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2 / 2)

行醫在唐朝 壺妖靈 1237 字 2021-02-02

第15章

吳議走了,揣著幾身舊衣裳、幾顆他娘留下的銀碎子和那本李那里沒來的《山海經》,身無別物地離開了這座囿居十三年的小城。

並不是沒想過偏安一隅過自己的小日子,只不過張起仁一番警醒下來,就算既得一隅,恐怕也難得心安了。

天光乍破,雲肚翻白,平靜的天穹之下隱有雲浪翻滾。

吳議努力回憶著歷史課本上的這一年,如果沒有記錯,當今太子李弘的壽命已經剩不下幾年,李唐的王孫從此被一摘再摘,碩果難存。

李素節並不是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子,但他的姐姐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卻常常作為矛盾的焦點出現在人們視線中,如果沒有記錯,現在她們還被軟禁在大明宮的一角,而且很快就會被武後嫁給兩個下三濫的莽夫。

作為他們一母同胞的弟弟,李素節的下場可想而知。

他沒有改寫歷史的野性和氣魄,但也不能眼睜睜看著李素節被迫害致死,既然張起仁給他點撥了一條李家的生路,他就不能不拼盡全力一試。

坐在顛簸的馬車上,吳議撩開車簾俯身回望,裊裊晨霧被疾馳而過的馬蹄分撥開去,苔痕青青的古城愈行愈遠,漸漸消失在視野中央。

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吳栩並沒有與張起仁同行,而是將在年後啟程。

張起仁心知兄弟二人素有嫌隙,也只能拆成兩班,倒不是他偏重吳議,只是清楚這孩子囊中羞澀,更不好向李素節開口要盤纏,把他帶在身邊,也可照拂一二。

還有另一個理由,在這個出個城門都要驗明身份的年代,想要出趟遠門,並不能像現代的人一樣輕松地說走就走。

一般說來,老百姓想要離開自己的家鄉去別的地方辦點事,都需要去官府開具「公驗」,表明自己是清清白白的良民,此行卻有要事,而不是為了逃稅躲役才跑路的。

公驗分為很多種,被調動的公務員、服兵役的白丁、趕考的書生,各有各的名堂,唯有一點是通共的,就是公驗上都得加蓋官府的公章,以茲證明。

除此之外,還要找五個靠譜的鄉親在底下簽名,擔保你這個人人品無恙,否則一旦一去不回,撂下來的徭役賦稅,就通通算在這些簽字的人頭上。

要是沒有公驗被攔在了關卡,那不好意思,您就會被視為逃役的嫌疑犯,管您有什么火燒眉毛天大的事,都得等一道道文牒打回縣里再返回來,蓋上公章再交代個一清二楚。否則,就只有請您去牢里住一住了。

而一來一回間,幾個月時間又晃盪過去了。

所以,唐朝人民要出趟遠門,都會做好萬全准備,把所有文書都准備齊全,才能一路順風。

吳績身為一州刺史,打點起來自然方便,早就給吳栩備好了公驗。

而戶口還押在江里正處懸而未辦的吳議想要出城門,就得老老實實等來年開春戶部的文書批下來,再一層層遞上去,不耽擱個半年不能啟程。

張起仁驟然返程,早就考慮到這一層,所以特地把他帶在身邊,東宮急詔在身,地方上的關卡又豈敢阻攔。

這種做法,通俗地來說,就叫刷臉卡。

過了幾天,吳議便發現自己癟著的包裹突然脹了起來,里面塞上了兩件九成新的羊絨襖子,一本半舊的《神農本草經》,還有好幾個沉甸甸的銀錠子。

對於一窮二白的吳議而言,這無異於一筆天降橫財。

他正琢磨著怎么去謝謝老先生的好意,張起仁已經親自到他那截馬車里,閑聊了幾句袁州城的家常,最後才笑著拍了拍吳議的腦袋。

他還是這輩子第一會被人當小孩這么對待。

張起仁放下一貫高深莫測的老太醫架子,笑容和藹如鄰家的太公:「新年到了,總得給孫輩點壓歲