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未來戰略(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74 字 2022-07-15

比之前更大規模進步青年入西北的局面產生了,這些青年源源不斷的來到,包頭當然不可能把他們送去當兵,中國最缺乏的,永遠是知識,一體機和楊元釗的先知先覺,又能夠領先這個時代多少,沒有足夠的研究者和學者,把這些先進的東西,轉化為實際的力量,包頭其實不比這個時代的強國強大多少。

留學生,在包頭已經有了3年的歷史了,連續三年,每年派出2000-4000名不等的留學生,主要是關系最好的德國,其次是美國,這兩者是留學生最集中的地方,而英法則少了很多,這就是西北留學生的分布情況。

3年的時間之中,耗費了巨大的投入,最大的教訓就是方向,最開始的一批,因為求大,所以進入的都是高等院校,中國的西式教育,在真正強國面前,只是一個最初級的,保守估計,要5-6年,才有第一批的人員回國,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斷層,最少源源不斷的投入,短時間是無法獲得收獲的,可對於楊元釗來說,最缺乏的,其實正是時間。

楊元釗考慮再三,在第二年,也就是1909年的時候,派向國外的留學生轉向了專業技術人才和一些技工學校,看起來層次是低了不少,但是德國和美國的工業化,讓這些初步掌握了初級動手能力,比如說鉗工,電工等基礎知識的人員,經過一年到兩年的學習之後,可以初步的掌握基礎技能,並且有一定的設計和學習的能力,這才是最近階段,包頭最需要的人,最關鍵的是,這些人成才快,09年派出去的,除了10%左右的,拔高到了一定程度,進入到歐美高等院校進修。

剩下的都已經回國,成為了西北各個戰線上面的佼佼者,而3-4年之後,當西北的義務教育所產生的成果真正的迸發出來,受過完整的現代科學的教育,成長為合格的畢業生的時候,他們出國才會選擇3-4年的大學,甚至是5-8年的碩士博士學習,這才是真正的西北知識的迸發期。在進步青年之中,吸收一部分,未來出國留學,另外的一部分,充實到了西北的各行各業,為西北的騰飛奠定基礎。

在這樣洶涌的影響之中,甚至連楊元釗都沒有意識到,西北的影響力開始映射到了海外了,中國人是最堅韌的民族,全世界的各地,都有中國人的足跡,正因為中國人的辛勞和節約,讓中國成為了另外一個富裕的人群,可是民強國弱,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哀,跟猶太人一樣,中國也是在世界上被剝削的對象。

東南亞,歐洲,美國,當西北敢於抵擋俄羅斯,甚至跟俄羅斯正規軍正面的作戰,打死打傷上萬的消息一經傳出,似乎海外的游子們,腰桿子也強了起來,是啊,日本在甲午一戰打敗了中國,真正獲得了東亞的地位,在日俄戰爭打敗了俄羅斯,擁有了強國的身份,而中國,歷經了無數波折之後,終於有了崛起的跡象,無數人希望看到中國能夠再一次踏過俄羅斯,重新的崛起。

海外華人心態變化,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察西北,投資西北,甚至直接加入到西北的行列的,特別是東南亞,美國,甚至歐洲的華人子弟,他們的到來,從某種程度上面,是對包頭一個巨大的補充,幾乎各行業的人才都有,未必是一個行業最頂尖的人才,卻讓包頭不斷加速的經濟,更加的向前了。

買賣城的戰斗還在繼續,第一師,甚至是第一軍的部隊,逐步的前往買賣城,買賣城和庫倫之間,350公里的距離,分成了12段的公路計劃也在進行,最多一個月就會產生巨大的成效,只要俄國不增兵的情況之下,位於買賣城和第一軍,甚至是包頭後續部隊組成的防線,足以抵擋住俄軍的侵襲,當突襲戰和運動戰,變成了類似於一戰的壕溝戰和持久戰的時候,楊元釗很清楚的,俄羅斯堅持不下去,這一次俄羅斯能夠動員這么多的部隊,18個師從歐洲和遠東,一起調集到蒙古,用來干涉蒙古,這是他沒有想到的,後來,在哈比的關系之下,他才知道,原來俄羅斯能夠動用這么多,是因為英法日等國的直接支持,甚至這一件事情,直接避開了跟西北關系密切的德國。

可是時過境遷之後,一些情報和消息,特別是一些現金流轉,讓哈比知道了,從這個意義上面說,只要擋住了這一批,僵持階段之後,當第一批的軍費消耗殆盡,並且會持續不斷的消耗下去的時候,俄羅斯薄弱的財政,根本就支撐不了這么龐大的資金消耗。

這種情況之下,楊元釗可以考慮戰後的事情,甚至需要考慮未來兩年後,一戰爆發之後,包頭甚至是整個中國的立場問題,只有不到2年的時間,之前的幾年建立起來的龐大生產能力,總要有渠道向外,而一戰就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和機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