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一流為主導(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87 字 2022-07-15

美國在1913年,也不過是350億美元的總值,這已經相當的可怕了,如果按照黃金的比價來算的話的,這個時代20美元一盎司黃金,而後世高達一千多美元一盎司黃金的,單純黃金的比價,350億美元相當於的1.75萬億美元,這絕對不能算是小數字。

就是說,德國費盡心思,弄走了巴庫,輸出了近億的人口,再加上教育產業化等諸多方面加在一起,總體的收入剛剛過了120億,還只是這一筆投入的三分之二左右,可能整個世界上,也沒有那個國家,會在科技上面,投入怎么多的資金了。

第一流的大學總共有36所,享受10億的投資,剩下二流三流大學,享受剩余的投資,這樣的投入規模非常的不均衡,一流學校,在整個大學之中,只占據的1%左右,即便加上學生總數,也不會超過7%,卻享受到了的接近70%的資金,可是剩余的3000多所大學,才瓜分剩余不到30%的資金,這樣的傾斜度大的有些太多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因為所有的撥款不看人情,不看人頭,只看科研能力的,只有完成了足夠多的課題,這樣才能夠讓評分的提升。在剛剛出現大學評比的時候,差距還不大,可是在第一次評比結束之後,一流大學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一流大學,擁有著一流的師資隊伍,他們的教學和科研也出色,最容易出成果,這個計劃成熟的1912年到1916年4年的時間之中,36所大學,產生一流以上的成果1734項,完成科技突破3000多次,這些項目在最初的時候,沒有多少的成果,很多只是填補空白,可是在空白填補了之後,開始向更高層次發威的時候,直接的成果就有3000多億元,加上間接,收益相當的驚人,這也是這個項目一直持續下來的根本原因。

反倒是3000多所二流三流的學校,產生的成果,只有一流大學的零頭,從1912年到1916年,一流成果只有59項,還都是經濟效益不高的那種,二流成果到不少,只不過經濟效益有限,按照一流之外的學校,4年累計獲得560億的資金,可是他們的成果最終創造的效益,不會超過200億,從一定意義上面,是虧了。

當然了,中國不可能只看一流大學,很大程度上面,二流和三流學校他們是一流學校的有效補充,雖然這些學校沒有取得多有經濟價值的成果,可是他們研究的一些資料,還有取得的一些階段性成果,可以成為一流學校的補充,這一點,在1914年就初顯成效,西北大學跟12所學院建立了一個簡單的交流機制,就從12所學院之中收獲了一批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不能夠直接利用,卻推動了西北大學最少27個一流項目的進程,少則6個月的提升幅度,多則15個月,當年西北大學的多個項目就提前完成,經濟效益極為的驚人。

大學之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瞞不住的,事實上,西北也沒有想要瞞過去,這一條消息就流傳來開,因此造成了整個大學界的大串聯,不但36所一流大學紛紛的跑馬圈地,確定勢力范圍,很是引發的一系列的混亂,最終這一混亂,被高層看到了,立刻引起了教育部和一流大學的重視,最終覆蓋全中國的科研體系聯盟出現了,由教育部牽頭,在課題分類和共享上面,進行了一些調整,甚至一些二三流的項目,在對一流項目有一定的促進的時候,可以共享部分資金,已達到足夠的收益。

一流有一流的好處,二流三流,也不是沒有作用,在沒有這件事情之前,楊元釗一直都認為是這樣的,有了課題共享體系,就更加把整個國家的科研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了一個階梯狀的發展態勢,這對於中國的科技來說,由是一個強心針。

科技必須要是投入足夠的資金,有時候甚至浪費一點,也未必不是壞事,只要能夠利用上去,要是僵化的機制,每家大學都悶著頭來做研究,研究出來的結果,也只是敝帚自珍,沒有應用到工業生產之中,那才是最大的浪費。

現在,浪費是有,卻不是主導,主導是科技的快速發展,有這個作為前提的話,哪怕是對楊元釗投入頗有微辭的人,最終也認可了,在政府經過了一年多的猶豫之後,最終接收了這個最終的教育上面的項目,整個教育歸屬與中央政府,並且在財政的總投入上面,占據了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遠在軍事投入之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