人對你敬若神明,就有多少人恨你欲死。

私下里,喬爸爸還有些憂心地跟蠢兒子說:「本來我是反對你摻和太多的,你有多少本事我還不知道嗎?又心軟的不行,殺只雞都不敢。不是爸爸嚇唬你,你看那邊現在還算風平浪靜,可最多再過半年……你做好看到死無數人的准備了嗎?承受得住嗎?而且等戰爭結束,葉無傾想搞工業化,面臨的阻力和困難也多了去,能不能全身而退都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