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作戰計劃(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612 字 2022-07-15

而現在,不但西北擁有193萬,7個集團軍的正規軍,還有接近百萬的預備役,生產建設兵團,鐵路建設兵團,甚至是農墾兵團,都是依靠著軍隊的體系,甚至他們之中最忙的,平均每一個成員,每年都有14天的正規軍事化訓練,只要游戲需要,他們可以在短時間會中,改編為二線,或者是准一線的部隊,相對於其他國家,直接招募普通人要好的多,這三個部隊加起來,可是千萬級別的,幾乎占據了整個西北人口的半成以上。

除了人手和軍隊,還有如無必要,暫時不會調動的飛機,這些殺手鐧的底牌之外,還有就是飛艇,西北的飛艇基本上已經淘汰了,可是為了這一站,又連緊急調集過來,這部分是動用了為德國生產的飛艇部隊,這部分臨時組建,只有24艘巨無霸級飛艇的部隊,將成為這一戰之中,對日本海軍打擊的重要力量,都是30噸載重量,使用的也都是500磅以上的大型航空炸彈。

不過,對於陸地固定目標的,飛艇加上瞄准裝置的,可以做到命中率極高,可是戰艦是會動,可以移動的目標,特別不規則的規避移動,命中率就會大大的降低了,本身,西北的計劃之中,准備等待日本海軍護送著登陸部隊登岸的時候,進行襲擊,那個時候戰艦為了保證安全,會相對比較集中,速度也不會開到最快,當飛艇突如其來的襲擊的時候,才會有 效果。

可惜這樣的機會跟炮台一樣,只有一次,當這一次過後,接下來,對方不會輕易的接近,要對付起來就不容易了。

如果沒有台灣攻略,西北或許就會選擇攻擊,畢竟這一半戰艦之中,擁有者日本最後的戰力,兩艘裝廵,這可是最新的戰艦,對於未來解放台灣之戰,威脅太大了,真的按照蔣百里之前准備的方法渡海作戰的話,只是這兩艘裝廵,就可以干掉大量的登陸艦隊,西北暫時承受不了這樣無謂的血戰的損失,如果無法解決掉他們的話,恐怕在某種情況之下,楊元釗寧願選擇當青島造船廠的戰艦徹底服役之後,擁有足夠的制海權之後,再進行攻擊。這樣對台灣的攻擊,可能要拖延到一年,甚至是一年半之後。

放過了一半的日本海軍,等待更好的機會,反正這些海軍絕對不敢靠近岸邊,到把日本的師團送上來,就會遠遠呆著,沒有多少的危險,因為之前岸防大炮的出現,他們不敢冒險進入到近海。

指揮室里面,蔡鍔和蔣百里還在緊張的商議著,如何確定接下來的防御計劃,因為手里面牌多,選擇也多,很大程度上,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增加戰果,才是蔡鍔等人考慮的。

三個軍團一起抵達山東,是已經確立的,早在得知日本進行了總動員的時候,就已經把調兵命令發往了西北,他們會用最快的速度過來,這點不擔心。對於兩位指揮官和眾多的參謀人員來說,最關鍵的就是,合理的把他們的位置分配好,減少相互之間的內耗,增加戰斗力。

西北不但很早就調查了山東這邊的情況,遍布到山東各地,在做最後的宣傳和努力的隊伍,也成為了他們新的數據的采集者。完善的情報成為了他們判斷的依據,首先是戰區,在經過了慎重的考慮,分成了兩個,一個是距離天津最近的新城,這里必須要是重點的派兵把守。

日本要想快速的移動,鐵路是必然會考慮的,因為是國境線之內,西北花費了大力氣建設的鐵路,輕易並不想要破壞,破壞容易,要重新建設那就難了,這些鐵路節點是關鍵,因為主權的問題和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城市,西北是有駐兵權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增加這個駐兵權,借助著城市的防御,對日本進行打擊。

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日本,直接在渤海灣靠近山東這邊登陸,這恐怕是日本在沒有獲得鐵路運輸的情況下,幾乎必然的選擇,英法對於日本的支持程度,也可以從這里看出來,他們會不會繼續派遣商船甚至是護衛艦船,支持日本越過渤海灣,向山東半島這邊登陸,這是個疑問,可是當日本前線情況不好的情況之下,這是英法必然的選擇。

兩個方案基本確立了,算是一個大方向,而接下來,需要做的工作更多,參謀們開始緊張工作,會確定到每一個的時間段,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區域,需要有多少軍人在哪里,不但准備第一手計劃,還有第二第三第四,完善戰前准備,是西北戰無不勝的基礎,而這些,就在參謀們的努力之下,緩緩的在成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