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全民練兵(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78 字 2022-07-15

西北底蘊有些太薄弱了,哪怕是通過楊元釗的不斷的加強,也不過是4年的時間,能夠拉起20多萬的大軍,已經是在全國范圍之中瘋狂的挖角的結果,現在,再挖角已經不太容易,這些底層軍官,至關重要。

哪怕是會損失戰力,前線的蔡鍔依然是抽調了8000名老兵,他們會回到西北,進入軍校之中,進行短期,2月到12個月的培訓,只要培訓完成,他們就會走上軍官的崗位上,至於那些傷殘和被判定不適合從事軍人這個職業的老兵,西北也沒有把他們推向社會,對於西北來說,這大概有3000名的老兵,也同樣是一筆財富。

20世紀的世界,是一個動盪的世界,傳統的殖民模式被打破,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幾乎把整個世界都拖入到了戰火,至於二戰之後的民族解放,更是奠定了後世的世界根基,中國已經落後了300年了,要想重新崛起,困難重重,首要的任務就是強大軍事。

穿越者的眼光,讓楊元釗對於西北的不少事物,感覺有些不足,卻沒有辦法,西北崛起的時間太少了,底蘊也太少了,哪怕他有三頭六臂,也別想推動西北的全面發展,而這一次退伍老兵,卻是一個基礎,一個在基層建立起准軍事化和常備民兵的基礎。

嚴格訓練合格軍人,只是因為受傷,不適合服役,但是他們卻是合格的地方教官,故而這些老兵,被西北廣泛的安排在了西北的各地,基層民兵軍官,警察部隊,內衛部隊,他們負責教這些二三線,甚至是民兵部隊,正規化的訓練和鐵與火的紀律,幫助西北重樹一種尚武精神,一種全民戰爭的海洋。

西北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也因此任何全民的舉動的,都是耗資巨大,轟轟烈烈的大練兵,最少影響了800萬到1200萬的年輕青年,他們也是未來西北征兵的主要區域,就按照每周2次軍事訓練,准備足夠的裝備和槍支,這是一筆驚人的投入,僅僅是每月的子彈消耗,就在1.2億發。

如果沒有西北,別說是1912年的中國,即便到了1940年的中國,都無法支撐每月這么多的子彈消耗的,可是西北不同,西北強大的工業基礎之下,大量的槍支彈葯和軍工產品會很快的生產出來,本身西北已經做好了准備,大量生產力向著戰時調整,除了第一個月大練兵的武器裝備不太齊備之外,第二個月開始,逐步的列裝和深入的訓練就開始了。

按照這個速度,對於西北而言的,只要給他們2年的時間,西北可以擁有150萬左右的正規軍,400萬-500萬左右的征調潛力,這還是普通士兵,而底層軍官和高級軍官,也可以通過現役軍官之中挑選培訓和西北軍校雙重培養提供,在楊元釗一手推動建設,龐大的投入和海量的師資,30左右的外籍教官和大量國內教官,讓他每年的招生人數都在增加,現在西北軍校已經成立幾年了,正在開始源源不斷的造血。

蔣百里認為,要3-4年才能夠成才,嚴格和完善的培養,體系化的教育,會讓他們在完成了學業之後,就成為一個合格的軍官,但是時間太久了,總不能到一戰前夕才畢業吧。

在楊元釗的要求之下,在西北特有的局面之下,一些不必要的,或者是不重要的科目,會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在調整之後,2年多的時間,成為了第二批學院正式畢業的時間,一般是28個月左右,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培訓,進入到軍中,稍稍短的時間,讓軍官的實力略微的有些不足,不過應急已經夠了,這個會逐步的延長,到5年後,調整到3年6個月到4年,這才是正常的時間。

就這樣,看似龐大的調整,在西北的強大的協同能力和工業能力之下,調整完成了,超過10萬人的調動,通過便捷的交通,快速的完成,而西北的工程隊也開始了改造整個蒙古的大戰役。

烏德到庫倫的鐵路,已經開始著手修建了,本已經提前做好的勘測,只是因為考慮到避免大幅度刺激俄羅斯而停止,現在當前線的公路高一個段落之後,鐵路計劃當然是順理成章的,甚至還計劃了從庫倫到恰克圖的鐵路,前期的勘探和基礎建設工作已經進行了,鐵路的強大作用,才是把蒙古徹底的納入到西北的體系之中的關鍵。

西北已經把握到了時代的脈搏,從20世紀開始,戰爭已經不是原來一兩個名將就能夠主導的事情了,他變成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考量的,而跟俄軍不同的是,西北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甚至連陸軍第一強國德國都不怕,更何況是日薄西山的俄國,強大的俄國人海戰術,在楊元釗看來,是落後的,逆時代發展,用無防護的步兵去沖擊對方重裝集團,簡直是瘋子和儈子手。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