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集工人(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72 字 2022-07-15

楊元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比較的簡單,那就是從江南造船廠抽調的500個工人,短缺了多少,楊元釗都可以從西北調集一倍的人過來,以補充江南造船廠的缺口,調出越多,補充的越多。

聶雲台了解造船,卻不是專家,可對於西北的工人,他極為的滿意,這段日子,也對西北工人的認識,有了清晰的了解,西北工人的水平相當的高,有他們的幫助,江南造船廠借助著這些熟練工人,降低了大量的成本,連生產的速度,也比原來加快了許多的。

有了雙倍的補充,因為大量工人的抽調,帶來的不愉快,很快就消失了,他心中盤算著有了這些工人,會加強多少生產能力,卻沒有想過,這些工人,或許不會如他想的那么的好,能夠比較熟悉造船的工人被抽調出去,新來的工人,他們的水平很高,卻未必熟知造船,需要一步步的熟悉,當然了,一倍的數量,加上抽調的人員較少,影響不會很大。

最大問題克服了,不管如何,人員調集完成了,楊元釗通知德美的人員,就安置人員進行提前的安排,這8000人是必須要在造船廠附近的,之前跟德國達成的協議里面,首先需要進入柏林附近,易北河上的船塢。

德國是一個小心謹慎的民族,哪怕是得到了楊元釗的保證,可以先試試,等於是德國把絕大多數的危險,都轉嫁給了西北,它也沒有大方的讓這些工人,直接取代戰列艦船塢的工人,先從小的軍用造船廠開始,抽調這里一部分人員,然後太調整一部分人員,即便西北人員不靠譜,也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對於此,楊元釗也沒有辦法改變,在他的心中,甚至也覺得這么做比較好,從基礎,從最底層開始,還能夠通過一步步的提升學到一點東西,真的要把人安排到戰列艦船塢上面,那就是絕對的雜工了,恐怕干10年,也只是一個普通的雜工,干不到更高的程度,這對於西北來說,沒多少作用。

既然是在柏林附近,那么柏林這邊,就必須要有一個落腳點,雖然說,德國方面,會安排臨時落腳點,但是那些不過是簡易的帳篷或者是一些舊樓之類的。楊元釗派人出來工作,不是為了掙錢的那種,他必須要為遠離祖國,遠在異國他鄉,為西北努力奮斗的,不能讓他們隨隨便便的居住。

西北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這么大的效果,一方面是因為楊元釗是穿越者,擁有一體機,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楊元釗從最開始,就重視最底層的民眾,這些創造財富的人,只有幸福感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夠超常規的發揮出生產力,並且借助著高額的工資,培育了一個市場。

4年的時間,證明楊元釗是成功的,錢多了要么存起來,要么消費,這對於政府而言,發出去的錢,又回來了,在流通的過程之中,又產生了無數的價值,這才是最佳的控制手段。

如果只是8000人左右,隨便購買一處樓宇的,大一點,應該差不多了,可是想到左右還有大量工程人員進駐,他們決定向德國方面,申請地點安置。

這一條申請,直接用最快的速度,報到了柏林市政府,柏林市長很清楚楊元釗在德國高層的地位,這個工程得事情,他也略微的知道,德國目前城市化不算太高,現在還沒有突破15%,柏林周圍的郊區有大量的空置土地,只是使用權,其他沒什么,是付給真金白銀購買土地,稍稍考慮一下,就批復下來。

40公頃的土地,不大,卻也不小,相當於600畝,如果建成六七層的普通住宅的話,按照容積率為3.5左右,在不考慮綠化的情況之下,大概能夠擁有140萬平方米的住宅面積,以25平方米的單間來算就是5.6萬個單間,以4人一間的話,足以容納20萬人作為宿舍。

當然了,綠化不能一點沒有,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單間,這一片只是一個落腳點,為以後做准備,未來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出現用工荒的時候,他完全可以支持這個計劃,進一步的深入進去,擴大這個建築群,讓他能夠容納更多的工人。

劃定范圍,開工興建,一只用來解說作用的小型工程隊就派上用場了,雖然缺少必要的機械,他們卻可以在德國目前擁有的機械上,進行操作,最關鍵的是,第二天,楊元釗就利用一體機,制作了一批小型的機械,這一個後來被命名為華工家園的大型住宅小區,就在1912年的11月,開始動工修建了,它的出現,在後世,被認為是德國同中國合作的重要基礎。(未完待續……)r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