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中東問題(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81 字 2022-07-15

巴士拉,本身就是一個不錯的城市,在過去的幾年之中發展不錯,現在,在中央的干涉之下,更是遷移了一批的產能過來,未來以巴士拉和巴格達為核心的一個新的工業地帶,會承接整個中國百分之一的工業各種輕工業,甚至是部分重工業,比如250萬噸的鋼鐵項目,會在這里落伍,落後了幾百年的阿拉伯,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的發展機遇,他們會成為中國對外經濟的先頭兵。

目前這個改變已經有了相當的效果了,一些簡單的輕工業,比如說布匹,食品加工,基礎鐵制品加工,他們都是軍事訂單,本身這些東西,需要從中國生產出來之後,通過海上,漂洋過海一個月的過來,可是就地生產的話,只用送過來原料就可以了,甚至就地解決一些原料就可以生產。

除此之外,在巴格達和巴士拉,都興建了小型化工品廠,因為身處海外的關系,規模不是很大,卻很好的解決了問題,在1915年到1916年,在對中東的艦隊規模增加20%的前提下,對德國的物資運輸卻增加了185%就是中東這邊起到的作用。

總體而言,中東經濟和條件還是惡劣,沙漠本身就是一個不適合的居住的地方的,即便後世,阿拉伯地區的石油都開啟的前提下,中東地區也沒有太多人,哪怕是有了凈化海水的工廠,阿拉伯地區還是缺水,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

不過在中東地區,另外一款大型的工程,也開始興建了,巴庫的開發,讓他從年產千萬噸左右的超巨型油田,變成了年產億噸的,世界第一油田,他的產量,比這個四代,所有油田的基本上都開發出來的情況下,1億噸,會把整個3b鐵路的運量都給占據了的,按照每天100萬噸來說,3b鐵路一年的運量,也不過是3億噸,當然了,這是理論上面的結果,有些不可抗力的,再說了的,按照每一列火車1000噸的運力,每天差不多1000列的火車,已經是3b鐵路的極限了,不過相對於油田來說,還是有些不足。

未來的還有整個中東的油田,這才是大頭,幾倍於巴庫的石油,這樣的話,地下輸油管道就成為了重點,雖然這個時代略微的有些早,可是地下的輸油管道,在技術層面上,已經給你沒有多少問題了,關鍵還是修建的難度上面的前期的工作已經在做了,所有新建設的油田,還有原來的改造過的油田,一些必要的管道已經鋪設下去了,特別是日產在1000噸以上的,這些在這個時代,算的上是大油田了,通過地下的管道,運送到了火車站,然後才是裝車,這已經節約了產油區的運輸能力。

修建輸油管道,不但不會占用3b鐵路的運力的,還減少了裝載的過程,只要在港口,直接通過管道進行裝船,這樣的速度比原來的不知道快了多少,在火車上,可以用油罐車,可是在船上,不可能把大型的儲油罐,直接的送到船上,這樣不安全,也不適合運輸,只能夠裝入到油庫之中,然後根據油庫,再往船上進行裝載,這種情況之下,浪費了不少的時間的。

中國已經下水了7萬噸的郵輪,這是目前商船之中最高的,這種專門為了運輸石油而生產的貨輪,不考慮集裝箱和散裝件的問題,有最少幾十個管道,可以注入和輸出的石油,無論是裝載和卸貨都相當的方面,利用液體的流動性,最多加一些壓力,可比起重機的來回搬運強大的多了。

一艘7萬噸的油輪,可以運輸7萬噸的石油,每天的產量來說的,一年一億噸,每天也不過是30多萬,只要每天有六七艘船,就可以把東西運過去了。這極大的節約了運力,雖然說,中國的商船運輸量,早已經的通過龐大的造船業,達到了世界第一的程度,中國需求的地方多,太平洋的島嶼,運輸日本人到阿拉斯加,澳大利啊,再有對德國的支持,這些都是龐大的運力提供,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真的是非常的龐大的,在這個意義上面,這邊越少越好。

對於這個輸油管道,德國方面是支持的,減少了花費,等於是提升了德國方面的利潤,這一點上面,德國很支持,可是德國以沒有錢,而沒有人力,素有一切都要求中國,這中間,就存在著很大量的討價還價了,必須要達成一個不錯的基礎,才能夠讓雙方談攏,目前的情況下,還不錯的,只有一些末節的東西,這中間,中國人趁機把中東的權屬拿出來作為討論,這個提議是楊元釗做出來指示,外交人員一直在尋找機會,正好,趁著這個石油管道的計劃,提了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